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在江苏省人大提议下,太湖蓝藻治理对策研讨会于1998年7月17日在无锡市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环保局局长助理朱铁军同志主持,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志亮、省环保局副局长赵铨及科技产业处处长杨楫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地理与湖泊所、河海...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塔山水库蓝藻暴发的过程及成因。指出 ,由于水库的营养物质增多、水质恶化 ,在不利的水文、气象 (高温、光照充足、微风 )等条件下 ,导致蓝藻暴发。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动监测预警太湖蓝藻爆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湖湖体中沙渚、兰山嘴两个自动站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太湖蓝藻爆发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蓝藻引发灾害性湖泛现象的主要过程分为生长期、平稳期、死亡期、高危前期、灾害期和恢复期,在高危前期和灾害期,溶解氧(DO)快速下降,而总氮(TN)等参数的变化正好与DO变化相反,这一显著特征可作为预警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主要特征初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针对近年实际监测结果,结合历年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初步归纳了当前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地域特征、时间周期特点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呈多峰形状态.2007年太湖沙渚水源地藻类生物量的两峰三阶段的特征进一步表明,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进入了高频期.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湖蓝藻遥感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等业务需求,研究了太湖蓝藻遥感自动解译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等。系统包括遥感数据接收子系统、蓝藻遥感解译子系统和海量遥感数据管理子系统,可实现从数据接收到报告编制全流程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浮游细菌和蓝藻暴发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蓝藻暴发期间太湖竺山湾表层水和底泥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水平来看,水样和底泥中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次之,此外蓝藻门也有一定的比例,可为水华暴发提供预警指示;从属水平来看,水样中的优势细菌主要为GpXI和GpIIa,底泥中为Gp6和GpIIa。  相似文献   

7.
YSI 6600传感器在太湖蓝藻预警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太湖饮用水源地2个取水口水体中的蓝藻密度(CBD)和叶绿素(Chl)分别进行 YSI 6600-v2水质多参数仪和实验室显微镜检分析,探讨了CBD和Chl在预警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CBD与Chl相关性显著时期内,藻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CBD和Chl相关性不显著时期内,藻类群落结构变化较大.ρ(CBD)/ρ(...  相似文献   

8.
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洪泽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得知洪泽湖及其入湖河流总体水质为劣Ⅴ类,影响两者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对洪泽湖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得知洪泽湖目前为轻富营养水平。最后对洪泽湖第一次发生蓝藻聚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巢湖富营养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巢湖为研究区,通过对蓝藻水华暴发程度与其光谱反射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确定MOD IS遥感影像识别水华暴发级别的阈值,对4类不同暴发程度蓝藻水华光谱特征进行遥感识别;进而确立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建立巢湖富营养化遥感反演模型,为实时监控巢湖水质,预警蓝藻水华暴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塔山水库蓝藻暴水的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塔山水库蓝藻暴发的过程及成因。指出,由于水库的营养物质增多、水质恶化,在不利的水文、气象(高温、光照充足、微风)等条件下,导致蓝藻暴发。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藻类大量死亡后极易产生致嗅物.我们模拟了藻类的生长死亡过程,观测除藻后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变情况以及致嗅物的成分及浓度,以确定致嗅物质产生的途径.由于藻类死亡后细胞解体,藻类细胞中的氮、磷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升高,而叶绿素-a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试验过程后期溶解氧为0,水体产生嗅味物质,可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致嗅物质.实验证明,当藻型湖泊的藻类被基本去除后,整个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可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外部控制及内部控制二方面综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理论与技术,讨论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three site groups, group E (in East Taihu Bay), G (in Gonghu Bay) and M (in Meiliang Bay) in Lake Taihu.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among site groups was in the increasing order of E < G < M. TP level at G sites is at the critical threshold for loss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Mean values of DO and Transparence showed different trend, i.e., E > G > M. The mean phyt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at M sites was 5.81 mg/l, higher than that at E sites (4.96 mg/l) and G sites (5.18 mg/l). Mean zooplankton fresh-weight biomass was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M (6.4 mg/l) > G (4.9 mg/l) > E (2.7 mg/l). However, Rotifera density was in the sequence of E > G > M. Both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showed that zooplankton played a limited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lgae in eutrophic lakes. Nutrient availabilit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zooplankton grazing pressure in controlling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lakes. For most sites in Lake Taihu, 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ing, as well as macrophyte conservation, zappears to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maintaining high water quality and regulating lake biological structure, but for M sites, it’s urgent to control nutrient inputs rather than to restore macrophyt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
卞玮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23-226
15年来,蘑菇湖水库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但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随着城市经济与人口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相对污染物进库勘晓少。本文主要从水质状况、底泥、水生生物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蘑菇湖水库富营养化的成因,阐述水体富营养防治对策的同时。提出了蘑菇湖水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骆马湖水质变化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波  杨士建  赵秀兰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24-228,253
通过对骆马湖1997 - 2003年的水质监测,分析了骆马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湖区、不同水期、不同年际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骆马湖戴场湖区水质明显劣于其它湖区,骆马湖主要污染物在丰水期明显高于平、枯水期,骆马湖1997 - 2003年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十分明显.同时对骆马湖2003年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目前骆马湖处于中营养水平.针对骆马湖的富营养化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柴窝堡湖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系的近期状况,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湖水富营养化的程度,对改善其水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葛洲坝水库蓄水以后,在黄柏河下游形成具有湖库特征的库湾。库湾水动力条件改变加之上游输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库湾发生富营养化。利用黄柏河1998-2002年库湾断面监测资料评价其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富营养化成因,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为国内同类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入湖溪流对西湖富营养化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湖水质现状 ,指出入湖溪流的水质不佳是目前西湖保持富营养化状态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瑛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60-162,166
应用柴窝堡湖2005—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其水质进行评价,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湖库总体富营养化水平,利用水质N/P比值和叶绿素a的相关分析,探讨了湖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并对改善水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晓燕  董铮 《干旱环境监测》2013,(4):145-149,168
以2005年以后太湖无锡区域底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无锡区域底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含量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平均值;地积累指数法显示太湖无锡区域底质中重金属污染排序为Cu=As〉Pb〉Zn〉Cr〉Cd〉Hg;金属对太湖无锡区域底质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为Hg〉Cu〉As〉Cd〉Pb〉Cr〉Zn;从区域上看,2种评价方法均表明底质中重金属危害程度为宜兴沿岸区〉梅梁湖〉五里湖〉贡湖无锡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