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和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规模在不断扩大.在集中供热监控系统中,为保证优质、稳定的供热,满足热用户的需求,需要对众多的供热子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大部分监测数据需要实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的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但由于监测点分散,分布范围广,如何将该部分站点采集的数据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送,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辽宁主要工业城市的鞍山,地区供热需求急速增长。为实现未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清洁供热,在对鞍山地区目前供热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鞍山地区区域高效供热一体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发展集中供热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天津市的集中供热事业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与指导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供热面积逐年大幅增加,城市热化率及热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先进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热管网失水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猛,随着城市房屋改造和旧楼补建供热工作的大力发展,城市供热管网覆盖面越来越大,所以管网的失水问题在目前的集中供热管理工作中尤其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单纯进行煤改燃后对供热成本的影响,提出应该通过整合供热资源,充分发挥既有的热电联集中供热的作用是有效降低城市集中供热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加剧、能源资源匮乏危机更加凸显、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谋求绿色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推广发展节能环保理念、产业不仅符合我国现状,更符合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而且对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立足国情谋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环保产业也即将迎来高歌猛进的时代,所以对矿区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能源消耗进行控制,完成热网改造就有着不凡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在矿区集中供热系统热网改造的工作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阐述一下矿区集中供热系统热网改造的环节及矿区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环保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7.
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住宅取暖这一问题上,尽可能地节约用热、减少用煤量成为当务之急。供热计量事业应运而生。供热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要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提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困难与压力也同样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既要使环境得到保护又要使经济得以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事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供热系统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国城市的供热系统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且耗能大等相关的问题,因此一套完善的节能降耗措施对城市供热系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完善我国的城市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集中供热是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通过热网向该地区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的一种供热方式。集中供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从1877年,法国从1893年,苏联从1903年就开始发展集中供热。由于它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城市污染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进行集中供热,其中苏联热电站发展占世界首位,西德、波兰、捷克、美国等国的区域供热也发展很快。特别是瑞典和丹麦有密度很大的区域集中供热,有的城市已实现了90%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热(如瑞典Vasterds市已达到93%)。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迅速发展,所形成的供热网络越来越大,热力管道越来越多。如何防止热力管道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供热单位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也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得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各个行业都在采取相关措施与设备,控制大气的污染程度,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对于废气量的减排以及配套深度控制技术的相关管理机制、降低废气量减排的相关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符合我国废气量排放情况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行业相关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
荆勇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1):126-129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以及农村城市经济水平不均衡等众多特殊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现阶段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同时,应努力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集中供热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刚性需求,是能源消费的重要部门,是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要着力点.开展面向减污降碳的集中供热结构调整路径分析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2020年集中供热碳污耦合排放清单,摸清碳污排放现状;考虑热电联产供热范围以及生物质资源分布,分析拆炉并网、煤改气以及煤改生物质等措施的局限性及碳污减排潜力;结合情景分析,识别碳污减排关键路径,为开展集中供热减污降碳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热电联产、燃煤工业锅炉分别是集中供热部门CO2和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是该部门碳污排放的热点区域.燃煤工业锅炉污染控制水平及热效率较低是开展集中供热部门减污降碳的重要切入点.(2)热电联产供热管网难以全面覆盖35 t/h以下燃煤工业锅炉,超40%的小容量燃煤工业锅炉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综合改造.(3)生物质能源利用潜力空间差异较大,制约了供热部门低碳化,如华北及东北地区难以满足本区域燃煤工业锅炉生物质改造的能源需求.(4)加强低碳情景下,2060年集中供热部门SO2、NOx  相似文献   

15.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3,(6):F0004-F0004
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锦州市东偏北方向的大齐屯和小齐屯之间的区域,是锦州市热电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东部大型热电厂。供热区域为古塔区、凌南新区、凌河区和太和区。建成后将满足锦州市城市发展对集中供热热源的需求。设计总规划容量为4×300Mw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分两期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采用规划手段保障城市发展的环保宜居水平,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发展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在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付出较大资源环境代价之后,大多已进入环保优先的历史性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生态文明,可借鉴新加坡的一些经验,从城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中,我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身边的环境质量,其中就包括大气的空气质量.尤其是一线城市中,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看重.所以随着一个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包括城市工程的建设,会排放一些高密度气体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人们对于城市中的空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主要通过编制城市生态规划,设定合理的城市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起着保护环境与优化经济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规划对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环保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这一课题有望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使得环境保护真正的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环境与资源损耗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不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了更好的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城市发展理念,打造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就必须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入手,逐步的调整城市的功能区分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提高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本文围绕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和具体的设计思路、方案等展开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有“泉城”的美称。近年来,我们在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一、在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上下功夫过去我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污染综合指数曾一度居于全国50多个城市的首位。为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即在分期分批抓好锅炉改造,改变燃料结构的同时,首先抓了煤气工程的建设。目前,第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已建成储气柜和主干管,年内将实现部分供气。与此同时,还在规划筹建石油天然气工程。到2000年,使市区总气化率达到90%。为使城市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在拓宽贯通市区南北的大纬二路时,我们规划了两侧6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集中供热系统。尔后,我们又建成了南郊热电厂,明潮热电厂和明水热电厂。热电联产,既解决了城市供热问题,又补充了城市供电的不足。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联片供热,先后形成供热点63个,减少锅炉100多台。现在,全市集中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