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稳态非平衡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稳态平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的稳态非平衡模型,并针对DDT、1,2,4,-TCB、HCB、PCB和DMP5种化合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只须通过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以及该化合物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参数就可计算环境各相中污染物的浓度、逸度和质量分布,从而预测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  相似文献   

2.
单甲脒等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稳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的动态模型,并针对单甲脒,单甲脒盐酸盐,DDT和DMP等4种有机污染物作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类模型对于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国环境科学学会一994,一4(2)一。-一05 环情X一58 利用级数展开的方法得到一个实用的解析面源公式,它不仅包括了显式源高项,还能计算面源烟羽横风向非轴线浓度,其精度远远高于其它有关模式。此外,利用该公式,研究了面源烟羽的半宽度,并证明,难以用一个固定的后退点源来描述整个面源烟羽,提出可用一移动点源来代替。表3参4X 192·9402648石灰石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邱宽嵘(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4,14(2)一119一122 环情X一58X 192 9402645多介质环境循环模型的研究进展/叶常明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流有机污染物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稳态非平衡流动系统逸度模型概念为基础,建立有机毒物环境归宿模型.采用Turbo C2.0编程,实现了对有机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底泥、悬浮物和水生生物等环境各相的浓度分布、各种迁移转化作用的过程速率、以及积累量、滞留时间等环境化学参数的计算机模拟与预测.该模型及计算机软件对有机污染物研究与管理、评价其排放到天然水体的环境风险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流有机污染物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稳态非平衡流动系统模型概念为基础,建立有机毒物环境归缩模型。采用TurboC2.0编程,实现了对有机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底泥、悬浮物和水生生物等环境各相的浓度分布、各种迁移转化作用的过程速率、以及积累量、滞留时间等环境化学参数的计算机模拟与预测。该模型及计算机软件对有机污染物研究与管理、评价其排放到天然水体的环境风险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X 192 9401391河流水环境风险容量模型研究/曹磊(甘肃省环保局)…刀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甘肃省环保所一1993,6(3)一8一10,39环情X一39 该研究对“水环境容量概率稀释模型”作了某些简化处理后,建立并推导了近似解析求解数学表达式,从输入河水流量和浓度、排污量和排污浓度等随机变量出发,输出不同标准时反映波动过程的一系列连续水质达标概率下的相应允许纳污量,为水环境总量控制规划决策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X192 9401392特定小流域水质模型的选择/王蕾…(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1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3,12(5)一35…  相似文献   

7.
X 192 9502728浅水湖泊群水质模型的近似解析解法/金腊华二(南昌大学环境工程系)才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995.15(l)一59~63 环信X一58 为了实现在一般微机上也能模拟浅水湖泊群的水质变化,从水质变化的基本控制方程出发,根据浅水湖泊群的水流特征与污染物迁移特性,首先建立了浅水湖泊群BOD一以〕模型,然后针对恒定水流和污染源稳定排放污水的情形,把处于湖泊边界上的污染源所面临的湖面视为半无限区域,并考虑到浓度的可叠加性,提出了浅水湖泊群B()D一IX〕模型的近似解析解法。实测结果表明,这种解法计算工作量和存储量都较小…  相似文献   

8.
和环境保护问题。图4参5.X192 9402017 GM(l,l)模型在排污收费中的应用/向跃霖 (湖南省洞口县环保局)11环境污染与防治/本 刊编辑部(杭州)一1993,15(6)厂17一20 环情X一3 排污收费系统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本征性灰色 系统,排污收费额是系统的灰色量。笔者根据灰 色系统理论建立排污收费预测模型。本文介绍了 该模型的建模原理及方法、实例应用等。结果表 明,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排污收费预测模型,方 法适用,计算简便,其预测精度是其它方法所不 可比拟的,为环境管理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提供 了一种新型的手段和方法。表10X 192 X32 9402018城市…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域环境背景值、BHC施用量及其物化性质参数,以逸度模型为工具,建立了描述BHC在杭州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了解各时期BHC在气、水、土壤、沉积物、鱼、植物叶和根等10种环境介质中的积累、迁移和残留情况,并考虑了环境介质物理性质差异、温度对BHC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其环境行为和归宿的影响.模型模拟了自1952年BHC在研究区域大量施用以来,在环境中逐渐累积并达到稳定,因BHC禁用又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HC在各环境介质中的分布、浓度及其在毗邻介质间迁移通量的动态变化.对模拟结果与实测BHC浓度的验证表明二吻合较好.虽然杭州地区有机氯农药用量远高于其它地区,但由于该区温度较高有利于BHC的降解和挥发,目前BHC的浓度和残留量均低于北方地区.该研究的成果可用于有机污染物暴露风险评价,还可为预测其它有机污染物的归宿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0.
X131200603213不同介质中多环芳烃光降解及与生物耦合降解研究现状/张利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杂志/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25(4).-461~466环图Q-28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它的降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光降解就是多环芳烃降解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在气相、液相和固相不同介质中的PAHs光降解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对PAHs在液相介质的降解速率及影响因素、中间产物及降解机制和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介绍了光-生物耦合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完善PAHs光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多介质归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介质模型是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城市环境中行为的主要模型.本文运用三级逸度模型(四相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沉积物)和城市多介质归趋模型(六相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沉积物、植物、不透水层)模拟研究了成都市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n BP)、磷酸三异辛酯(TEH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归趋行为,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及模型不确定性分析.通过与文献提供的监测数据对比发现,模拟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基本在1个数量级范围内,符合计算精度.四相环境介质的三级逸度模型中OPEs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和沉积物是OPEs的主要归趋,其中,土壤中富集了93.34%的OPEs,沉积物中富集了6.63%的OPEs.而六相环境介质的城市多介质归趋模型(MUM)模拟结果表明,达到平衡时,不透水层中∑7OPEs的浓度为1.01×10~3mol·m~(-3),是大气相浓度的2.42×10~9倍;植物相中OPEs达到2.38mol·m~(-3),是大气相浓度的1.61×10~7倍,说明城市中不透水层及植物相对OPEs的污染归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X192 9600737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模型研究/高建群…(河海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5,14(9)一8~12,25环信X一100 运河徐州段水域以有机污染为主,基本属耗氧性质,因此建立了包括BODS、NH3一N、酚和以)4项水质指标的多元韧合氧平衡水质模型及COD衰减经验模型。文章介绍了根据多元藕合关系和转化机理建立的模型结构及方程式,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可靠,可作为大运河水质预测的实际工具及规划管理依据。图1表7(怡东)X192 9600738谐振式紊动模拟装置解吸重金属试验及数学模拟/黄岁梁(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3.
环境气象学     
X16 200101286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分析/束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X)0,19(11)一532一534环图X一l(X) 利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Davis自动气象观测仪,对1998年和1999年的温度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全年出现城市热岛的概率为85.13%,最大热岛强度可达7.37℃,上海市城市热岛可分A、B两大类,A类日变化较平稳,强度较弱,主要在春夏季节;B类有明显日变化,强度较大,基本发生在秋冬季节。上海市城市热岛现象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图3参6(怡东)X162(X) 101287以全球多介质归宿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低温…  相似文献   

14.
X5 200402702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型/薛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3,9 (6).-647—650 环图X-27 在综合考虑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分配以及土壤-水界面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化学     
X132(X) 101262分子距边矢量与烃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定量关系的研究/林治华(重庆大学环境与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0,19(6)一528一537环图x一57 定义并计算了烃类化合物(包括链烃、环烃、芳香烃)的分子距离一边数矢量(仁矢量)藉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分别建立了137个烃类化合物的拜矢量与这些物质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1吓。及水溶解度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说明经改进的扛矢量能更好地反映烃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图4表2参4X13 20{)101263连接性指数对…  相似文献   

16.
X32 9801970环境污染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学报/成都气象学院一1997,12(4)一279~283 环信N一71 用基于B一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建立环境污染物浓度预测的方法,并通过一个大气污染物502浓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实例,证实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污染预测的可行性。表3参7排污收费对企业污染控制技术创新激励作用的研究/郭京菲…(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一1997,19(5)一19~22 环信X一3 运用模型方法研究了排污收费和行政手段对企业污染控制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为环境…  相似文献   

17.
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IP)结合宏基因组学在环境污染物微生物转化/降解研究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趋势.该组合技术不依赖纯培养方法,能够从复杂自然环境中鉴定出具有特定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类群,揭示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在研究污染物的原位微生物转化/降解过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综述了该组合技术在探究不同环境介质中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农药、重金属和新型污染物微生物转化/降解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功能微生物的识别和污染物微生物转化/降解机制的解析等.最后,基于该组合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该组合技术与多种原位表征技术的联用将为微生物驱动污染物的转化/降解机制研究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环境医学     
菌株的平皿掺人试验,均诱发显示阳性反应;其中对壬基酚、2,6一二甲基苯酚、4一辛基酚等烷基酚类化合物呈强阳性反应,怀疑这12种化合物具有强致突变性,且以碱基移码型突变为主。表1参7X182(X) 103239有机烷酚类化合物致突变性研究/刘征涛(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001,14(3)一1一3环图X一6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s予est)菌株TA97,1该98、TAloo、TA102,对环境中潜在内分泌激素干扰污染物甲基苯酚等12种烷酚类有机物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2,4-二氯苯酚外,烷酚类化合物对Ames试验中TA98X182(X) 103…  相似文献   

19.
,.一沪.曰尹J、.份.......X192 9500125湖泊热结构和燕发的模拟计算/周从直(后勤工程学院水暖教研室》二//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4,15(2)一33~37 环信X一5 应用一维涡扩散模型计算一年内不同时期的湖泊垂直温度分布和湖水蒸发率。主管方程是同一水平面内均温的一维非定常热传导方程。模型不要求特定的湖泊拟合参数。模型中涡扩散系数通过Richardson数计算,水面热交换用能量平衡法计算,湖底假定为绝热,主管方程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对Colorado City湖和Calhoun湖的模拟计算表明:水面温度和温度剖面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毒、有害、持久性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使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进入环境。生态系统的污染表现出种类上的多样化、危害时间上的持久性和空间上的转移性趋势,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多介质环境有机污染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并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及研究趋势,希望有助于多介质环境污染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