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张文阳 《环境保护》2014,(19):32-34
德国新实施的《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废物减量与废物管理"优先顺序五步架构。文章详细分析了德国此项垃圾管理的做法,指出德国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重点并不在垃圾焚烧,而是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和资源化技术体系,并指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垃圾处理的思路,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管理和资源化技术体系,合理规划,理性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相似文献   
2.
城市可生化垃圾与厌氧剩余污泥混合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下,城市可生化垃圾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剩余污泥混合物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负荷以VS计算为0.5g/(L·d)和1.0g/(L·d)的消化试验,酸化过程可逆,酸化低值点分别为6.08和5.18,最高甲烷气体积分数分别为81%、77%.有机负荷高于1.5g/(L·d)的消化系统酸化过程不可逆,系统出现VFA积累.形成酸抑制.酸化低值点随有机负荷增大降低.所有有机负荷的氨氮质量浓度在试验过程中持续缓慢上升.有机负荷越高,系统氨氮质量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逐渐提高有机负荷的半连续进料方式,研究中温(35℃左右)条件下,猪粪为接种物,厌氧消化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的消化规律。试验以5%为单位,由5%体积负荷渗滤液起开始填料,逐步提高至35%的体积负荷。试验进行的7个负荷,消化系统pH值稳定在7.2~7.8之间,碱度、氨氮浓度较高,分别在7803~17948 mg/L、673~1630 mg/L之间,为系统提供了良好的酸碱缓冲环境。低负荷时,VFA值较低,生物气中甲烷含量稳定在60%左右;高负荷时,随着渗滤液的加入,VFA值波动较大,甲烷含量也随VFA值的变化起伏波动(25%负荷时,甲烷含量出现峰值,高达75.5%)。消化系统共进料2800 mL渗滤液(即197.3 gCODCr),累计产气量83086 mL,平均每gCODCr产沼气约421.1 mL(平均gCODcr产甲烷约273.7 mL)。进水渗滤液CODCr浓度为70472 mg/L,实验结束时,消化液CODCr浓度降至3373 mg/L,CODCr去除率高达95.2%。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秸秆与焚烧厂垃圾渗滤液混合厌氧消化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性实验.1L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渗滤液与37.56 g(有机负荷为30 g VS/L)破碎至1~2 cm的秸秆,在中温(35℃左右)厌氧条件下发酵.发现pH为5.0的渗滤液与未经生物、化学处理的秸秆可以进行混合厌氧消化.实验累积产气141 d,累积产气量达43 749 mL,最高产气量2 590 mL/d.生物气中CH4含量在50%以上,最高时可达70.89%.渗滤液消化前COD为70 472 mg/L;产气开始时,秸秆与渗滤液两相消化液COD为83 896 mg/L;产气基本停止时,消化液COD降至14 245 mg/L,COD去除率达到83.02%.本实验将秸秆纤维的转化利用以及渗滤液的厌氧发酵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以废治废的治理思路,对寻找新的绿色能源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FNN)模型对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的半连续式餐厨垃圾和猪粪混合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日产气量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77.63%,FNN模型为82.33%,2种模型均可用于产气预测,但FNN模型在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模糊控制,可提高其准确率,更适用于混合厌氧消化产气量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善实验条件,如pH值、C/N、清水预处理等.研究对小麦秸秆生物产气量和纤维素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的调节对生物产气量和纤维素降解影响不大;清水预处理可以使TS迅速降低,降解率达到了46.71%;C/N调节下产气高峰时间提前,最高时达到529 mL/d,累积产气量也达到了6 359 mL,纤维素降解率达到了68.35%.  相似文献   
7.
对垃圾渗滤液与厨余垃圾进行混合厌氧消化研究,采用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工艺,考察3g/L和30g/L有机负荷(以VS计)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产气量、VFA以及甲烷含量的变化,旨在探索有机负荷对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g/L负荷下比3g/L负荷反应过程更为稳定,且累计生物气产量有大幅提高.2种负荷下系统均能进入产甲烷阶段,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分别达到77.14%和74.47%,VFA质量浓度在反应结束时分别为300mg/L和336 mg/L.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单基质的厌氧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消化系统中,发酵细菌最主要的利用基质是淀粉、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等。本试验分别选取米饭、黄豆、芹菜和肥肉为上述四种基质的代表物质,通过对各物质进行的厌氧消化试验,探讨了它们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米饭在发酵初期降解速率最快,酸化也最明显。同时将消化初始阶段的pH控制在6.5时能使消化进入产甲烷阶段,没控制的只能停留在水解产酸阶段。将黄豆厌氧消化初期的pH控制在6.5并不能使消化顺利进行。将芹菜厌氧消化的初始pH值控制在6.5时可以加快它的降解速率。肥肉的厌氧消化也只有在对其消化进程控制pH值时才能顺利被降解。同时肥肉在厌氧消化进程中表现出了高产甲烷性能,产甲烷阶段累积产气量达13758mL,占总产气量的93.59%.  相似文献   
9.
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程实践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措施.针对污泥和Ca(OH)2输送管道容易堵塞,实际运行中不需污泥回流出水仍能达标以及加药量与设计耗药量相差悬殊等疑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优化管路设计以减少管道堵塞;以废水中固有的高浓度悬浮物(CaSO4等)为晶核,促进过饱和石膏溶液结晶,无需污泥回流;改进相关絮凝沉淀药剂的投加工艺,减少药剂使用量,节约处理成本.本研究为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支持,有利于处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众多的烟气脱硫新技术中,美国伊利若斯理工学院(IIT)开发的Pircon-Peck烟气脱硫方法(简称IIT法)值得注意。该法所用脱硫剂——脱氟磷矿容易制得,经济效益好,系统简单,脱硫效率高,能利用烟气脱硫直接生产磷铵复合肥,达到以废制肥,保护环境目的。(1)(2)IIT法已完成中间试验。但是,至今未见工业化报导,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属空白。我国西南地区有丰富的中低品位磷矿石资源,可用以制取脱氟磷矿石,西南地区又是我国燃烧高硫煤的主要地区,故开发I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