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济宁市在用液化石油气储罐定期检验中,共发现3台存在氢鼓包。氢鼓包是氢损伤的一种,是材质劣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按照《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根据缺陷的起因、程度及是否扩展。安全状况等级可定3级、4级或5级。现就一台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氢鼓包的检验和处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液化石油气储罐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温度控制双重功能,能有效地防止液化石油气储罐因温度过高而可能引发的各种危害,同时减轻了液化石油气站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对在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过程中.1997年11月.本市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曾发生过一起一台30m^2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因应力腐蚀产生裂纹而提前失效的案例。1998年本市某液化石油气公司亦发生过二台100m^3液化石油卧式储罐因应力腐蚀裂纹而遭监控使用的事例。本文从理论上对这几台储罐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原因及机理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对典型H2S应力腐蚀开裂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作为中小型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主要储存设备,其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硫化氢腐蚀介质,对储罐造成的应力腐蚀开裂,由于其破坏带有较大的突然性,因此在对在用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定期检验时,应特别注意对储罐的湿硫化氢应力腐蚀进行预测与检验。  相似文献   

5.
分析液化石油气储罐底部泄漏的危险性,提出注水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6.
任戈峰 《劳动保护》2009,(3):102-103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液化石油气储罐却因保存或使用不当屡屡发生事故。1998年,由于400m^3球罐根部法兰与排污阀之间的耐油石棉橡胶垫片泄漏,造成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储罐区爆炸,3次爆炸共烧毁400m^3球罐2台、100m^3卧罐4台、槽车7辆,死亡12人,受伤3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77万元;  相似文献   

7.
济南一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从某压力容器制造厂购进数台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在运行一年两个月后,发现其中一台储罐内部传出清脆的异常声响,每隔数分钟响一次,连续观察数天,异常声响依然存在。为安全起见,用户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全部抽出,暂停使用。我所对该储罐作了原因分析及缺陷处理。1设备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补焊液化石油气储罐实例新疆石油管理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陈世群为了保证压力容器运行的安全,在用压力容器必须依据法规进行定期检验。对于检验容器时发现的一些不允许存在的焊缝缺陷,必须进行补焊修理。然而,由于补焊容器在使用现场进行,焊接工作条件比在制造厂差,...  相似文献   

9.
扑救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火灾安全距离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火灾是一类比较难于扑救的特殊火灾,如何根据现场的情况快速评估事故危害,并确定灭火指挥和人员疏散的安全距离,是消防指挥员指挥决策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BLEVE时的热辐射和冲击波计算方法,并导出了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对于消防指挥员快速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商丘市中朋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于2006年6月开始兴建,位于乡村王土塞,购置了液化石油气储罐25m^3的2台,残液罐5m^2的1台,2006年8月上旬安装完毕.并已试压合格,试验用水没放,未经全面验收。  相似文献   

11.
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灾作用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防护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确定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实验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环境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储罐的失效模式,提出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技术思路,并给出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液化气储罐失效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ANSYS和ANSYS LS-DYNA软件,对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失效过程中破片撞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储罐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崔景 《安全》2012,33(4):13-14
本文重点分析了液化石油气低温常压储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指出必须采用合理的制冷技术及相应的保温措施,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材料无法承受罐内压力而产生裂缝,从而发生蒸汽爆炸.  相似文献   

14.
从能量释放的角度出发,以爆炸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同设置方式下发生爆炸的影响范围,并根据储罐三种设置方式的特点,给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合理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对国内外液化气储罐失效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内部因素(传热行为分析)对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失效过程进行探讨,借助ANSYS和ANSYS LS-DYNA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
赵晓武 《安全》2013,(11):47-49
正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但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50余家液化石油气储存、经营企业的调研,发现储罐在工艺流程设计中,虽然有液化石油气储罐防泄露措施,起到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和防止环保污染事件发生的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缺陷,不能在液化气泄露情况下进行倒罐和将泄露储罐液化气安全的移出,仍可能发生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护》2006,(6):I0005-I0008
(AQ3001—20052005年10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5.1、5.3、5.4和5.5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对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的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汽车运输用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阻隔防爆罐体的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这种阻隔防爆技术在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汽车运输用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储罐中应用,可以预防罐体因明火、静电、焊接、枪击和碰撞等意外事故引发爆炸,对于提高汽车加油(气)站罐体和运输储罐安全性,保证公共、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11,(2):42-43
随着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越来越广泛,民用及工业用气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液化石油气储罐站也越来越多。多年来,笔者参与了多个液化石油气储罐站的设计审查、施工、运行管理的检查验收工作,特别是储罐站工程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液化石油气气站在设计、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留下一些安全隐患。现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法与事故树评价法2种方法的有效结合,提出一个新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评价,首先采用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初步判断液化石油储罐的固有危险度;再利用事故树评价法,对储罐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找到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根据最小割集/径集确定控制方向;最后对事故危害后果的现实危险性进行预测并且予以量化,通过分析判断危险等级和控制等级的匹配与否来获得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使重大危险源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3年,对于介质为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我们将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定为1年。在对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内的2台100m3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进行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时.发现其中一台储罐的内表面有一个超标凹坑。从检查的情况来分析。可以肯定是投用前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使用一年过程中基本没有太明显的破坏。现将检验结果分析和处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