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2008年1—12月澜沧江下游的漫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库区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水环境时空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库区水质特征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季节性变化明显,两库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小,水体氮磷含量较高,属于中—富营养水平,总氮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总磷在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梯级水坝的形成对水体中总氮含量、有机污染的累积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2002~2012年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环保科技》2013,(5):24-27
为了解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对2002~2010年乌江渡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秩相关系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乌江渡水库总磷和总氮污染分担率之和达78%,是水库主要污染物,水库水质从大岭岗、偏岩河口到大坝,富营养程度逐渐加重;水库中总氮、氨氮、粪大肠菌群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建议加大乌江渡水库水质中总磷和总氮等的监测力度,加强防护与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库区各项指标的年均值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总氮单独评价为劣V类,是目前水库库区的首要污染物。从污染物变化趋势来看,2008—2011年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2012年有所下降;总磷浓度除2010年受洪水的影响突然增高外,其他年份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升钟水库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采用该水库2006年具有代表性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1987年、2006年、2007年监测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选择总氮(1N)、总磷(11P)、叶绿紊a(CMa)、化学需氧量(CODMn)等4项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1987年升钟水库水体为中营养,2006年、2007年水体为中富营养,20余年以来水库水质下降,同时提出防治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79-2003年调查了大伙房水库理化指标,对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入库和库区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多年平均分别为1.61mg·l-1和0.036mg·l-1;1.23mg·l-1和0.036mg·l-1,均超过国家地表入库Ⅲ和库区Ⅱ类水质标准。库区其他17项水化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库区Ⅱ类标准。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近Ⅱ级,属浮游植物响应型中营养水体。  相似文献   

6.
结合9年来对闹得海水库水质监测及相关文献资料,评价闹得海水库营养状态,分析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对该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提出该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闹得海水库9年来营养状态在中营养-中富营养之间,主要营养盐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9年间无显著变化,农业面源是该水库主要营养盐及有机物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对抚顺市五座水库的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3座水库处于不同程度的中营养型,有2座水库处于不同程度的轻富营养型。分析认为水库富营养化受水库周围居民生活及集雨区内径流入库的氮磷量影响。并针对水库富营养化的机制及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了水库富营养化的具体治理办法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入库和库区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多年平均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入库Ⅲ类和库区Ⅱ类水质标准。库区其他17项水化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库区Ⅱ类标准。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近Ⅱ级,属浮游植物响应型中营养水体。  相似文献   

9.
巢湖蓝藻期间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4-2017年巢湖蓝藻期间总磷、总氮、氨氮的监测数据分析,巢湖水质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其中有时间变化趋势和点位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富营养化状态分级标准,评价蓝藻期巢湖水体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大溪水库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2011—2015年大溪水库常规水质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大溪水库主要污染物浓度、水质等级和富营养化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0.05),总氮、总磷浓度表现出与降水季节性变化的一致性,在夏季最高;Chl-a浓度在夏、秋季高,冬、春季低,与总磷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COD_(Mn)呈现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的季节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按空间分布特征将大溪水库分为3个区域:河口区Z1、湖心区Z2和大坝区Z3,分区统计结果显示,Z1区水质最差,而Z2和Z3区水质较好.2011—2015年的水库水质等级评价表明,全库83%的区域达到了地表水III类水质要求,仅Z1区域范围内处于地表IV类水限定范围内,约占水库面积的17%;2011—2015年间全库区水体富营养化指数(TLI)低于50,属于中营养状态.大溪水库水质的季节性波动受降水影响显著,以地表径流和入库河流携带输入外源污染为主要污染源,调整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农业施肥量与旅游业污水排放,削减入库水体的污染物浓度,是保护大溪水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成库后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 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 mg·L-1,TP含量范围为0.016~0.835 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1.55~5.88 mg·L-1,叶绿素a范围为1.38~23.7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42,p<0.01).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5月和6月份分别有5条和8条支流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其余河流为中营养.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成库前严重.12条次级河流排放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NH4 -N分别为668、26.7、890和99.2 g·s-1.三峡水库完工后,因支流库湾区水体流速进一步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将加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网藻在天然水体水样中的生长及对氮磷(N,P)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库水及重营养化的湖水水样中均生长良好;富营养化水库水(含TN 3.34—5.15mg/L、TP 0.10—0.19mg/L)及重营养化湖水(含TN33.86mg/L、TP 1.939mg/L)经水网藻(1g/L)处理2d、4d、6d后,对氨氮(NH4N)、总氮、总磷去除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网藻在天然水体水样中的生长及对氮磷(N,P)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及重营养化的湖水水样中均生长良好;富营养化水库及重营养化湖水经水网藻处理2d,4d、6d后,对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程海湖夏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程海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现状,对程海湖的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夏、冬季节程海湖水质状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藻类生物学法评价了程海湖的营养状态.结果表明,调研期间程海湖氮、磷浓度较高,水体中总磷(TP)浓度为0.03~0.19 mg·L~(-1),总氮(TN)为0.38~3.08 mg·L~(-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49.3~54.4之间波动,已经达到轻度富营养水平;藻密度变化范围为1.54×10~6~1.65×10~7个·L~(-1),已超过常规湖泊的水华暴发阈值范围;浮游植物以蓝藻、绿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多数为1~3,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18~0.72,部分时间段藻类多样性偏低,呈现出典型的蓝藻门为优势的富营养化状态,亟需对其进行生态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净化不同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睡莲(Nymphaeatetragona)、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鲢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ludinachinensis)为实验对象,设置富营养和极富营养两种浓度梯度,通过室外试验探讨不同动植物及其组合对两种浓度水平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a(Chl-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和极富营养水平中,均以睡莲和黑藻组合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TN去除率分别为66.4%和42.3%,TP去除率分别为97.1%和89.6%,TP去除率分别高出相应对照组53.2和35.3个百分点;鲢鱼和中华圆田螺的加入会引起TN和TP的升高,但是由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组成的组合对藻类的抑制效果最好,其Chl-a含量始终保持最低含量,日均值不超过1.16 mg/m3。因此,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联合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协同作用可为景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圳荔枝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比较了深圳荔枝湖综合治理工程运行9个月内不同湖区水体的叶绿素a、总磷、总氮及透明度的变化,探讨了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市富营养化湖泊荔枝湖的水质改善情况.结果表明,治理工程运行期间全湖湖水营养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总磷<0.1 mg·L-1,总氮<1.5 mg·L-1),四湖区藻类水平北湖区(16.77μg·L-1)和东湖区(21.45μg·L-1)较低,南湖区(35.83μg·L-1)、西湖区(32.69μg·L-1)相对较高,全湖水体透明度提高(全湖平均>0.5 m);治理工程将湖水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由重富营养化水平改善为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氮磷时空分布与水体营养状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揭示通江湖泊洞庭湖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2年1月和6月在入湖河道、湖区和出湖口共采集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氮、磷的含量及洞庭湖的营养水平. 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中ρ(TN)、ρ(TP)、ρ(NH4+-N)和ρ(NO3--N)全湖平均值分别为2.34、0.06、0.27和0.54mg/L,沉积物中w(TN)、w(TP)、w(NH4+-N)、w(NO3--N)全湖平均值分别为1220.47、678.97、28.94、4.41mg/kg. 氮、磷含量总体表现为入湖河口大于湖体和出湖口,并且入湖河流中以湘江支流较高,湖体以东洞庭湖区较高. 不同季节间的对比表明,水和沉积物样品中氮、磷含量均表现为6月高于1月,尤其水体中ρ(TN),6月显著高于1月(P<0.01). 洞庭湖全湖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为45.93,分布规律与ρ(TN)、ρ(TP)一致. 与其他富营养化湖泊相比,洞庭湖ρ(TN)、ρ(TP)较高,但没有发生大面积水华,主要是因为其换水周期短、流速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氮磷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湖泊TN/TP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春季TN/TP平均值为21.52±14.28,过水性湖泊、深水湖泊以及富营养化湖泊3种类型水体中,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较低,为14.38±7.40,深水湖泊的TN/TP最高,为40.97±33.37;夏季调查湖库的TN/TP平均值为21.73±23.78,其中深水湖泊的TN/TP仍为最高,达96.38±45.91,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仍为最低,达10.91±4.44.春、夏相比,过水性湖泊和深水湖泊夏季的TN/TP显著上升,而富营养化湖泊却明显下降,且降幅随富营养化程度升高而加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湖泊TN/TP都与水体深度显著正相关.此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高,TN/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就越弱,富营养化程度越低,TN/TP越高,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越明显.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营养盐策略上,多数湖泊控磷更为重要,在一些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湖泊,局部疏浚、合理挖深、外源控制和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等是值得探索的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19.
长荡湖底泥污染特征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长荡湖底泥和水体实测资料,分析了底泥的污染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发现底泥释放再悬浮产生的污染负荷占到入湖污染负荷总量的比例分别是:高锰酸盐指数为16%,TN为25%,TP为21%,是引起近年来长荡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湖西区和湖南区达到富营养水平,湖心区水体含氮磷浓度也较往年有明显增大。为控制长荡湖底泥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提出了长荡湖水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构建了潜流水平芦苇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在近2年的研究中考察了芦苇的生长规律、 芦苇不同器官对TN和TP的吸收及季节变化,评价了植物吸收对湿地TN和T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2个生长年内芦苇的生长规律不同,受第1年芦苇移植的影响,芦苇生长周期滞后,导致植物立枯生物量与活体生物量比例在2年中相同月差异很大.第2年芦苇地上生物量是第1年的3.9倍.芦苇组织中TN和TP含量遵循新鲜叶>成年根>新鲜茎的规律.新鲜植物组织中TN和TP含量变化相对不大,当植物枯萎时地上组织TN和TP含量明显下降.根中TN和TP含量在全年中基本维持稳定.植物净吸收随植物生长情况而改变,按全年衡算,当湿地进水TN和TP负荷分别为61.39和7.39 g/(m2·a)时,植物地上生物量吸收TN和TP分别占湿地TN和TP总去除量的46.0%和26.8%,植物吸收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