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混凝沉淀法处理难于自然沉降的煤泥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煤泥水的性质、煤泥的粒度及干煤泥的矿物组成,确定煤泥水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煤泥颗粒粒度小,且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试验研究了电石渣和CaCl2对煤泥水的混凝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电石渣-PAM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实际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石渣-PAM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煤泥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能满足洗煤工艺的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电石渣投加方式、聚丙烯酰胺种类以及加药顺序对洗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而且是先投聚丙烯酰胺的效果明显好于先投电石渣;电石渣的投加方式和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对处理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混凝剂氯化铝钙,配加一定量PAM,处理转炉煤气洗涤废水.研究了药剂加入量、pH值及搅拌条件对絮凝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参数.结果表明,由于氯化铝钙在混凝过程中可提供一定量的Ca2 ,有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降低ζ电位,压缩双电层,能提高悬浮颗粒的凝聚能力及改善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合混凝剂处理模拟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一混凝剂的筛选与混凝剂间的复合方法,配制了FeSO4-MgSO4Ca(OH)2-PAM复合混凝剂.采用该混凝剂对CODCr值为288.3 mg/L、色度为25 000倍的模拟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各药剂投加次序、搅拌与沉降时间以及投加方式等,确定了取得最佳处理效果时的优化操作条件为FeSO4-MgSO4-Ca(OH)2-PAM配比(质量比)=100∶200∶150∶(0.047~0.093),pH=9.5~10.0.试验结果为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85.3%,当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1.5~2.25 g/L时,脱色率最高可达97.5%,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剂; 当脱色率达90%时,药剂成本为1.12元/T废水,结果表明,该复合方案从成本和处理效果方面考虑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铁炭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制浆造纸工业中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废水的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铸铁屑、活性炭以及H2O2投加量对微电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值为3.0、活性炭投加量8.0 g/L、铸铁屑40.0 g/L、H2O2 7.17 mmol/L以及反应时间60 min.适量H2O2的加入对铁炭微电解反应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可使CODcr的去除率增加13.71%.强化微电解反应后再采用8.0 g/L的Ca(OH)2混凝处理,总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强化的铁炭微电解与Ca(OH)2混凝联用深度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GB 3544-200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粉煤灰及其与混凝剂、Ca(OH)2共同处理活性艳红K-2BP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H值对粉煤灰去除废水色度有较大影响,最佳pH值为12.3;随着染料废水起始浓度的增加,粉煤灰投加量相同,其对色度的去除率减小,但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容量增加;粉煤灰与混凝剂共同处理时,粉煤灰吸附对去除色度的作用更大;粉煤灰与Ca(OH)2共同处理时,可以使废水的色度去除效果提高12%左右;在粉煤灰-Ca(OH)2中再加入PAC,可以使去除率达89%以上,但PAC对色度去除率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两类混凝剂处理公厕水冲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无机凝聚剂、有机絮凝剂和有机-无机混凝剂对公共厕所水冲物进行了固液分离研究.条件实验表明,供试的无机凝聚剂中,铁盐对水冲物的混凝速度最快,絮凝体相对于铝盐紧实,而铝盐的絮凝体大于铁盐;有机絮凝剂对供试水冲物的混凝效果随着PAM分子量的增加,效果增强.从处理后的水质看,铝盐普遍优于铁盐.与无机凝聚剂混合使用,能显著加快铝盐的分离,使处理后的絮凝体沉淀体积变小,湿渣的含水量降低2~3倍.气浮处理后的清液,其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8.
为了治理饮用水源地锑矿废水泄漏对水体的污染,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等3种混凝类物质及活性炭粉、蒙脱石粉等4种吸附类物质对含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对含锑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混凝结合硫化钠沉淀处理废水中的锑,废水经两级处理,废水中锑离子质量浓度从3.8400 mg/L降至0.002 7mg/L,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水质标准(Sb质量浓度<0.005 0 mg/L).  相似文献   

9.
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的可行性.采用石灰乳、自制的混凝剂,联合PAM絮凝处理该类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在沈阳某造纸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程实践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措施.针对污泥和Ca(OH)2输送管道容易堵塞,实际运行中不需污泥回流出水仍能达标以及加药量与设计耗药量相差悬殊等疑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优化管路设计以减少管道堵塞;以废水中固有的高浓度悬浮物(CaSO4等)为晶核,促进过饱和石膏溶液结晶,无需污泥回流;改进相关絮凝沉淀药剂的投加工艺,减少药剂使用量,节约处理成本.本研究为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支持,有利于处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对混凝法预处理洗车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烧杯试验对所选4种混凝剂处理洗车废水效果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优混凝剂及其投加量.试验结果确定聚合氯化铝铁为最优混凝荆,其最佳投加量为20mg/L.  相似文献   

12.
混凝法处理鱼粉加工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加工废水COD高,生物碎体多,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负荷,研究拟采用混凝法对鱼粉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混凝剂种类、pH值、速度梯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丙烯酰胺,COD去除率为46.5%,SS去除率为92.4%;聚合硫酸铁混凝预处理鱼粉加工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投药量为600 mg/L;pH值为7;快搅梯度为200 r/min、120 s,GT值为26 832;慢搅梯度为80 r/min、8 min最佳总GT值为38 832.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混凝法处理LAS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处理合成洗涤剂废水,考察了铁炭比、pH值、接触时间及混凝沉淀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处理后出水中的LAS、CODcr和pH值3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二沉池出水特点,指出了以260nm紫外光(F260)评价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理论依据,然后确定了E260与COD的关系式为:E260=0.008COD 0.083。最后以E26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3种无饥混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城市二沉池出水的COD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三氯化铁(FC)及混凝条件:pH4.5,投药量Fe^3 为32mg/L。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铅碱性精炼废渣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探讨了该过程的工艺条件,讨论了有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经脱砷和脱铅后,Sb以锑精矿形式产出,可作为炼锑的原料;Pb以PbCl2或铅渣形式、Sn以锡渣形式产出,其品位较高,可作Pb或Sn冶金的原料;该工艺具有化工试剂消耗少、综合利用率高、污染小、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运用混凝/平板膜光催化联合反应器工艺对穿越自然保护区的高速公路桥面雨水径流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混凝沉淀将雨水中的悬浮物(SS)和CODCr进行去除。以SS、CODCr为去除对象,通过试验对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两种混凝剂进行性能测定和比选,考察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以确定合适的混凝剂。结果显示,混凝剂PAS对雨水的处理效果好。经药剂混凝之后的水再用平板膜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处理,其中膜技术可以将小分子及剩余SS去除,光催化技术可以将难降解物质去除,同时光催化技术中紫外灯可将出水中的细菌消灭,达到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消毒的双重功效。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即100 mg/L混凝剂聚合硫酸铝(PAS)投量下,经曝气量250L/(m2·h)、停留时间20 min的光催化平板膜反应器处理后,出水SS、CODCr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4.5%,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置换、中和-置换及化学沉淀-电絮凝处理方法对废蚀刻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适宜工艺条件为废蚀刻液pH=6 0~7 5、电絮凝电流密度50 mA/cm2和电絮凝作用15 min,此时COD和Cu2+的去除率分别达98 7%和99 98%.研究表明,经过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化学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经处理后可得到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