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必要性作了论述并对建立这种仲裁制度的方式、方法、程序及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效益性的分析,探讨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特点、机构设置及程序等,试图寻求一条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相对经济、快捷而高效的新途径,以便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纠纷的仲裁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仲裁法》的实施,仲裁方式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新途径。文章分析了仲裁的准司法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贯彻自愿原则;仲裁庭组成人员中应有环境科学专家;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强制执行等方式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给予支持。对于涉外仲裁中的海事仲裁,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在证据保全方面不同于一般仲裁方式。  相似文献   

4.
孙蕾  彭翔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5-456
以某铝厂环境空气氟化物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为实例,总结出了一套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法律程序、技术路线、质量保证,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污染纠纷“仲裁”的提法予以质疑,并对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污染纠纷“仲裁”一词,不是法律概念,属不规范用语,不应当在行政规章中使用,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6.
目前环保法制很不健全,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仲裁机构,按照仲裁程序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来处理污染纠纷案件,是健全环保法制的一项很重要的步骤。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环保仲裁机构近几年来,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不但使国家和集体的经济、财产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建立环境仲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政调处或司法诉讼的办法处理环境民事纠纷,存在严重的缺陷.笔者指出,采用仲裁手段才是解决这类纠纷的有效途径,并就建立环境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制定《环境纠纷仲裁法》应明确的内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这一制度的设想,并从几方面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消费争议仲裁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消费纠纷提交消费争议仲裁机构仲裁的制度。消费争议仲裁具有自愿性、自主性、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河北环境保护》2009,(10):17-19
严永路同志1991年参加工作,自从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监测一线,从事污染源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监测和处置等技术工作。环境监测做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省厅、省站的各届领导班子一贯坚持抓作风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狠抓全站技术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技术水平,经过多年来全站上下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正>非诉调解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中的环境纠纷调停制度是法庭以外的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当事人双方能够共同自觉地商议,是比较自主解决的方式。采取司法机关的公平可行性,充分利用行政机关的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信息,行政机关积极的介入并迅速的解决就是环境纠纷调停制度的相对优点。一、韩国环境污染侵害纠纷调停制度概述(一)环境污染侵害纠纷调停制度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工作经验,浅析了环境污染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重的关键环节,以推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周峰波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2):38-41,4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纠纷愈来愈多,正确有效地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衡量环保部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执法水平的一座天平。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了调解处理环境污染纠纷问题的一些有效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韩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补充,因其快速、简化、非对抗、平等、灵活等诸多特点,受到环境污染受害者的青睐,为韩国环境纠纷的有效解决作出了贡献。本文介绍了韩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所涉及的纠纷解决主体、纠纷解决方式和集团诉讼等问题,并结合我国环境纠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办法》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博兴县环境保护局鲍学杰1994年7月1日,《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省人民政府通过并颁布施行以来,改变了多少年来环境保护部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无章可循的不利局面,为...  相似文献   

16.
环境仲裁作为解决环境纠纷的非诉方式,较之环境诉讼具有不同的特征。环境仲裁的建立有利于法的正义、秩序、效率价值的实现,最为重要的是,其不违背《仲裁法》的规定。在国外,环境仲裁运用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和巴西的民间仲裁模式,及日本和韩国的行政仲裁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我国环境仲裁的突出特征以1994年《仲裁法》为分水岭,由环境行政仲裁向环境民间仲裁蜕变。结合国外环境仲裁实践分析可知,我国环境仲裁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行政权侵蚀仲裁权及司法权干涉仲裁权两大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环境仲裁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如修订《仲裁法》,将环境纠纷明确纳入其仲裁范围;形成专业性强的仲裁委员会;选择地域管辖;加强法院对环境仲裁的监督与支持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剖析我国现行环境污染救济制度的缺陷,文章注重从行政、刑事和民事等全方位救济手段入手,探讨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救济制度的有效途径,以对我国相关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熊敏桢 《环境保护》2007,(6B):43-46
我国环境污染减排中的经济制度,是一项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新兴制度。本文从环境污染减排的税收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交易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环境财政和金融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环境责任保险和押金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使其与直接调控措施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保护环境,促进污染减排计划的顺利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章简要分析了企业环境污染纠纷的产生及其主要来源。提出企业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实用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章简要分析了企业环境污染纠纷的产生及其主要来源。提出企业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实用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