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2,(8):5-5
安徽:强化饮用水源保护 安徽省将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深化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扎实推进相关规划实施,切实提升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水平。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水质监测、信息公开、项目审批、应急预警力度,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当前,安徽省正把握重点,集中力量确保饮水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也日益关注,但目前城市饮水中普遍存在着水源不足、水污染、安全保障措施薄弱、应急能力低等诸多问题,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为进一步查清我区城市水源地的水质现状、水源保护区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污染源现状,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后续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健康休戚相关,因此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尤其重要。张家口市中心城区的饮用水水源地为地下水水源地,市区共有南北五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个别企业超标排污以及上游来水不达标等原因,水源地水质下降。本文主要从5个水源地的水质、水量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措施:切实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强监管和立法以及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奎屯垦区居民饮用水现状和饮用水与生活污染源基本情况的调查,提出垦区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强调农场应加强家庭院落的改造,使饮水水源远离生活污染源,使卫生设施布局符合卫生要求,以保证居民饮水安全。同时也强调应加强农场饮水卫生知识和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及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5.
蒋绍阶  王峰 《四川环境》2004,23(6):110-113
饮用水源的污染以及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污染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库区人民健康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结合三峡库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分析了库区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即加强水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安全;采用先进、适用的净水技术;控制生活饮用水的二次污染,为库区构建新型的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王周 《环境教育》2007,(3):51-52
饮用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多数地方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地方政府官员追求个人政绩频频向污染企业支起保护伞,导致安全隐患突出。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113个重点城市中,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占重点城市的14%;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占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20.1%;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占重点城市总取水量的32.3%。  相似文献   

7.
许琴  袁定波  熊鹏 《四川环境》2023,(5):289-292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西省历来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水质检测、规范化建设和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本研究对照国家和江西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总结分析2020年之前江西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的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可采取的对策,提出江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应主要从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农村水源环境治理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直是水源地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在对全疆18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以便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建设,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生产用水、生态用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矛盾突出。针对和田地区农村改水的地下饮用水状况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饮用水的色度、浑浊度以及砷、泵、镉、铬、铅、硝酸盐等超标率均为零。总硬度、Cl^-、SO4^2-及F^-等指标的超标率较高,而这些物质的存在对于水质的理化性状影响较大,并因此而引发人体健康教育改变。和田地区总体饮用I级水的人口数量多,但局部的超标水依然存在。应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状况和人文因素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加强水源保护,改进卫生条件和卫生观念,建立农村饮水监测网,加强系统监测、监督和管理,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0.
所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国家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年底,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100%达标。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关系到抓好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工作。从2008年6月1日,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施行,针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具体规定,新《水污染防治法》是怎样布局的,有哪些重要的突破和意义,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污控司饮用水源保护处石效卷处长。  相似文献   

11.
水是我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饮水安全更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民生工作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在当前城市饮用水水质提标的背景下,让农民喝上放心水的呼声也日益凸显。今年8月份,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保障饮用水安全专题询问动员会。省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等九个受询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人接受“过堂审”。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9,(7):50-50
为防止汛期和退水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确保群众饮水和工农业用水安全,黑龙江省环保部门强化汛期环境监管,制定了汛期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严防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为有效防范汛期次生环境灾害,日前黑龙江省环保部门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迅速组织力量对本辖区内重点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尾矿库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  相似文献   

13.
黄莉 《青海环境》1999,9(1):45-46
人体内70%是水份,血液中2/3是水份。因此,饮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疾病的80%,儿童死亡率的50%与饮用水质不良有关。而目前饮用水的天然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水质如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天然水与空气、...  相似文献   

14.
新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疆15个地州、87个县市、111个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水源地保护对策,以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饮用水源环境安全,近日,白山市环保局开展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检查。重点查看了各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否设立保护标牌、是否有排污口、是否有影响饮用水源地安全的污染和隐患,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取水情况、环境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等,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依法进行查处,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广安市(渠江段)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对2016~2021年广安市(渠江段)其中一个饮用水水源地中6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判断污染物来源,并提出水源地环境整治措施。结果表明:2016~2021年水源地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pH值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浓度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冬季的特征。水体中氨氮和总磷聚为一类,可能主要来源于水源地两岸农田施用的农药和化肥,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硝酸盐氮聚为一类,可能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废水,农村生活污水也是这5个水质指标的重要来源。因此,应加强广安市(渠江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治理,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污染的农药,除对生态系产生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了解农药在人体中的变化也就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由于研究和了解农药在人体中的变化,在条件上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是防治饮用水水源污染,使保护区管理有法可依,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南昌市红角洲水厂保护区划分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有关技术原则为指导,制定2套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将不同划分方案进行科学比选,为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创绿中心 《绿叶》2014,(3):5-13
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民生工程,其不仅关系到村民的健康福祉,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政府的全方位推进,也需要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目前,据官方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98亿人,另外11.4万所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存在问题,1其中,由于水质不达标造成不安全的人数超过2亿,而污染原因导致水质不达标的超过9千万。这对于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饮用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为了掌握蓝田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居民饮水安全提出治理对策,笔者根据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抽取2012年~2014年农村饮用水监测报告,对水样监测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就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差异性采用χ~2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引起蓝田县农村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肉眼可见物、氨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并提出了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农民群众保护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