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吡虫啉生产废水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毒性有机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并无成熟的处理工艺可循.在2L压力反应器内,对吡虫啉农药废水进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WPO)及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处理.分别考察了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温度、进水pH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和C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吡虫啉农药废水,温度110℃.压力0.6MPa、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氧量,进水pH=3.5的条件下,WPO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其COD去除率为47.7%;采用非均相Cu-Ni-Ce/SiO2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pH=7.0.CWP0对同一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89.1%.计算得到CWPO和WPO基于COD的第1阶段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 kJ/mol和29.6 kJ/mol.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通过浸渍法制备的四种氧化物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固定型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印染中间体H-酸废水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催化湿式氧化的条件,不同催化剂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四元组合MnO2-CuO-CeO2-Fe2O3催化剂性能较好,在常温常压,pH=5~7,反应30min时,COD的去除率>80%,色度去除率>90%。  相似文献   

3.
研究催化湿氧化法处理三氯吡啶酚模拟废水的过程,考察了温度、氧化剂用量及催化剂对反应过程及污染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WPO和CWPO均能降解三氯吡啶酚模拟废水。当催化剂为6 g/L,进水质量浓度为5 000 mg/L,过氧化氢用量为15.26 mL/L,反应温度为160℃,反应120 min后,STCP去除率可达98.1%。经CWPO法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其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铁屑过滤-混凝技术处理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用难生化降解的甲基橙进行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5%和99%。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过程受温度、硫酸投量、Fe^2 投量、H2O2投量的影响,反应温度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影响较大,COD去除率的增加与H2O2投量成正比,色度的去除率随COD的增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酸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了Fenton氧化降解试验研完,通过废水COD浓度的变化考察了过氧化氢和亚铁离子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pH值、投加方式等主要操作件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浓度为0.03 mol/L,c(H2O2):c(Fe2+≈20:1,反应温度为50℃,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COD的去除率达62.3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湿式氧化处理对模拟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探究其对后续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使用的模拟头孢制药废水含有1.5 g/L的7-ACA、0.5 g/L的头孢曲松钠以及1 m L/L的DMF,COD平均浓度为2 650 mg/L。实验的湿式氧化部分采用了WAO和WPO两种工艺,后续生化处理使用SBR工艺。实验结果得出,WAO工艺的最优工况为:温度210℃、p H=7、氧气分压2 MPa、反应时间3 h,得出的COD去除率为67.8%;WPO工艺的最优工况为:温度150℃、p H=7、双氧水投量为计算理论值、反应时间1 h,得出的COD去除率为70.8%。经湿式氧化工艺处理后的模拟废水再进入SBR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可达80%,并且SBR的负荷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FePMo12催化电化学反应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栗  岳琳  郭建博  杨景亮  廉静  罗晓  王开红 《环境科学》2014,35(5):1843-1849
采用IR和XRD等方法对自制磷钼酸铁(FePMo12)杂多酸进行表征,表明杂多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将FePMo12负载于修饰后的4分子筛(4A)上制备FePMo12/APTES-4A催化剂填充于电化学反应器中,考察电化学氧化体系对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PMo12/APTES-4A催化剂对酸性大红3R模拟废水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3%时,在pH为4,槽电压为22 V,曝气量为0.08 m3·h-1,极板间距为3.0 cm反应条件下,90 min后脱色率达到75.3%,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65.4%和46.0%.加入支持电解质Na2SO4和NaCl后,NaCl对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有促进作用,而Na2SO4的加入使得废水的脱色效率降低.采用可见-紫外光谱对反应过程中间产物进行分析,表明染料分子中的共轭体系已基本被破坏.  相似文献   

8.
氧化铝载体下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单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700mg/L的活性艳红染料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10,氧化剂经济用量为800mgClO2/L废水,反应时间为30min,COD去除率可达63%左右,氧化指数(COD削减量∶ClO2投加量)=2.18。当二氧化氯与自制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对活性艳红染料配制废水的处理时,最佳反应pH值为10左右,氧化剂经济用量为1000mgClO2/L废水,反应时间为90min,COD去除率可达83.4%,氧化指数=2.25。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酸性深绿B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体系处理酸性深绿B染料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处理COD为840 mg/L的酸性深绿B染料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1,氧化剂经济用量为1 500 mg ClO2/L废水,反应时间为60 min,COD去除率可达52%左右;当采用二氧化氯与自制催化...  相似文献   

10.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兵  祝万鹏  王伟  杨少霞 《环境科学》2007,28(7):1460-1465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过程表明,Ru/ZrO2-CeO2可以显著提高COD和苯酚去除效果,当反应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反应120 min后,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100%.试验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催化剂的投加量为5 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简单路径图,认为苯酚首先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接着小分子有机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前一个过程是快速反应,后一个过程中的乙酸氧化是慢速过程,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完成.乙酸的氧化主要是自由基攻击α碳上的C—H键,先生成甲酸,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1.
Addition of H2O2 has been employed to repress bromate formation during ozonation of bromide-containing source water.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H2O2 will change the oxidation pathways of organic compounds due to the generation of abundant hydroxyl radical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removal efficacy of trihalomethane precursors via the combination of ozone an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O3-BAC).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H2O2 addition on bromate formation and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reduction during treatment of bromide-containing (97.6-129.1 μg/L) source water by the O3-BAC process. At an ozone dose of 4.2 mg/L, an H2O2/O3 (g/g) ratio of over 1.0 wa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bromate concentration below 10.0 μg/L, while a much lower H2O2/O3 ratio was sufficient for a lower ozone dose. An H2O2/O3 (g/g) ratio below 0.3 should be avoided since the bromate concentration will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H2O2 dose below this ratio.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H2O2 at an ozone dose of 3.2 mg/L and an H2O2/O3 ratio of 1.0 resulted in a 43% decrease in THMFP remova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3-BAC process. The optimum H2O2/O3 (g/g) ratio for balancing bromate and trihalomethane control was about 0.7-1.0. Fraction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H2O2 decreased the removal efficacy of the hydrophilic matter fraction of DOC by ozonation and increased the reactivity of the hydrophobic fractions during formation of trihalomethane, which may be the two main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e decrease in THMFP reduction efficacy. Overall, this study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alance bromate reduction and THMFP control when adopting an H2O2 addi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过氧化氢酶/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过氧化氢催化体系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发现:在温度为25℃,pH为7.0的条件下催化反应30min,所形成的催化反应产物在505nm处有最大吸收,H2O2在0.003~0.3000μmol/mL呈良好线性关系,其检测限达0.002μmol/m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0.24%(C=0.1000μmol/mL,n=10)。该法具有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于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丁二烯聚合物形成的机理,通过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研究并确定了丁二烯过氧化物生成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确定了温度对丁二烯过氧化物生成的影响,确定了氧含量和铁锈对丁二烯过氧化物生成的影响。根据不同因素对丁二烯过氧化物的影响,确定了球罐内丁二烯储存的临界温度和储存时间。丁二烯聚合的特点表明球罐内丁二烯二聚体含量偏高时,球罐发生爆聚的风险增加。为确保丁二烯球罐安全,必须严格控制球罐内二聚体含量、温度、铁锈含量和氧含量,紧急情况下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丁二烯聚合。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中双氧水的存在影响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其浓度增大,影响愈明显。加氢氧化钠碱化,对废水中低浓度双氧水分解作用不大,不能使用溶液碱化的方法去除废水中低浓度的双氧水。  相似文献   

15.
电Fenton法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评述了电Fenton法在水处理的中的应用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各种电Fenton法进行机理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Fenton法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双氧水利用率及处理效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对影响双氧水利用率及CODCr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7,H2O2/Fe2+为4∶1,双氧水的经济投加量为0.05 mol/L,反应时间为3.5 h,混合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CODCr去除率可达80.5%,双氧水利用率为153.9%,处理出水可达到垃圾渗滤液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双氧水强化微电解法模拟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酚是最简单的有机模型化合物,对其进行降解试验有助于了解微电解作用机理,为含酚废水的治理提供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当进水pH=3,H2O2加入量为0.1%,反应时间10 min时,出水TOC去除率>90%。发现进水中H2O2的加入对微电解法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来源腐殖酸的光解及过氧化氢对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腐殖酸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光解除去腐殖酸的可能性,利用大于290nm的模拟日光辐照,探讨了大骨节病病区、非病区腐殖酸和泥炭腐殖酸的光解过程和光解机理及过氧化氢对其光解的影响,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腐殖酸水体系的总有机碳(TOC)含量降低,pH值下降,过氧化氢可以促进腐殖酸的光解,其光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计算了不同来源腐殖酸光解的速率及光解半衰期,发现土壤和泥炭腐殖酸比大骨节病病区饮水中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C-NO2-空气体系中H2O2和有机氢过氧化物的生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H2O2生成浓度的最大值与碳氢化合物的初始浓度成正比;生成规律与O3生成规律类似,比值[O3]max/[H2O2]max随[HC]0增大而减小。在乙烯、戊烷体系中,H2O2在总过氧氢化物的比例为0.6左右;而丙烯体系中,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有较多的有机氢过氧化物产生。大气监测结果显示:H2O2的生成受污染物排放、日照及温度的影响,早晚浓度低,午后形成峰值,日变化规律与O3浓度变化相似,监测到的最大浓度值在春季为1.3×10-9,在秋节为0.64×10-9。  相似文献   

20.
臭氧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璇  苏欣捷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497-498
为了开发污水的回用技术,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处理后出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了臭氧无催化氧化、臭氧碱催化氧化、臭氧/过氧化氢氧化和臭氧加过渡性金属离子/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工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氧/过氧化氢氧化工艺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H2O2=3mg/L时投加臭氧13mg/L,CODcr由45mg/L降至2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