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雾滴谱的不易获得,传统的水雾扩散研究一般不考虑其滴谱特征,而将其雾滴粒径作为常数处理。为此,引入实测的雾滴谱资料,考虑水雾在流专程 的扩散,蒸发及相变潜热对流场的反馈机制,利用三维非线性PLB方程组,采用工程上实用的湍流[E-ε]闭合方案,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PBL模式来模拟不同层结下,水电站泄洪产生的水务的扩散及共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引入雾滴谱后的水雾扩散范围和相对湿度改变范围与不考虑雾滴谱条件下的相比,与日俱增接近实测,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
山区盆地大气湍流特征与污染扩散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非表在气动力学数值模式,模拟了稳定、中性和不稳定3种层结下山区盆地的大气湍流和污染扩散特区通过模拟认为,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由风切变引起的机械湍流是湍流动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主受风速的影响,同时,在非中性层结下,热力湍也是充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地形复杂和层荮变化,使得污染扩散与平原地区有较大差异,在稳定层结条件下可以产生高浓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可以模拟放射性核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大气输送与扩散,为核电站选址、核事故应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核素扩散的多种模式,详细比较了各模式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输送和扩散、干/湿沉降和重力沉降以及辐射剂量等处理方法,总结归纳各个模式模拟的差异性.最后,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有针对性地提高模式模拟能力以及明确模式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陆风环流情况下的大气扩散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海岸地区的大气过程和空气污染模式,推导了一个海陆风环流情况下的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模式。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式对海陆风上下层风向存在切变时的空气质量模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刻画城市环境中的复杂建筑结构对大气运动和污染物输送及扩散过程的影响,结合中尺度模式WRF和微尺度模式Fluent构建了单向耦合的WRF-Fluent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榆中县城区高架源排放情景下大气扩散的模拟研究.基于城市气象/示踪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气象数据对WRF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验证,发现WRF能够为Fluent提供比较准确的随时间变化的气象驱动场.在此基础上,将榆中县城区三维几何模型嵌入到WRF-Fluent中,对城区内的流场及污染烟羽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示踪物浓度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WRF-Fluent模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区内的复杂三维风场结构以及污染烟羽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而且模拟的地面和城市冠层顶浓度最大值基本位于观测值的0.3~3倍之内,这表明构建的WRF-Fluent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于实际城市规划和空气质量改善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空气质量模式一直是处理大气环境监测问题的关键之一。以连续点源烟气的高斯扩散模式为例,实现其空间分布特性的模拟,比较了不同大气稳定状况、不同风速以及不同点源高度对扩散模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点源叠加污染模拟,从而有助于空气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_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SO2大气环境实测值、污染源排放浓度与大气扩散实用模式和高斯模式分别模拟计算SO2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并与实测浓度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扩散实用模式的模拟结果好于高斯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大气扩散计算中,对点源的计算,一般采用高斯模式。当排放源数量很多、排放高度又不是很高时,高斯模式计算的工作量不但很大,而且计算所需的气象联合概率矩阵在许多地区是难以得出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适合于排放源较多,且排放量较大的城市型大气污染计算模式,由此产生了箱式大气扩散模拟模式。由于箱式计算工作量大大小于高斯模式,且计算精度也尚可,故在研究大气环境的评价与规划,光化学反应等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对单层多箱模式及其应用加以介绍。二、单层多箱大气扩散模式箱体模式的基本假定是污染物在箱体内是均匀分布,污染物在箱体模式截风向边界上没有  相似文献   

10.
线源扩散的快速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计算风向与线源成任意角时任意长地面线源大气扩散的简化模式。通过与数值积分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模式的最大相对误差在风向与线源平行时最大,但不超过18%。随风向与线源夹角的增大,相对误差迅速减小,当夹角大于5°时,已小于2%。为城镇公路网大气扩散的快速、准确模拟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扩散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扩散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二邦  王寒  马红友 《环境科学》1998,19(1):69-72,79
根据联邦行署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31次示踪实验结果,定量估算了高架源,大粗糙度地形条件下,各类天气相应的扩散参数的不确定度。发现同一地点,同一天气类型,扩散参数实测值相差可达二个量级,σy的不确定度随天气类型由A至F类而变大。采用拉丁超立方取样方法估算了上述扩散参数不确定度实测值所导致的小时轴向扩散因子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Diffusionmaybethedominantmasstransfermechanism(comparedtoadvection)inporousmediaoflowpermeabilitywhicharewidelyusedasnaturalorartificialbarriersforpollutioncontrolatwastedisposalsites.Diffusiontransportofcontaminantsthroughclay,silt,mudrock…  相似文献   

13.
毛恒青  谢考现 《环境科学》1997,18(6):19-22,30
利用在山东各地进行的多次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扩散试验结果,对不同垫面的大气扩散参数做对比分析,讨论下垫面的变化对大气扩散参数的影响以及大气扩散能力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系,试验均采用平衡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下的大气扩散参数有明显差异。与国际扩散参数值相比,山区比平原高0.5-1级,平原地区与国标基本一致,工业区模向扩散参数与国标基本相当,垂直扩散参数1个级别以上;沿海地区横向扩  相似文献   

14.
重点环保城市二氧化硫扩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高、中、低架源排放污染物与地面环境质量的关系和《全国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数据分析得出的每年各环保重点城市由高、中、低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以及由1996年度《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给出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得出每个城市的年平均扩散系数。依据各城市的年平均扩散系数计算结果,将各城市划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较利于污染物扩散和利于污染物扩散的4种类型,本方法在制订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方案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被动扩散技术以其低成本、操作简单、空间覆盖率较高等优点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调查研究。作为欧盟——辽宁综合环境项目空气质量管理项目的一部分辽宁省自 2 0 0 0年 9月在沈阳、抚顺两市进行了为期 6个月 (每月采样一次 )的被动扩散管调查 ,所监测的污染物有 NO2 、SO2 、O3和苯系物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对阴离子水溶性混合染料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德帅  郑强强  张晓东  方龙 《环境科学》2014,35(7):2590-2595
以燃煤废弃物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与活性蓝4、活性黄4、酸性黑1、酸性蓝193的混合染料溶液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混合体系中,活性红23的脱色率基本保持在60%~70%;体系中酸性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90%;活性蓝4的脱色率高达85%;活性黄4的脱色率仅为50%.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能够更好地描述粉煤灰对水溶性混合染料的吸附过程.染料在溶液中的外扩散系数均为10-4cm·s-1数量级,染料在粉煤灰颗粒的内扩散系数为10-8cm2·s-1数量级.根据BN数,水溶性染料在粉煤灰上的竞争吸附是外扩散控制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内浮顶油罐“小呼吸”对环境影响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浮顶油罐结合了外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的优点,具有特定的蒸发损耗特点.利用自制的内浮顶油罐实验平台,研究了油罐内气体空间里的油气浓度的分布梯度、分子扩散、热扩散、强迫对流等作用对油品蒸发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浮顶油罐的"小呼吸"损耗,主要是受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油气分子热扩散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降低蒸发损耗的措施以及内浮顶油罐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对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性的展望,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式的适用性做出比较,最后,对今后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简要的回顾水流横向扩散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三种用实验求算横向扩散系统的方法,并就嘉陵江的示踪剂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现有的扩散系数资源,推求非试验江段的扩散系数的计算式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胺基碳捕集工艺是燃烧后CO_2捕集的主要方法,是目前工业上降低CO_2排放的有效措施,但会导致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如胺溶剂蒸发、降解产物(硝胺、亚硝胺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胺基碳捕集工艺释放VOCs的排放过程,对VOCs扩散与迁移模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为CO_2捕集工程的安全设计和环境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