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处理低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吸附时间、活性炭粒径及废水的pH对活性炭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均能较好地拟合颗粒活性炭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吸附处理过程;活性炭粒径越大其最大吸附速率和吸附量越小;活性炭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最大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和沸石组合吸附渗滤液中COD_(cr)和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用于吸附处理试验,试验分别得到活性炭和沸石的最佳反应pH值和反应时间后,将活性炭和沸石组合吸附渗滤液,4种吸附处理方式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cr的能力为:活性炭-沸石沸石-活性炭活性炭活性炭/沸石;去除垃圾渗滤液中NH3-N的能力为:活性炭/沸石活性炭-沸石沸石沸石-活性炭。根据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吸附工艺应为活性炭-沸石组合工艺,该工艺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11%和80.86%。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ZnCl2为活化剂,微波加热辐照制备小麦秸秆活性炭。通过改变浸渍比、微波功率、活化时间等因素制得秸秆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为1 230 m2/g。并将制备的秸秆活性炭和选取的商品活性炭用于甲苯的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秸秆活性炭吸附甲苯的性能。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秸秆活性炭和商品活性炭吸附甲苯量分别为0.267、0.276 mg/m2,说明秸秆活性炭和商品活性炭吸附性能相当。同时对吸附结果进行Langmuir方程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97。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活性炭吸附对乳化油的去除效果,分别采用煤质、木质和椰壳粉状活性炭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井水原水油含量0.66 mg/L,采用煤质、木质及椰壳活性炭投加量60 mg/L、吸附30 min后,去除率分别为81.71%、63.13%和50.78%,煤质活性炭吸附效果优于木质和椰壳活性炭;试验得出的煤质活性炭弗伦德利希(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时间60 min,活性炭投加量46 mg/L时,出水含油量小于0.1 mg/L;活性炭投加量60 mg/L时,出水含油量小于0.05 mg/L,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法治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IVP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低浓度甲硫醇恶臭气体的适用性。在实验室用IVP活性炭对单一组分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平均穿透吸附容量为11%。在某炼厂污水处理场,针对表曝池逸散废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甲硫醇进行了吸附试验,测得穿透吸附容量为16.4%,穿透时的去除率接近100%。而其它普通气相用活性炭对甲硫醇的穿透吸附容量只有4.0%~6.5%左右。可见IVP活性炭是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较好的活性炭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对比了活性炭吸附法、混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对影响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的各种要素如投加量、配比、吸附时间、pH值等条件进行试验后,得出了去除有机物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对混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言,混凝可以有效去除浊度,去除率达93.9%以上,活性炭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其最佳投加量为35mg/L。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性炭的最佳改性条件,并且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并通过BET,XRD对SDBS改性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优改性条件为SDBS浓度2 g/L,浸泡时间为4 h,固液比为1∶10。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即为单分子层吸附。改性活性炭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7.1 mg/g,较改性前提高了48%,改性过后能更快的达到吸附平衡。并且改性过后的活性炭表面积变小,孔径变大,但是其晶格结构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8.
萘在炭质吸附剂上的静态吸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考察试验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BET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结果,以及吸附剂的结构参数(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平均孔径),对萘(Nap)在3种活性炭吸附剂上的静态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吸附剂对萘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0.231 1 g/g),改性后活性炭颗粒吸附性能要明显优于原活性炭;萘在活性炭颗粒(AC-a,AC-c)和活性炭粉末(AC-b)上的吸附行为存在差异,在活性炭颗粒上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的过程,而在具有突出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粉末上,吸附过程表现出多分子层吸附的特征.Langmuir和BET模型可以分别对萘在活性炭颗粒和粉末上的静态吸附行为进行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主搭建的测试系统对活性炭进行了性能测试,重点研究了在一定吸附条件下,活性炭吸附量、床层吸附热以及出口浓度的变化规律;解吸过程中真空度和吹扫工艺对脱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存在穿透曲线,当达到饱和状态时,吸附能力迅速下降;第一次吸附过程中活性炭床层温升非常大,床层温度随传质区的移动而变化,并且趋势基本上一致;多次吸附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大幅度降低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吸附量;活性炭在不同真空度下的脱附效果明显,真空度越低,脱附量越大。脱附末端添加的空气吹扫工艺有利于活性炭的脱附。  相似文献   

10.
金属负载是活性炭表面改性的重要分支,在净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4种金属(Al3+,Zn2+,Ti4+,Fe3+)负载活性炭,并运用正交试验和配对比较试验考察了金属类型、碱化度(氢氧化钠与金属的摩尔配比)和中温焙烧(400℃,2 h)3个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去除单宁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化度对活性炭吸附单宁酸性能的影响极为显著(P< 0.001),而金属类型却不显著,碱化度和金属类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去除性能在碱化度为零时达到最高;中温焙烧可使单宁酸吸附去除率显著升高5.31%(P< 0.01);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碱化度>中温焙烧>金属类型.在活性炭分子筛作用和金属活性点位专性吸附的协同作用下,活性炭对水中单宁酸的吸附去除性能显著提高17.28% ~ 24.06%.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卤乙酸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对卤乙酸的物理吸附特性。静态试验表明:在单吸附质条件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吸附等温线在低浓度区(Ce〈50μg/L)表现为单层吸附,在高浓度区表现为多层吸附。活性炭对三氯乙酸的吸附能力高于二氯乙酸。在饮用水处理常见的浓度范围内,活性炭对三氯乙酸的吸附容量约为二氯乙酸的2倍。在多吸附质条件下,对三氯乙酸的吸附容量只略的降低,对二氯乙酸的吸附容量则显著下降,这与有机物的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和巨化污水厂的生化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试验考察了不同污泥及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污泥由于组成不同,制备所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也有差异,挥发份含量高的污泥制备所得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碘值;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活化温度>活化时间>质量比;在用制备的其中两种活性炭吸附含Cr(VI)废水试验中,发现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活性炭去除焦化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影响因素,选取HCl、HNO_3、KOH、Ca(OH)_2作为改性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盐酸改性的活性炭对酚类污染物吸附去除效果最好。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盐酸改性活性炭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对酚类污染物吸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溶液pH值和HCl改性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影响较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盐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越大,吸光度越小,说明吸收效果越好。溶液p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污泥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及其对Cr(Ⅵ)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和巨化污水厂的生化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试验考察了不同污泥及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污泥由于组成不同,制备所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也有差异,挥发份含量高的污泥制备所得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碘值;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活化温度〉活化时间〉质量比;在用制备的其中两种活性炭吸附含Cr(Ⅵ)废水试验中,发现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活性碳吸附水中苯酚的试验方法以及活性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率。在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的情况下,确定了处理水中苯酚的活性炭用量、水的pH值、温度、粒径大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100μm,pH值为6左右的条件下,任意温度,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粒状活性炭厌氧生物再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附有苯酚的粒状活性炭间歇厌氧生物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厌氧生物再生可以部分恢复活性炭活性。当活性炭苯酚吸附量为6.24mg/g时经7d再生,酚值再生率为81.6%;当活性炭苯酚吸附量为137mg/g时,经155h再生,酚值再生率为74.5%,碘值再生率为54.1%。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吸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探讨,表明pH值和活性炭投加量是影响活性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的主要因素,吸附容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但却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式和Lang muir模式很好的模拟,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是Fe3 + >Cu2 + >Ni2 +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吸附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炭对某石化二级出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静态和动态试验下,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COD的去除效果,并讨论了吸附前后水中有机物的组分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的COD的饱和吸附量为1.1 mg·g-1,吸附速率为0.7 mg·min-1;通过动态试验得到了吸附的最佳条件,即HRT=1 h,水力负荷为0.76 m3·m-2·h-1,此时COD的去除率可达49.9%,出水COD低于50 mg·L-1.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和树脂分级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的小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该组分被活性炭吸附的COD所占比例为59.72%,活性炭吸附作用对水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布影响不大;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中有机物组分的去除效果排序依次为:疏水碱性物质(HOB)疏水酸性物质(HOA)亲水中性物质(HIS)疏水中性物质(HON),对HOB和HOA的去除率可达到79%和61%,对HIS和HON的去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三种吸附材料除磷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新型高效除磷吸附材料为目的,以活性炭、蛭石和粉煤灰为试验对象进行吸附除磷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随废水pH值变化显著,活性炭、蛭石在pH=6附近达最大值,粉煤灰在pH=11附近达最大值。当改变投加量时,活性炭和蛭石的除磷率并没有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粉煤灰的除磷率与投加量成正比。通过对三种吸附材料除磷性能的比较发现,粉煤灰吸附容量大于蛭石和活性炭,具有优异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