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沟改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氧化沟改良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采用有效容积为1.10m3的氧化沟改良模型,以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外沟-中沟-内沟三沟溶解氧DO等运行参数为影响因素,对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运行效果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的最优工况为泥龄SRT取15d,水力停留时间HRT取20h,外沟-中沟-内沟三沟溶解氧DO取0.5~1mg/L-0~0.3mg/L-2~3mg/L。最优工况下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4.7%、91.9%和63.4%。试验结果体现了氧化沟改良工艺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1.8~2.6mg/L的条件下,HRT为7.5、4.5和2.5h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8.7%~96.5%、87.3%~97.2%和81%~92%,出水COD的浓度分别为78.9~51.2,81.6~50.8,93.4~65.8mg/L.试验同时考察了不同HRT条件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本工艺中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最佳污泥浓度应控制在6500mg/左右.  相似文献   

3.
针对皮革废水含氮较高的水质特性,用缺氧-好氧(AO)工艺对皮革废水进行生物脱氮处理。主要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对AO工艺生物脱氮的影响,在A池的HRT和DO质量浓度分别为16~20 h和0.2~0.5 mg/L、O池的HRT和DO质量浓度分别为18~22 h和2.5~3.0 mg/L条件下,处理出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悬浮物和色度分别为76,6.2,24,24 mg/L和23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87.6%、56.4%、72.1%和74.4%。  相似文献   

4.
李克林 《环境科技》2005,18(Z1):22-23
为探讨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1.8~2.6 mg/L的条件下,HRT为7.5、4.5和2.5 h时,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8.7%~96.5%、87.3%~97.2%和81%~92%,出水COD的浓度分别为78.9~51.2、81.6~50.8、93.4~65.8 mg/L.试验同时考察了不同HRT条件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本工艺中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最佳污泥浓度应控制在6 50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根据好氧-缺氧生物脱氮的工艺原理,设计了一体化A/O反应器,并就DO对其脱碳、脱氮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12h,进水COD为300mg/L左右时,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3%。当好氧区DO在5mg/L左右时,脱氮效率最高,TN去除率达到70%。当好氧区DO为3 ̄4mg/L时,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可达到动态一致,它们的去除率均在50%~60%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17~19℃),通过接种成熟的亚硝化颗粒污泥于缺氧-好氧连续流反应器中,研究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启动及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启动阶段,颗粒污泥系统的亚硝态氮积累率(NAR)平均超过95%,成功启动了缺氧-好氧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将好氧区溶解氧(DO)由(3±0.2)mg·L-1提高到(4.5±0.2)mg·L-1,探究DO对于该连续流系统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较高DO下,缺氧-好氧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仍能保持良好的亚硝化性能,平均NAR大于95%。另外,通过改变进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探究HRT对于该连续流系统的影响。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8.4 h)会加快污泥颗粒在系统中的循环,使破碎的颗粒污泥不能及时重组,致使污泥颗粒沉淀性变差,造成污泥颗粒的流失。HRT增加到12.2 h时,颗粒污泥系统得到了恢复,并且可以稳定运行。在运行末(166 d),氨氮去除率和NAR分别为86.7%和96.2%。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下(17~19℃),通过接种成熟的亚硝化颗粒污泥于缺氧-好氧连续流反应器中,研究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启动及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启动阶段,颗粒污泥系统的亚硝态氮积累率(NAR)平均超过95%,成功启动了缺氧-好氧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将好氧区溶解氧(DO)由(3±0.2) mg·L~(-1)提高到(4.5±0.2) mg·L~(-1),探究DO对于该连续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DO下,缺氧-好氧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仍能保持良好的亚硝化性能,平均NAR大于95%.另外,通过改变进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探究HRT对于该连续流系统的影响.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8.4 h)会加快污泥颗粒在系统中的循环,使破碎的颗粒污泥不能及时重组,致使污泥颗粒沉淀性变差,造成污泥颗粒的流失.HRT增加到12.2h时,颗粒污泥系统得到了恢复,并且可以稳定运行.在运行末(166 d),氨氮去除率和NAR分别为86.7%和96.2%.  相似文献   

8.
内循环一体式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种内循环一体式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它是在反应器中加隔板,将反应器从空间上分成好氧区、缺氧区和沉淀区。实验在连续曝气的条件下,对该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碳氮比和反应区内的溶解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浓度为4 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 h、碳氮比为8.3、溶解氧为2.0 mg/L时,反应器内产生了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NH4+-N和TN去除分别达到95.6%和89.3%。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置0.9,0.6,0.4,0.3m3/h4组曝气量,相应的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约为2.8,1.7,0.8,0.5mg/L左右.结果表明,在好氧区DO为0.5mg/L左右的低氧条件下,通过对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同时,由于低曝气量下混合液从好氧区到缺氧区携带的DO量减少,并且在好氧区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使得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曝气量的情况.另外,由于工艺结构的特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系统可长期在低氧条件下运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马俊  张永祥  付冰 《环境科技》2005,18(Z1):24-26
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同时,也对如何控制运行中发生的丝状菌型污泥膨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通过投加次氯酸钠和补充新鲜污泥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了一次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