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庭湖垸内灾害风险区湖垸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体系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垸內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粮、猪、油、麻、渔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而推进湖垸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海洋农业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基于"蓝色粮仓"的海洋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完善海洋水产品产业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农业生态系统和优化海洋农业空间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关系紧密,如何统筹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基础上,从建立社区沟通与参与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社区社会服务水平、弘扬传统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五个方面为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本研究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生态工业将是工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生态工业园是在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制造业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分析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的现状,表现为:综合利用企业个数少,工业园区内企业各自经营,没有形成大型聚集链和产业链;提出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原则;建议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园区发展规划,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打造生态化工业园区,创新机制,推动生态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垸外灾害风险区湖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湖洲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和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科学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农业生产方式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农业生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致力于湖洲农业产业化,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加工等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荻、芦、林、牧等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整体上提高湖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使之成为湖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我国未来的造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纸工业是我国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朝阳产业,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在结合目前国内外造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从三个层面上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未来的造纸业,提出了我国未来造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先组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其次结合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特点构建有效产业链,同时积极开展废纸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形成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最终实现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麦燃料乙醇循环产业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循环产业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以小麦燃料乙醇生产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各子系统的生态占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排放等进行分析.小麦燃料乙醇循环产业包括农业生产、乙醇生产、循环生产和废物处理4个子系统.结果表明:小麦燃料乙醇循环产业链的延长将增加生态足迹,其中农业生产子系统生态足迹占系统生态足迹的比例最大,主要是因为该子系统中耕地占用较大;生态足迹的经济效益随产业链的延长而增加,说明延长产业链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生产和废物处理子系统解决了乙醇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系统的能源足迹和水足迹占用比例较大,应考虑降低能耗和水耗.结果也表明,生态足迹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循环产业各子系统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状况,是评价循环产业系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矛盾不断突出,各地政府将实现生态治理合作共赢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如何在治理生态合作的过程中使得参与博弈各方的利益冲突达到合理稳定是决定生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以往关于生态合作的演化博弈研究更多的侧重于探讨跨区域生态合作中各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忽略了国家建立的监管机制在生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该文构建监管机制和地方政府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利用模型得到各种策略选择下监管机制和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再通过复制动态方程,计算出各自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监管机制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促进生态合作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参与生态合作得到的直接收益是地方政府是否参与生态合作的关键因素;国家应该着力规划合理生态合作机制,使各地方政府参与生态合作的同时获得生态合作产业发展带来的额外效益;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对新技术产业加以扶持和政策优惠,降低当地政府创新企业技术的成本,使生态合作可以高效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从企业层次废物排放最小化 ,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 ,再到产品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 ,生态工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 ,而生态工业园区则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 ,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1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 ,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 ,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生态产品潜力巨大,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本文从农业生态产品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联关系出发,认为增强农业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有助于农业节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当前阶段,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受到政策体制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农户可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为此,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分阶段、分区域、分主体、分渠道推进农业生态富民的基础能力建设,由点及面在全社会形成协同推进农业生态富民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