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绿色大学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为例,建立了新的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几何平均值计算绿色度,对中国矿业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矿业大学的绿色度等级为"浅绿色".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校园绿色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在构建循环型城市中的应用,在评价中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入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指标,组成融合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的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佛山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法,探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规划目标的设置是否对佛山"十一五"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分析规划末期的阶段目标和理想目标的贴近程度和差距,并从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构建循环型城市的角度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咸阳市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生态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角度,以咸阳市为例,构建区域生态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成本型"指标进行正相关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度和关联系数.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分析生态市建设不同规划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关联系数分析制约生态市建设目标实现的瓶颈.结果表明,咸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但有10项指标与最优值相差较大;针对咸阳市生态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具体措施,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动了社区建设的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类社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型生态社区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苏州市区域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基础上以指标体系中的生态建筑子系统为例对其做出详细的指标说明.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建立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对乌鲁木齐2002—2007年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评价结果,为乌鲁木齐市水环境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北京市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选取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怀柔区和石景山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实验区工业领域典型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分析了高能耗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怀柔和石景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均呈现能源消费高度集中的主要特征。此外,对代表性企业实施的余热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改造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继续深入挖掘潜力,为"十二五"期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业节能工作的深化和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工具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热点。在阐明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可持续性科学内涵和外延的拓展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分析研究;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综合指数的影响研究;探讨评估综合指数可应用性、透明度和测度准确性的一般方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生态港口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生态港口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生态港口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以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为背景,建立了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黄河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并建立评价黄河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夹角差距分析评价模型,以此为确定未来黄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环境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莆田市环境现状及社会经济进行分析,首次建立了莆田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进行莆由市的现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力评价及指标体系综合指数的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莆田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