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火电行业NOx的排放现状以及部分烟气脱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燃煤过程中降低NOx排放的应用技术研究,是目前大气污染控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世界发达国家对氮氧化物NOx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早,已有相应的控制技术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中国对大气污染特别是对氮氧化物NOx的研究,特别是在工业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国内燃煤过程中降低NOx排放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现阶段NOx排放控制中锅炉燃烧技术的改进措施及烟气脱氮技术既经济又最有效的方法。高效的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以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将对中国大气污染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逐年递增,我国酸性降水已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本文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在分析钢铁企业NOx产生环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消减NOx排放总量的途径和措施,并针对目前钢铁行业脱硝措施尚不完备,指出现阶段钢铁企业NOx减排不宜追求过高的脱硝效率,应将减排的重点放在落实脱硝政策、鼓励低氮燃烧和脱硫脱氮一体化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并进一步严格控制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SOx和NOx是燃煤锅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传统分步脱硫脱氮设备昂贵且效率不高,而氨法烟气脱硫脱氮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脱硫效率高,脱硫脱氮一举两得;不产生废渣、废水;脱硫剂利用充分、耗量小、具有节能功效。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凡  刘宇  卢长柱  田刚  张凡  岳涛 《环境工程》2014,32(1):140-143
通过对2 t/h层燃锅炉燃烧条件的分析,提出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燃料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和烟气循环对NOx排放控制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室配风实现空气分级燃烧和燃料分级燃烧,NOx排放量由260~359 mg/m3降为137~182 mg/m3;循环烟气率达10%~15%时,烟气循环可实现降低NOx排放3%~5%;相同燃烧状况下,低氮燃烧技术优化后NOx的排放浓度由低氮燃烧改造前的301~430 mg/m3降低到137~182 mg/m3。层燃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烟气中NOx浓度低于200 mg/m3,可作为有效的NOx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催化装置再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催化装置再生烟气排放的超标NOx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控制进行了分析。结合FP降氮助燃剂的试用对NOx的控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杨彬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6):1-3,13
阐述了沈阳市各类污染源排放废气中NOx排放量所占比例、排放特征,分析了环境空气中NOx的污染状况、各功能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差异,污染源排放及其分布、气象条件等因素对沈阳NOx污染分布的影响,并提出确定重点控制行业和地区、建立NOx相应的监测、统计、评估体系、修订和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一批行业NOx排放标准、应用先进的烟气脱硝技术等几方面的NOx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上海市燃油、燃气锅炉的区域分布及额定蒸发量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燃油、燃气锅炉以10 t/h以下的小锅炉为主;分析了上海市燃油、燃气锅炉NOx排放浓度水平、超标情况及提标潜势,研究显示燃油锅炉NOx排放浓度水平高于燃气锅炉、NOx超标均出现在10 t/h以下小锅炉、额定蒸发量较高的锅炉NOx排放水平相对较低,较严标准限值的控制下达标率也相对较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NOx监测及推进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等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新方法,在鼓泡反应器内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实验.就催化剂的选择、吸收液的pH值、催化剂浓度等对SO2和NOx吸收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中和Fe3 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有较好的效果,采用本方法可以脱除90%以上的SO2以及50%左右的NOx.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的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已占到了我国NOx排放总量的10%。NOx能直接损害人类的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NOx污染物的排放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作为NOx的排放大户,水泥工业的NOx减排已日趋受到关注与重视。笔者就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政策阐述了水泥工业NOx的减排目标。并从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水泥工业NOx减排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将三种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采用独特溢流装置的自激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球面筛板塔进行二次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结构新颖的汽水分离器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脱氮。该装置不仅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硫脱氮,而且可实现有用细微粉尘即稀有金属的回收。此类装置还可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建材等领域中的湿法除尘。  相似文献   

12.
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慧  邵坚  邹仲勋 《环境科技》2008,21(6):40-42,46
通过在渗滤沟底部填充一层铁炭混合物而改造成的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结果表明,强化脱氮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水力负荷为2cm/d情况下,对COD的去除率在92%以上,对TP的去除率在99%CA上,对TN的去除率达到了80%。因此把铁炭等化学脱氮法结合到地下渗滤系统中,能大大提高地下渗滤系统的脱氮效果,为解决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  相似文献   

13.
A-A/O法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本溪北营钢铁公司的实际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运行调试情况 ,介绍了焦化废水A A O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原理 ,并对开工调试中污泥培养驯化及影响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炼油污水处理装置的脱氮现状进行了叙述,通过从分子学脱氮机理到生产案例的分析,说明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利用沸石强化SBR生物脱氮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沸石具有强化SBR的生物脱氮功能,水温较低时强化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了碱度、进水氨氮浓度等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O2/微量NO2下的氨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序批式试验,在无分子氧条件下,确定了好氧氨氧化菌的NO2型氨氧化动力学方程,得到了最大氨氧化速率[qNO2,max=0.144 mg·(mg·h)-1]、二氧化氮半饱和常数(kNO2=0.821 μmol·L-1)和二氧化氮抑制性常数(ki=1.721 μmol·L-1).在微量NO2气体中添加2% O2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大氨氧化速率发生在体积分数2% O2和50×10-6 NO2的条件下,达到0.198  mg·(mg·h)-1.在21% O2和微量NO2条件下,氨氧化速率继续大幅度提高;在21% O2和100×10-6 NO2时氨氧化速率达到0.477  mg·(mg·h)-1,比无NO2空气曝气条件下氨氧化速率高3倍.提出了NO2表观强化氨氧化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在O2和微量NO2混合气体下的氨氧化动力学方程,利用2% O2和微量NO2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方程,讨论了NO2强化氨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特性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对好氧反硝化菌株FR2,FX5,FW4在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且反硝化过程中NO2^--N有少量的积累。 对不同温度、pH、碳源对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三株菌在好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效果;温度为25℃~30℃的中性和微碱性条件反硝化效果较好;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最好,NO3^-N的去除率最高。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最差,NO3^-N的去除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烟雾箱模拟乙炔和NOx的大气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自制光化学烟雾箱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实验并模拟了乙炔和氮氧化物NOx在室温(20±1)℃下的大气光化学反应.讨论了乙炔与NOx的协同作用对光化学反应产生O3的影响.实验得到了O3和NO2的壁损失分别为5.80×10-6 s-1和2.41×10-6 s-1,相对于模拟实验中的O3和NO2,该损失可以忽略.测得了单支40 W黑光灯的有效光强为0.64×10-3 s-1(以NO2的光解速率表示).经过净化空气的本底校正后,讨论了不同乙炔浓度、NOx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对体系产生O3的影响,计算了乙炔的增强反应活性值(incremental reactivity, IR),4组实验的IR最大值分别为1.76×10-2、2.68×10-2、2.04×10-2和2.84×10-2.并发现IR值与乙炔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关系密切,与NOx初始浓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物质燃烧排放SO2、NOx量的估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各地区生物质燃料消耗状况和SO2、NOx排放因子,估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物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分生物质燃料类型的排放清单,研究表明,中国生物质燃料消耗及其排放的SO2,NOx量分别从1991年的38.1万t和54.9万下降为1999年的33.2万t和45.3万t,在地区,燃料类型上分布不平衡;SO2和NOx排放量均较大的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湖北等,其中,内蒙古SO2排放量最大而山东省NOx排放量最 ;秸杆是SO2和NOx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薪柴次之;牲畜粪便对SO2贡献率接近30%,而对NOx贡献率仅3%-4%。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道气中NO_X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郭占成 《环境工程》1999,17(4):35-40
研 究了几 种已商业 化的 沥青 基活 性 炭纤 维经 硫 酸进 一 步活 化处 理 后, 对烟 道 气 中 N O X 进行选择 性催化还 原。结果 表明,当 气体中氧 含量 约低 于10 % 时,硫 酸 活化 处理 可 提高 沥青 基 活性炭纤维 对 N O X 选择性催 化还原的 活性。在 本实验 条件 下,获 得 较高 的 N O X 还 原 率的 重要 条 件是气体中 氧含量 大于10 % 和较 低的温度 ;将气体 中 N O 预氧化为 N O2 可 显著提高 N O X 的还 原率;气体中水 分的存 在降低活 性炭纤维 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