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实验采用SBR工艺,在限氧曝气条件下,研究自养亚硝化(进水中不含有机碳)过程中N_2O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在限氧自养亚硝化过程中,不同进水氨氮浓度条件下的溶解氧浓度均为(0.08±0.02)mg/L,氨氧化速率基本不受氨氮浓度变化的影响,即自养亚硝化反应呈零级反应。进水氨氮浓度为60,120,240 mg/L时的N_2O释放总量分别为3.24,8.75,24.59 mg/L,相应的N_2O释放因子依次为0.12、0.17和0.22。限氧曝气条件下,氨氧化菌(AOB)反硝化产生N_2O占主导作用。进水氨氮浓度越高时,亚硝化过程需时越长,后期NO-2-N累积量越大,导致AOB反硝化产生N_2O的速率越大,N_2O释放总量和释放因子(N_2O释放量/NH+4-N去除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城镇污泥蚯蚓堆肥硝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化是城镇污泥蚯蚓堆肥稳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研究硝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减少蚯蚓堆肥过程中的NH_4~+积累、氮素损失和加快蚯蚓堆肥稳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蚯蚓生物量、环境温度以及好氧条件对蚯蚓堆肥NH_4~+、NO_3~-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蚯蚓生物量对NH_4~+、NO_3~-含量变化影响较大,并存在显著的跃变特点,即当蚯蚓生物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会显著加快氨化和硝化速率.环境温度显著影响堆肥氨化作用,影响大小顺序为25℃20℃15℃;环境温度仅对蚯蚓堆肥硝化速率产生影响,但不改变堆肥的硝化进程.蚯蚓堆肥好氧条件对硝化影响大于对氨化的影响,好氧条件优劣不但影响硝化进程还影响硝化速率,氧环境条件好的蚯蚓堆肥硝化进程启动早,硝化速率高.  相似文献   

3.
污水厂进水或厌氧单元出水中的硫化物会对污水处理工艺的硝化反应过程产生潜在抑制作用,认识和调控硫化物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对污水厂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硝化过程对于保障污水工艺氮的去除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硫化物对亚硝化过程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相关影响过程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同时,选择不同典型浓度范围的硫化物和不同存在状态对亚硝化过程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物浓度由10 mg·L~(-1)提高到30 mg·L~(-1),氨氧化抑制率由16.3%提高到40%,但随着硫化物浓度进一步升高,氨氧化抑制率上升并不明显.进一步通过硫化物对羟胺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硫化物导致羟胺氧化速率下降要大于氨氧化阶段.同时系统内硫化物耗尽后,氨氧化反应和羟胺氧化反应均不能完全恢复.铁盐作为常见的硫化物去除剂,铁盐加入后并未能够有效消除硫化物对亚硝化过程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批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好氧摄磷过程的影响,以及在含盐废水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累积对聚磷菌好氧摄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浓度为4 mg/L时,对聚磷菌摄磷有抑制作用,其对摄磷速率的抑制系数为0.08;亚硝态氮浓度为15 mg/L时,对聚磷菌摄磷产生明显的抑制,抑制系数增加到0.61.亚硝酸盐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主要与亚硝酸有关.本研究中亚硝酸浓度在0.000 2 mg/L以上时即对聚磷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亚硝酸盐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只是在亚硝酸盐存在的条件下才发生,一旦亚硝酸盐消失,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即可解除.含盐废水硝化过程中,在好氧反应开始1~2 h内,由于亚硝态氮浓度低,其对聚磷菌摄磷抑制作用小.随着亚硝态氮的逐步累积,亚硝态氮浓度达到8~9mg/L以上时,其对聚磷菌摄磷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进水氨氮浓度高时,好氧反应过程中pH值较低,会导致亚硝酸浓度增高,致使磷酸根的吸收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SBR反应器,在低DO浓度条件下,成功快速启动了亚硝化反应工艺,并对启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器主要参数:DO为0.5~0.7 mg/L,pH为7.2~7.5,温度30~33℃,曝气时间6 h,通过循序递增的氨氮浓度(35~85 mg/L)间歇交替进水,经过33天的稳定运行成功实现了亚硝化的快速启动并且实现亚硝态氮积累率90%以上。考察了SBR亚硝化启动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DO直接影响亚硝化进程,当DO平均浓度约为0.5 mg/L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得到恢复;在SBR周期试验中,pH、DO浓度与短程硝化密切相关,可作为亚硝化过程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接种的亚硝化污泥,考察了苯酚浓度(0、10、30、50、70和90 mg/L)对污泥亚硝化性能和N_2O释放特性的影响。冲击试验结果表明,苯酚浓度≤10 mg/L,氨氧化速率(AOR)为(0.127±0.014)mgN/(gVSS·h)。苯酚浓度增加对氨氮初期氧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解除后,其AOR恢复至(0.112±0.021)mgN/(gVSS·h)。苯酚由0 mg/L增至90 mg/L,总氮(TN)损失由(6.13±1.12)mg/L增至(20.98±2.54)mg/L,亚硝化过程N_2O产率由(4.08±0.90)%增至(8.89±0.94)%。苯酚投加为同步发生的反硝化过程提供了电子供体,促进了同步脱氮过程的发生。苯酚投加后,曝气阶段氨氧化菌(AOB)好氧反硝化过程和低氧条件下异养菌反硝化过程均会导致N_2O的释放。长期高浓度苯酚抑制导致部分AOB死亡,系统硝化性能下降。微生物胞外聚合物随苯酚浓度增加而增加,蛋白质/糖原由(9.5±1.3)降至(4.6±1.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缺氧好氧比对半亚硝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反应器,在常温(22~25 ℃),DO(0.3~0.5mg/L)和FA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全亚硝化后,转变进水为AO除磷二级出水,并逐步向半亚硝化过渡.在此过程中考察了不同缺氧好氧比(0:1、1:1、2:1和3:1)对半亚硝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好氧比为0:1时,很难维持低NH4+-N(40~70mg/L)亚硝化的稳定,缺氧好氧比为1:1、2:1、3:1时均能维持稳定的半亚硝化效果,相比之下缺氧好氧比为3:1时更加节能;在缺氧好氧比0:1,1:1,2:1,和3:1的过程中,氨利用速率分别提高了29.57%、44.27%、45.23%、49.63%.在整个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在65~130mL/g.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2015,33(1):57-61
研究了利用固相好氧反硝化同步去除水中硝酸盐和阿特拉津的可行性。通过释碳性能的比较得出淀粉基颗粒是适宜的反硝化碳源,在间歇式实验中,初始硝态氮浓度为55~60 mg/L时,平均反硝化速率为7.03 mg/(L·h),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当水中阿特拉津浓度低于10 mg/L时,对好氧反硝化脱氮没有影响,浓度增加至20 mg/L,对反硝化有抑制作用。在好氧反硝化条件下,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分别为0.1,1 mg/L时,24 h后去除率分别为93%和94.8%,阿特拉津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常温限氧条件下SBR反应器中的部分亚硝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温下(14.1~24.2℃)以二级出水(NH 4-N 30~100 mg/L)为原水,在限氧条件下(DO为0.3~0.4 mg/L)的SBR反应器中研究了适合ANAMMOX工艺进水的部分亚硝化工艺.ANAMMOX反应器进水要求NH 4/NO-2=1/1.31,即仅有一部分氨氮形成亚硝酸盐.研究中通过控制进水碱度,以在线DO趋势线为指示,实现部分亚硝化,最终获得NH 4-N/NO-2-N合适比例的出水.当约57%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时,同等比例的HCO-3/NH 4消耗会导致pH值的自然下降.当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氨氧化细菌代谢速率的减小导致了耗氧速率(OUR)的急剧下降,DO趋势线就会出现突跃的特征点(本研究以DO突跃至1.0 mg/L为判别),指示出部分亚硝化反应的终点.试验对30~100 mg/L范围内4种氨氮浓度条件下部分亚硝化的最佳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中进水碱度与氨氮浓度的比率是影响部分亚硝化工艺出水亚硝化比率(NO-2,NH 4)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进水碱度的控制完全可以实现向ANAMMOX反应器提供进水的部分亚硝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氨氧化细菌短程硝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细胞增殖技术固定氨氧化细菌,研究了氨氮负荷、HRT、初始游离氨(FA)和有机物等因素对短程硝化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负荷分别为100、150和200 mg/L时,出水氨氮浓度均小于10 mg/L;当进水氨氮浓度为25.8、51.1和93.3 mg/L时,分别经历3、6、12 h后,出水氨氮浓度低,亚硝化效果好,可以根据进水氨氮浓度的变化,适当地凋整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优化系统的运行;当游离氨(FA)浓度>9 mg/L时,对氨氧化细菌会产生抑制;低分子有机物的存在对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物浓度对亚硝化率基本不产生影响,实验过程中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使得系统总氮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有关水中钡的毒性和标准的文献进行了复习和讨论。对钡的毒性和标准意见不一。有认为钡高至250mg/1无不良影响,而有的认为10mg/1以上即有毒性。我们的试验电得到类似后者的结果。建议饮水中钡的卫生标准订为0.1mg/1。地面水中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1。  相似文献   

12.
VE生产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短程硝化 反硝化工艺在维生素E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溶解氧浓度为 0 85mg L时的亚硝化率 (NO-2 N NO-x N)为 18 9% ,远远 >溶解氧 2 6 5mg L时的 1 13% ;通过对回流污泥 12h的缺氧选择处理 ,出水中的NO-2 由原来的 2 5mg L上升到 2 5 6mg L ,相应的污泥中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的数量比值由 0 4 5提高到 2 4 4 ;在进水中投加 5~ 10mg L的ClO-3能够使污泥中硝酸细菌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但污泥中硝酸细菌的数量却增加了。在停止向进水中投加氯酸根离子后硝酸细菌活性可以缓慢恢复 ,15d后系统的亚硝化率稳定在 5 5 %~ 5 8%。  相似文献   

13.
O3/GAC/UV预处理医药化工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硝基苯甲酸车间废水为试验对象,采用先进的O3/GAC/UV工艺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对原水CODcr浓度为10960mg/L,经预氧化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53%,废水BOD5/CODcr由原来的0.1提高到0.34,极大地改善了废水的生化性能,为后续的生物降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纳米银(AgNPs)对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的毒性作用,选择室内培养方式,探究纳米银对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的生长抑制、氨化作用、同化吸收NH4+-N、细胞膜表面结构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银可抑制细菌生长,抑制效果与浓度和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添加10 mg/LAgNPs在硝化培养基中,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生长抑制率12h后达38.2%,而添加1 mg/LAgNPs时生长抑制率仅为11.5%。不同AgNPs暴露浓度条件下,4~6 h后生长抑制率均趋于稳定。暴露培养后的细菌生化活性降低,AgNPs投加浓度从1 mg/L提高到10 mg/L时,NH+4-N生成速率从2.77 mg/(L·h)降低至2.07 mg/(L·h),降低了25.3%;NH4+-N同化速率从5.52 mg/(L·h)降低至1.71 mg/(L·h),降低了69.1%。pH是影响毒性作用的重要因素,弱酸(pH 5.0)与弱碱(pH 9.0)均不利于细菌生存。通过毒性作用机理分析可知,纳米银可导致细胞膜表面凹陷破裂,膜内物质泄漏流出,细胞内发生活性氧的累积。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Beijing surface water during the survey.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ut i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parameter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Most water bodies in five water systems were polluted by total nitrogen with the content even up to 120 mg/L which was higher than exceeded the fifth class standard of national surface water quality standard GB3838-2002 except for several segments of Chaobaihe and Yongdinghe. Ammonia and phosphorus showed a similar tendency of distribution with higher content in Daqinghe, Beiyunhe and Jiyunhe water systems, but with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in Chaobaihe and Yongdinghe water systems. Meanwhile, nitrate was found at comparatively low content (mostly less than 10 mg/L) and could fit for corresponding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Totally, the water quality of Daqinghe, Jiyunhe and Beiyunhe river systems as well as the lower reaches of Yongdinghe and Chaobaihe was contaminated seriously with high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roug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otal nitrogen, ammonia and total phosphorus was highly correlated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dissolved oxyge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which explained the same pollution source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6.
常温低氨氮SBR亚硝化启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不同接种污泥下,不同启动策略以及不同水质下SBR反应器亚硝化的启动.研究发现,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条件,接种具有一定亚硝化效果的污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亚硝化的启动;而接种全程硝化污泥在29d(58个周期)的培养中都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通过高、低溶解氧交替培养的模式,接种全程硝化污泥的反应器也能在27d(54个周期)内达到60%以上的亚硝化率.接种全程硝化污泥,控制低溶解氧(DO为0.30mg/L),用不同C/N的水质驯化污泥.其中使用C/N为0.40~0.93的A/O生物除磷工艺二级出水作为进水的反应器在32个周期的培养中出水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而使用C/N比在3.50~5.34范围内的小区化粪池水能实现亚硝化的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17.
BOD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实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广泛底物具有外源呼吸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_4)。用该种菌株制成的BOD微生物传感器可在15min内完成一个样品BOD的测定。该法与传统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连续使用六周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在治理北京龙道河流域污染中的效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确保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对化学耗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和悬浮固体(SS)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85%、96%、77%和85%,出水中溶解氧(Do)平均质量浓度达到2mg/L.  相似文献   

19.
超高浓度抗生素废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取絮凝→芽孢杆菌生物降解(缺氧水解)→再絮凝→Fenton试剂氧化的流程对COD_(Cr)50000mg/L以上超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其中各阶段的COD_(Cr)去除率为30.31%、27.01%、32.88%、33.82%。通过预处理可使废水COD_(Cr)从50000mg/L以上下降到10000mg/L左右,有利于下一步的常规生化处理。本试验为超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预处理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原位水质监测仪监测某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6项常规水化学指标,研究不同测量方式、不同测量深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石油污染的地下水水面以下0.5 m处,原、异位测量的水温、p 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对比研究期内,可观测到这种差异最大可达:水温5~6℃,p H值0.2,溶解氧3.0 mg/L,氧化还原电位11 m V,浊度55 NTU。这种地下水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一系列水文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变化。原位测量水深0.5~4 m范围内,水温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最大变幅0.16℃;p H随深度增加变化不大;DO受温度和生化耗氧作用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降低;ORP与DO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最大减幅达62 m V;电导率随地下水深度增加其值不变;最大浊度值113 NTU出现在水深4 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