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脱木素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实践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木素工艺为中小制浆企业的黑液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系统中酸化纤维污泥减小碱木素胶粒间的斥力,吸附废水中已析出的木质素和细小纤维;酸破坏了系统中胶体的水化膜,增大了胶体的粒径;混凝剂中和胶体表面电荷,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机会,同时发挥了絮凝沉降的作用。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酸及混凝剂的用量。木素沉降速度快。当试验废水pH=5,绝干纤维污泥与进水CODCr质量之比为1.1,硫酸铝投加量为160mg/L时,CODCr去除率高于63%。  相似文献   

2.
餐饮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硅酸铝为混凝剂,用化学法絮凝处理餐饮废水。考查了酸度、混凝剂加入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在pH9~11范围内,每100mL污水中聚硅酸铝加入量为02mL,搅拌速度为45r/min,搅拌15s,沉降15min后,测上清液的化学耗氧量,CODCr去除率可达88%左右。该方法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型鼓风炉铁泥基混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在鼓风炉铁泥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助溶剂HS,在90℃温度下搅拌浸取2.5h后,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混凝剂。这种混凝剂与PSA絮凝剂配合用于制革和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与传统混凝剂相比,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提高30%左右。其显著特点是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处理废水费用低,并结合显微照片探讨了混凝剂对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鼓风炉铁泥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助溶剂HS,在90℃温度下搅拌浸取2.5h后,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混凝剂.这种混凝剂与PSA絮凝剂配合用于制革和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与传统混凝剂相比,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提高30%左右.其显著特点是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处理废水费用低,并结合显微照片探讨了混凝剂对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5.
蒽醌废水生化处理的活性污泥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不同的污泥驯化方法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蒽醌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规的CODCr负荷提升法需要50 d才可以驯化出活性污泥.在进水中添加1 g/L葡萄糖可以快速提高污泥浓度,但是驯化出的污泥活性很低,不能满足废水的处理要求.最好的方法是添加1 g/L葡萄糖和原废水交叉循环驯化法,第28天就可以驯化出高活性的污泥.在平均进水CODCr为1 050 mg/L、HRT为24 h的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自制混凝剂产品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工程应用情况。经过 1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悬浮物浓度分别为 972mg/L、82 5mg/L以及色度为 3 0 0倍时 ,采用该工艺处理后 ,CODCr去除率平均为 95 .7% ,SS去除率平均为 98.9% ,色度去除率平均为 99.3 % ,出水水质远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GB3 5 44 - 92 ) ,并且工厂实践表明 ,对生产有显著的效益 ,从而证明该方法对于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是可行的。该处理工艺设备简单 ,系统运行稳定 ,操作方便 ,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氯霉素生产中产生的DL 1 对硝基苯基 2 氨基 1 ,3 丙二醇 (DL 氨基物 )碱解废水的工艺。结果表明 ,NG 1 0 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废水中DL 氨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CODCr为 72 0 0mg/L ,DL 氨基物含量为 2 86 5mg/L ,批处理 1 7BV时 ,平均出水CODCr降至 89 3mg/L ,CODCr去除率 >98% ;出水中DL 氨基物未检出 ,去除率近 1 0 0 %。树脂经稀酸脱附处理后 ,再生性能良好 ,高浓脱附液可直接回用于氯霉素生产酸性水解工艺中 ,使回收物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改性粉煤灰协同PSFA处理高度乳化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对改性粉煤灰协同粉煤灰基混凝剂PSFA处理高度乳化油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处理500 mL废水,投加改性粉煤灰25 g,粉煤灰基混凝剂6~8 g,PAM6~9 mL,pH为7.0,搅拌10~15 min的优化条件下,高度乳化油废水中COD、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可分别可达85.4%及50.3%。该方法与传统CaCl2+PFS+PAM组合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沉降速度快,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ABR-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黄连素废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ABR-好氧颗粒污泥组合工艺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启动运行,通过分析发现,ABR装置在HRT为4 d,黄连素浓度为50 mg/L的运行方式下成功启动,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每个格室MLSS平均值分别为25 840、21 560、27 500和11 200 mg/L。以ABR出水为营养物,成功培养出粒径在2~10 mm,沉降速率为104~137 m/h,沉降性能优良的好氧颗粒污泥。该组合工艺在启动实验的末期,进水COD浓度为3 000~4 000 mg/L左右,出水COD浓度到达168.4~271mg/L,系统总的去除率保持在90%~95%之间,表明ABR-好氧颗粒污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铝(A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ASPDMDAAC),并利用其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TOC的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制备工艺条件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TOC的去除率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Al/PDMDAAC质量比;在响应曲面法模拟优化条件下,PAS-PDMDAAC复合混凝剂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TOC的去除率为74.35%;当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70 min,AS/PDMDAAC质量比为6时,制备的复合混凝剂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TOC的去除率偏差为0.72%,符合实验精度要求。通过微观结构表征发现:PAS-PDMDAAC复合混凝剂中存在聚合羟基铝; AS水解形成羟基铝后,通过静电作用与PDMDAAC复合成规则的纳米微孔链状空间结构,并通过混凝实验溶液中Zeta电位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复合混凝剂中因静电作用使其电中和能力减弱的结论,此时复合混凝剂的最佳pH为6,弱酸性条件可避免铝盐类复合混凝剂的沉淀,以上研究结果为提高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的混凝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耐盐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批次实验系统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处理垃圾渗滤液时的耐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进水含盐量小于10 000 mg/L时,实验所用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的有机物去除能力、沉降性能、污泥活性基本上不受进水含盐量变化的影响。当进水含盐量大于10 000 mg/L时,随着进水含盐量的增大,絮状污泥的污泥沉降指数(SVI)快速减小,污泥活性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下降;相比而言,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更为稳定,SVI基本维持在30 mL/g左右,污泥活性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缓慢下降。当进水含盐量重新降低时,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变化不大,污泥活性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恢复迅速;而絮状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污泥活性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仍受较大抑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和SBR法对高浓度氯霉素废水进行了对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SBR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当进水COD浓度为 4 910mg L ,COD容积负荷为 9.8kg m3·d ,去除率可达 91.6 %。当废水中NH+4约为 4 5 5mg L时 ,脱氮率可达 6 0 %左右。污泥指数稳定在 88左右。  相似文献   

13.
稳态条件下,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处理山梨酸废水并进行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在污泥负荷为0.54~1.63 kg COD/(kg VSS·d)的范围内,COD去除率随着负荷的增加从85%降到55%.各隔室出水COD沿程递减,前3个隔室承担了去除COD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后部承担的COD去除率比例增大.基于各串联隔室完全混合的假定,推导ABR中山梨酸废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确定相关动力学参数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填料 SBR工艺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 ,结果表明 :青霉素废水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宜采用非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 ;最佳运行工艺为一周期 8h ,非限制曝气进水 1h ,反应 5h ,沉淀、排水和闲置 2h ;该工艺与单一SBR工艺相比 ,可提高CODCr去除率 2 0 %以上 ,缩短反应时间 2h ;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当进水CODCr浓度变化较大( 80 0— 2 5 0 0mg L)时 ,CODCr去除率一直稳定于 83 %— 85 %之间 ,出水CODCr在 136— 35 0mg L之间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特种吸附树脂处理促进剂CA生产废水 ,系统地研究了废水的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流量等因素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及以稀硫酸为脱附剂 ,其配比、流量、温度等对树脂脱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特种吸附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 脱附效果 ,废水经吸附处理后 ,CODCr浓度由 2 0 0 0 0mg/L左右降至 30 0mg/L以下 ,CODCr去除率达98%以上。该工艺简单 ,运行稳定 ,操作简便 ,可望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IC厌氧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IC反应器装置,接种啤酒厂生产废水消化污泥,采用人工配水对其进行启动运行,考察了IC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状况、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在反应器运行结束后观察了污泥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容积负荷提高至4.7 kg/(m3·d),出水COD浓度稳定在250 mg/L左右,去除率维持在85%以上,反应器内出现污泥分层现象,颗...  相似文献   

17.
UASB反应器处理链霉素废水启动及运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链霉素生产废水,研究了中温条件下反应器启动和稳定运行中废水处理性能及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链霉素废水进水比例和负荷,可以实现UASB反应器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并对高浓度链霉素实际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性能,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COD去除负荷达7.2 kg/(m3·d),CH4产生量达到6.2 L/d。UASB反应器启动运行过程中,链霉素废水对污泥活性具有抑制影响,造成短期反应器运行性能明显下降,而后很快恢复。同时高负荷链霉素废水造成甲烷产率降低。污泥性状变化显著,污泥形态逐渐转变为颗粒态,污泥粒径增大,出现大量0.5~1.0 mm颗粒污泥,污泥VSS/SS比值升高,污泥沉降性明显增强,比产甲烷活性显著升高,表明污泥开始实现颗粒化。  相似文献   

18.
直接驯化嗜盐菌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连旅顺盐场底泥中筛选出适合高盐度的嗜盐菌,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中对其进行3.5%(质量分数)盐度的驯化,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质量浓度达600mg/L。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测量结果显示,内源呼吸阶段污泥SOUR为10.36mg/(g.h),外源呼吸阶段污泥SOUR达到29.09mg/(g.h),表明所筛选的嗜盐菌培养的污泥具有较高活性。利用培养的污泥进行高盐模拟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盐度为3.5%、COD为240~340mg/L的高盐废水,在每周期12h、曝气量0.6L/min、污泥MLSS为600mg/L、污泥龄为18d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5%以上,NH4+-N去除率达61%,TP去除率达55%。改变进水有机负荷对出水COD去除影响不大,该系统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较强;盐度负荷的改变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而NH4+-N去除率有明显变化,在3.5%和5.0%的盐度下,NH4+-N去除率分别为61%和31%。  相似文献   

19.
生物铁法去除维生素B1生产废水中COD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铁法是一种新型的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维生素B1生产废水具有很大的优势。当进水COD浓度维持在8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4%以上,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出9.7%。生物铁法污泥絮凝沉淀效果好,能保证系统有较高浓度的回流污泥,从而使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得到提高,COD的去除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投加一定量的填料构成复合生物反应器 ,可以增加曝气池中的生物体量至 6g/L左右 ,在HRT为 8h ,泥龄为 5d时 ,CODCr、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2 0 %和9.6% ,容积负荷对复合生物反应器的脱氮能力影响较小。该工艺对污泥膨胀有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