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长距离骑车隐形眼镜镜片会变硬 如果经常长距离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不宜戴隐形眼镜.因为骑车行驶时,周围空气对流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使隐形眼镜里所含的水分急剧减少,镜片逐渐干燥、变硬,时间一长,变硬的眼镜薄片极有可能损伤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眼部疼痛、瘙痒、红肿,甚至发炎.同时,骑车时灰尘等异物更容易进入眼睛,造成眼部不适,甚至感染.  相似文献   

2.
清晨7时,大上海苏醒了,人们或坐车,或骑车,或步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时,只要你打开收音机,随着一阵悦耳的音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开始广播了。这个开办不到一年的专业电台,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几台节目中,成了最受欢迎的一台,成了交通安全的“幸福之音”。 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拥有一千万人口,再加上流动人口的拥入.每天每夜,总感觉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公共车上挤满了人,自行车道上车挨着车。人行道上人碰着人。大上海的交通成了历届上海父母官和一千万上海人最感头痛的问题。被称为“头号杀手”的交通事故在困扰着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3.
在沙漠里迷路如果你有一辆车,请你待在它附近.因为一辆车远比一二个游荡的人更容易被发现.如果你必须步行,就放慢速度以保持体力,每小时休息一次.在精疲力竭时走路会令体内水分消耗得很快.待在沙脊上面不要在沙谷里--这样可容易使营救者看到你.如果你发现一架飞机或一辆汽车,就给它们打信号--用报纸或锡纸在地上做出三角形,这是世界通用的危难信号.  相似文献   

4.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所选择的交通方式的不同,其暴露在受污染环境中的程度会发生很大变化。步行上班要好于乘出租车、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班。研究人员分别对采用步行、骑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乘坐出租车以及乘坐公交车5种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人们暴露在超微颗粒中的水平进行了考察。平均而言,乘坐出租车、公交车、驾驶私家车、骑自行车以及步行时,人们所处环境中的超微颗粒数量分别是每立方厘米10万个、10万个、5万个、8万个以及4万个。显然,从污染的角度来看,步行的确优于出租车、公交车或自行车。步行上班受污染少@英子  相似文献   

5.
在房间里,人们吸入新鲜的空气而呼出二氧化碳,同时人体还散发热量、湿气.而室内的燃气用具(例如煤气灶、液化气灶、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泵等)工作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散发的热量远比一个人的大得多,因此工作中的燃气用具污染室内空气,又使室温和空气温度升高,破坏了人的舒适感.尤其是当燃气用具发生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危及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郭文宏  刘江  戴自祝 《安全》2001,22(6):6-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认识与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在大力治理室外环境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室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人在室内活动的时间比室外长得多.据统计,现代人每天平均有8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每人每天需要吸入10~13m3的空气,如果室内空气质量恶劣,污染严重,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向磁器口土样(土壤1)、校园土样(土壤2)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Cd及不同质量比的Zn+ Cd(20 mg/kg),研究不同质量比外源CA及Zn+Cd(20 mg/kg)复合污染对两种土壤中绿豆苗株高及绿豆苗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外源不同质量比Cd污染绿豆苗时,生长期为7d的绿豆苗株高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随Cd污染加剧,绿豆苗生长受到抑制,随生长期延长而其危害加剧;随Cd污染的加剧,绿豆苗中Cd质量比增加,并呈正相关性,相同污染水平下,生长期为7d的绿豆苗Cd质量比均大于生长期为3d的;在不同污染水平下,土壤1的绿豆苗株高高于土壤2,其绿豆苗Cd质量比低于土壤2;Zn+ Cd(20 mg/kg)复合污染时,株高较对照组矮,绿豆苗中Cd质量比随着Zn质量比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表现为协同作用;对比土壤1和土壤2,土壤2的株高较低,但其绿豆苗中Cd质量比在不同水平下均高于土壤1.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眼睛     
100名孩子,100幅画,这是盛夏里孩子们捧给我们的一份香甜果实。在孩子眼中,现实中的交通并不美妙:有人乱走路,有人乱骑车,有人开车闯红灯,还有人酒后驾车……现场画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各种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体现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夏天到了,车主应该给汽车空调及时做个全面清洁养护。车内的通风主要依靠开窗及空调系统来完成。启动空调外循环,空气被从车外吸入,经过加热或制冷后从车内的出风口吹出。在不同的道路环境,灰尘、尾气、花粉等都会污染车内的空气,汽车空调的风道内积存了大量的灰尘,且常年保持潮湿、温热,是最适宜细菌繁衍的地方。日积月累开空调时,车内就会产生霉味,而且不易散发。因为长期未使用,空调内部会积攒一定的尘土和污水,同时还会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孔令文 《安全》2007,28(5):55-57
1厨房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1)油烟   煎、炒、烹、炸都会产生大量的油烟,特别是炒菜时,大多数人喜欢在油沸时下料,猛火急炒,尤其在爆炒、爆炸食物时,需要更高的油温,散发的油烟更多.有人做过测定,油温达到150℃时,一部分油被分解成丙烯醛.该物质是一种刺激性毒物,烹调者吸入了较多的丙烯醛,就容易引起咽喉刺痒、胸闷咳嗽、头晕恶心,四肢酸软、食欲不振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另外,当油温超过250℃时,油脂聚合速度显著加快,粘稠度增加,不但会使营养成分丢失,还会产生毒性很强的二烯类化合物及众多化学物质构成的油烟.油烟不仅会损伤人体的呼吸道粘膜,还会改变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有突变性和致癌性,几乎使人的各个器官都受到影响.由油烟引起的各种不适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王立明 《中国安防》2015,(Z2):61-64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春运高峰即将来临。据国家交通部门预测,今年春运客运量将会达到36.2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为2.58亿人次,在40天的时间里,2.58亿人将通过火车站去往全国各地,由此可见,各地火车站的人流量将会以亿级的形式计算。“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是铁路总公司履行的宗旨,火车站的安全不仅关乎社会秩序和治安水平,更关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个出行”,安全先行。而火车站的安全,又是“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水质标准中14种限制物质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牛活饮用水中低剂量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用淡水发光细菌肯海弧菌067检测了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制检出的14种物质配制的混合液在不同 pH值时的毒性及其不同稀释度对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的动力学曲线.同时,为了探寻多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对发光细菌作用的机制,分别测定了14种物质中的氯化铜、氯化锌和重铬酸钾对发光细菌的单一毒性的EC50,以及等浓度配比和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二次2因了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研究了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4种限制检出物质的混合液对发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重金属化合物的等浓度比和等毒性比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一致,氯化铜与重铬酸钾呈拈抗作用,氯化铜与氯化锌、氯化锌与重铬酸钾均为协同作用;而采用统计学方法在本文条件下可得出:3种二元混合物的毒性效应,其相瓦影响因它们浓度而异.研究表明14种限制检出物质,尽管它们的浓度均符合国标有关限制浓度值,但他们共存时的联合毒性十分显著,可能对生物和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13.
化学防护服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2003年齐齐哈尔市发生的日本毒气弹泄漏事件,致使很多人员伤亡。据报道,日本当年遗留在我国的化学炸弹还有二百多万枚,因此在有毒的环境下工作时,如何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化学防护服能阻挡或隔离有毒的生化物质,使之不能侵入人体内。当人们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时,这些有毒物质侵入人体在短时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时间长了就会有累积效果或协同效果,从而使在污染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中毒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一种防护服能够阻挡所有类型的有毒化学物质。另外化学防护服也会给服用者带来附加的负担,如热负荷、物理的和生…  相似文献   

14.
1、走路要慢 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化石燃料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对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重视起来,现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里的持续热点.以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秸杆焚燃污染为切入点,通过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巴哈  隋磊 《安防科技》2013,(12):39-40
春节、寒假到来,不少人会选择外出旅游,各种活动都是为了放松身心,但安全意识也不能放松,安全防火也十分重要。坐车切莫携带危险品假日旅游,不能携带酒精、汽油、摩丝、雷管、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上述物品危险性高,而且极易与周围的火源电源连接发生火灾,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使用时要事先看清其使用说明,查看是否过期,坚决不能使用不合格产品或过期产品。  相似文献   

17.
张丁楠 《环境与发展》2020,(4):88-88,90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随之而来的天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针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机动车污染减排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发展太阳能汽车和推动公交出行这三个措施,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到机动车污染减排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氨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或硝基(NO2)取代,就成为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如苯胺和硝基苯 这类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或液体,挥发性低,易溶于脂肪。在生产中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加热时,也可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有的毒物还以粉尘形态或粉尘和蒸气兼有的形态污染工作环境,造成中毒。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广泛用于染料、制药。印刷、橡胶、炸药、涂料、鞋油、油墨、香料、农药和塑料等化学工业。它的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抑制血红蛋白携带氧的功能,造成缺氧症。正常情况下,血中商…  相似文献   

20.
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某玻璃仪器厂为例,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中评价模型,选取苯为关注污染物,对污染场地5种暴露途径下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污染物各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经口摄人>皮肤接触>呼吸吸人土壤颗粒物,联合致癌风险值为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