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有10%以上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低耗、安全等优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极大的潜力,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一种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文主要论述了微生物强化植物富集重金属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必要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筛选与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云南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生物修复法近年来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全面介绍了目前各种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包括修复原理、进展、优缺点等。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结合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整体修复提出设想,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方向:将基因工程引入植物的重金属修复;构建菌根-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4.
螯合剂、菌根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最具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生活周期长及对重金属积累的专一性,大大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因此利用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普通植物借助其他的技术辅助的联合植物修复成为了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对螯合剂和菌根在强化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综述螯合剂、菌根在强化植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螯合剂和菌根两者联合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机理,以及修复技术常见形式,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展望了后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对土壤修复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危害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技术发展方向。植物、微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是将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是在化学修复、植物修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综合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螯合剂种类、螯合剂施入时间、施入方式、浓度与剂量、不同富集植物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了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环境风险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油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石油和重金属污染严重,需要合适的修复技术,微生物技术在修复污染土壤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相关技术-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以及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分析了现有工作的不足,预测了研究趋势;介绍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吸附技术及微生物-植物、化学钝化-微生物联用技术,阐述了修复过程对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可开展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扼要分析了石油与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和污染效应,提出了两者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其治理与修复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土壤动物蚯蚓-植物联合修复成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途径,研究颇多。该文基于国内外大量文献,从蚯蚓活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加速植物修复重金属、蚯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促进植物修复重金属、蚯蚓分泌液与排泄物改变重金属形态影响植物修复重金属3方面阐述蚯蚓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恶化,严重危害居民生活和作物、畜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与传统的理化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经济、安全、环境扰动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针对各种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情况和研究实例进行详细阐述。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可用于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措施,指出了当前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修复周期及修复效果的局限性。最后,在现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今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龙珍  徐海涛  张亚平  顾东清  赵婕 《环境工程》2016,34(10):172-176
土壤重金属活化移除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螯合剂、低分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等不同活化剂对重金属的活化移除效果,包括活化剂对部分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影响以及与植物联合修复的效果,并综合考虑其本身的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等优缺点,以期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中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污染场地修复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如极性交换技术、逼近阳极技术、注入缓冲溶液技术,以及电动力学修复的联用技术及其优缺点,如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联合修复、电动力学-吸附联合修复、电动力学-离子交换膜联合修复、电动力学-螯合联合修复、电动力学-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并探讨了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评价了电动力学修复土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和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超积累植物机理,探讨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铬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开展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是目前农业生态与地下水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的来源以及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与转化入手,分析土壤重金属铬污染的危害,综述了已有的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技术,并在详细阐述和分析铬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等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与以往单一的修复技术相比,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对土壤重金属铬污染进行修复处理,其修复效果更好,不仅可缩短修复周期、减少修复成本,还能降低二次污染的风险,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是未来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8,(10):38
(新华网)中国土壤修复专家正在试验砷、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通过在矿区及其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地种植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植物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Pb、Cd分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Pb、Cd作为该区域典型的重金属,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目前在土壤修复领域,植物修复、化学修复等单一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炭因其强吸附性及丰富的官能团与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结合的潜力,因此,探究二者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效应,对于寻求更加绿色高效的修复方...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概念,探讨了处理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措施,研究了重金属铅、砷、锌、铜和镉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展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及其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螯合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螯合剂作为螯合剂被广泛应用到土壤修复中,但存在修复效率不高及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提高螯合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多种螯合剂联合技术被研究.相比单一螯合剂修复技术,联合修复技术可显著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分析了螯合剂联合修复技术(螯合剂与电动修复技术、螯合剂与植物修复技术、螯合剂与淋洗剂修复技术)及新型联合修复技术(螯合剂与可渗透反应格栅联合技术、螯合剂与超声波联合技术及螯合剂与真菌联合技术),并阐述了各技术的修复原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联合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修复效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①联合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螯合剂添加方式、土壤酸碱性、复配浓度及淋洗时间等.②联合技术与土壤组分及污染物发生了一系列的物化反应,对重金属的活化与重金属形态之间的机理反应还需进一步明确.③螯合剂的添加可能会增大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及重金属向地下渗滤的风险,造成二次污染.④新型联合修复技术目前只应用于实验室内.为使螯合剂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实用性,建议未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开展联合技术的微观机理研究;加大对螯合剂与其他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寻求联合技术的最佳耦合点;研发可生物降解的螯合剂;寻找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回收螯合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中,Cd以其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之一。修复Cd污染的土壤,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环境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治理成本低廉,土壤破坏力小,安全性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治理技术。介绍了Cd污染现状、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特征、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多数国家开展了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研究和开发出多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电动修复技术.但这些土壤修复技术的成本高,只重视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更重要的部分是地下水系统的修复,不能忽视地下水系统与土壤修复的完整性,否则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本文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同时提出完整的土壤修复新技术CH-PRB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