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法构建了铊对淡水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铊对不同生物的5%危害质量浓度(HC5), 分析比较铊对于不同生物类别的毒性敏感性差异及其特征,并针对不同污染物质量浓度,评价了北江铊污染突发事件对不同生物类别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铊污染物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这可能与各物种的组别多样性有关,耐受范围越大,表示随着质量浓度增加,风险增大的趋势越缓慢.铊对不同物种的HC5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HC5越小,铊对该物种的生态风险越大,其中藻类对铊最敏感,其HC5为113 μg/L.从总体上看,铊对淡水生物系统的HC5为210μg/L.不同质量浓度值得出的潜在影响比例(PAF)的大小,反映对不同类别生物的损害程度.在100 μg/L以下,全部物种的PAF值几乎为0;在质量浓度达100μg/L时,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开始受到影响;在质量浓度达1 000μg/L时,超过99%的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全部物种有96%受到影响.对2010年北江某突发性铊污染事件中高质量浓度集中区进行生态风险评估,表明该污染河段的生态风险极低,PAF接近于0.  相似文献   

2.
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重点,基于文献查阅,将事故预防从企业安全管理和事故诱因研究两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了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进程,并指出不同类型企业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钢铁企业现有安全管理过程中关于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及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汇总钢铁企业事故产生原因的重要分析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现有文献在事故诱因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我国钢铁企业在今后事故预防中对安全管理模式及事故诱因研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土高原农村面源污染的污染来源与特点,分析了农业、畜牧业、生产和生活垃圾所产生面源污染的危害,初步估算了主要面源污染物的流失量。并根据调查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污染分析与控制污染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污染的严重性,说明了进行污染分析的重要性和污染带来的危害,并列出控制污染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厂过去由于对金属铊 的化合物──磺化铊的毒性 缺乏认识,曾发生过职业性 的慢性铊中毒。为了保护铊 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 我国原子能事业和同位素应 用的发展,在厂领导支持和 北京市工业卫生职业病研究 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采 取措施使铊作业的环境得到 了改善,防止了铊中毒,促 进了生产。 金属铊及其化合物皆属 剧毒物质,一次摄入人体0.8 克以上即可致死。铊在体内 有蓄积性。长期小量摄入, 达一定程度即发生慢性铊中 毒。因此,防止铊摄入体内 是防止铊中毒的关键。我厂 引起铊中毒的,主要是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散发出的含铊烟雾。…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概述了本世纪初我国近海海域石油烃类污染状况,并对海洋环境中石油烃类的存在形式、源、汇以及转化过程作了详细介绍,讨论了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危害,论述了石油烃类污染分析防治的各种措施及其优缺点,提出了对当前和今后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污染分析与控制污染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同污染的严重性,说明了进行污染分析的重要性和污染带来的危害,并列出控制污染的几中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府谷县工业生产对农业土壤造成的污染状况,采集工矿企业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土壤理化性状并对土壤内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府谷县境内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Cd,Hg,As,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排序CdHgAsCuPbNiCrZn,综合潜在生危害指数为90.41。土壤中重金属Cd,Hg,As的危害程度除了与排放量有关外,还与本身的毒害系数有关。总体上,府谷县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初步达到中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分类、传播,电磁污染的来源,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分析了辐射污染程度的测试和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最后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室内污染的防治对策与研究方向提出几点看法,同时展望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趋势。结合作多年来从事空气污染的研究成果,调研相关献与研究报告,综合分析该研究方向。简要分析了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季节特征和研究进展,对相关问题进行较详细的论述与讨论。目前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已经起步,但处于检测(监测)和资料积累阶段,相关的法规建设也刚刚开始,需要进一步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孟庆峰 《环境与发展》2020,(2):26-26,2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的河湖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河湖面积严重萎缩,河湖水的功能逐渐退化;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污染量加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我国河湖水环境的管理以及治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了保护河湖水环境工作,加强水资源周围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实现河湖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赴英国、丹麦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化考察团针对英国、丹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执法和监察等方面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作为发达国家,英国和丹麦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介绍了英国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和职责、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制修订程序、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立法执法及监察经验,以及丹麦职业安全健康组织机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健康监察经验。以此为基础,在关于法律原则和定位方面、法律法规落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察人员履行监察职责、基于风险的分级监察和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级系统等五方面提出对我国安全生产立法及监察工作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船舶行业中,造修船不仅是集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密集性行业,同时又是我们国家目前较高危险的行业之一,各类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火灾与爆炸事故,往往带来的是不可预计的后果,事故性质都非常恶劣。经过调查研究发现,18~30岁阶段的年轻人是事故发生的高发人群,生产组织单位就这一问题展开应对,从而达到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方针。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严重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又在社会上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造修船过程中的火灾与爆炸作了分析,了解火灾爆炸事故的原理,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企业如何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就如何控制与减少造修船中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行人和疏散动力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人和疏散动力学的研究在步行设施的设计,人群的安全疏散,城市规划及计算机疏散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对研究成果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领域中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矿山嗣后充填法中,采用经验类比法判定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存在诸多问题。利用新的方法来分析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是必要的。对某铜矿灰砂比为1∶6、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和匹配分析。首先利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充填体破坏前本构方程,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蓄积应变能相近的原则,来判定岩体与充填体的匹配;然后运用GTS/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开采-充填过程,根据应力变化与充填体极限强度的大小关系判定两者的匹配。2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山宜采用充填配比不小于1∶10的尾砂胶结充填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材料和结构损伤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首先从损伤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来说明研究材料和结构损伤的重要性,介绍目前材料和构件损伤问题研究所遇到的现状.进一步对材料和结构损伤做了归纳,并介绍了几种典型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损伤程度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材料和结构损伤及安全性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在充装氯时,一液氯钢瓶突然爆炸,大量液氯气化,巨大蘑菇状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高达40余米。其间夹杂瓦砾、铜瓶碎片在空中横飞。一块重725公斤的钢瓶封头飞至85米外的居民院中,砸死一位老太太。另一块重1公斤的钢瓶碎片飞至830米外的地方。有两个液氯钢瓶各重1750公斤,被气浪冲至数十米外的荷花池内和盐仓内。几只液氯钢瓶被钢片击穿,液氯储槽也被击穿,全部厂房倒塌,当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松散煤岩体巷道钻孔成孔困难、锚固力低的问题,提出了钻封注分次注浆时空耦合加固方法,实现了钻孔内“全长封孔+带压注浆”,分析了钻封注分次注浆加固技术原理,研发了自钻锚杆、封孔及加固注浆材料,其封孔材料具有膨胀性大、强度大和凝固时间快等特点,注浆加固材料具有速凝早强、流动性好、固结效果好及强度较高等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全长封孔后带压注浆,浆液扩散半径大,钻封注锚杆锚固力相对于数脂锚固提高1倍以上,表明钻封注分次注浆加固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尾矿库安全隐患及风险,应用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方法和事故树分析模型,辨识并表征尾矿库事故影响因素、隐患及耦合状态,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潜在后果严重性和受体暴露程度相关独立参数,给出尾矿库事故风险表征方法,建立尾矿库事故多情景、多阶段(3段)、多层次和多等级(4级)风险防控框架。结果表明:对尾矿库5类事故(溃坝、漫顶、渗流、输送冒漏、库区扬尘)进行分析,得出基本事件或蛰伏隐患对尾矿库事故结构重要度或影响程度,给出尾矿库事故风险3维表征方法,并结合巴西布鲁马迪尼奥尾矿库进行实例应用,确定尾矿库风险等级(最高级4级),验证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减灾防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