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气颗粒物酸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集了北京市2007年1月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和PM2.5样品,将TSP样品溶解在pH=5.60稀硫酸溶液中,用反滴法测定了颗粒物在酸性条件下的酸度和潜在酸性,评价了实际大气环境下颗粒物对降水酸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酸性硫酸盐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关今后酸性硫酸盐土研究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1)酸性硫酸盐土的酸释放机制;(2)酸性硫酸盐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全球变化贡献与生态风险评价;(3)退化酸性硫酸盐土的恢复与重建的接口技术体系;(4)酸性硫酸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模式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对崇明东滩湿地的大气湿沉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样品采集,对其酸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表现出明显的酸性,pH均值为4.85,16.67%的降水达到强酸性,较强酸性的占19.44%;从各月份pH变化来看,9月份pH值相对较低,1月和7月较高,各季节pH值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降雨pH同降雨量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同风向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风向变化引起的大气颗粒物含量的差异对湿沉降酸性产生明显影响;湿沉降中主要酸性离子NO-3和SO2-4平均含量分别为68 μmol·1-1和24 μmol·1-1,季节变化均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湿沉降中SO2-4和NO-3的当量浓度比均值为15.1,H2SO4对酸雨起决定性贡献作用,燃煤排放是湿沉降呈酸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酸性硫酸盐土是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岸带的劣质土壤,在港湾生态系统中实际扮演着潜在污染源的角色.本文系统综述了酸性硫酸盐土的环境影响及其防治技术,提出了我国酸性硫酸盐土环境影响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酸沉降对材料破坏的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对材料的破坏是酸沉降经济损失中的重要部分。简要说明了材料损失的计算方法,并以2001年为基准年,选择了广州市作为代表性城市,运用材料损伤函数和材料使用寿命公式对建筑材料及自行车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使酸沉降的破坏作用达到定量化。  相似文献   

6.
杀虫双对土壤磷酸酶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模拟方法,对碱性、中性和酸性3类磷酸酶的杀虫双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杀虫双强烈抑制碱性和酸性酶活性,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酸性磷酸酶活可表征土壤杀虫双污染的程度;而中性磷酸酶对杀虫双的反应较为迟钝,生态毒性也较弱;不同生态区土壤的酶特征截然不,土和红壤中的主导酶类分别是碱性和酸性磷酸酶,揭示出生态环境对土壤酶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图2表4参6  相似文献   

7.
宁南霉素诱导烟草酸性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宁南霉素对烟草酸性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表达.结果表明,宁南霉素可系统性地诱导烟草叶片中酸性病程相关蛋白的高效表达.与水杨酸相比,宁南霉素诱导酸性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持续时问较长.此外,在同一品种不同形态叶片烟草植株中,宁南霉素对植物酸性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存在差异.图6表3参20  相似文献   

8.
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类型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初夏  吴志峰 《生态环境》2003,12(4):505-507
酸性硫酸盐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沿海低地和矿区的污染源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或实际的负面影响。酸性硫酸盐土中各类酸度是评估酸性硫酸盐土环境风险最重要的指标。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可分为水溶性酸度、吸持性酸度和金属硫化物起源潜在酸度等3种类型。文章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简要地介绍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类型及其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在线制备高铁氧化脱色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染料废水自身的碱度为电化学在线制备高铁提供了碱性环境,研究高铁氧化酸性红B.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投加量为10g,电流强度为1A,连续搅拌的条件下,酸性红B在3h后的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增大酸性红B的初始浓度,脱色去除率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但高铁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量相对增大,高铁在线脱色酸性红B的化学氧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同时,根据UV—Vis谱图和模拟电极反应进程对电化学生成高铁氧化酸性红B的降解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酸性硫酸盐土的发育与分布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变异,表现为空问分布的不连续性、发育时间的间断性、环境影响的级联性以及开发利用的风险性,因此往往给实际利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对酸性硫酸盐士的形成与发育特点、野外景观生态诊断以及酸性硫酸盐土的时空分布与演替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使人们正确地认识酸性硫酸盐土,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类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生物降解性能,采用已驯化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液进行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试验。结果表明,微氧条件下(静置敞口培养),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效果最佳,染料脱色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混合菌群对pH、温度适应范围较广,pH为3.32~9.18,温度在20℃~37℃范围内均可以获得较好脱色效果,脱色率均在80%以上。微氧条件下酸性大红GR降解历程表明,偶氮基整个共轭系统被破坏,生成了一种新的结构,使原有的某些精细结构在二阶导数光谱中得以表现,由此探讨其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白云山、电视塔春季酸性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0187—1988年春季在广州市白云山、电视塔区的观测结果,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化学成因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春季降水严重酸化,广州已成为典型的酸雨污染城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紫外光照射下,Fe(Ⅲ)-柠檬酸盐体系同时还原Cr(Ⅵ)和氧化酸性黄.同时,考察了溶液的pH值、Fe(Ⅲ)的浓度、柠檬酸盐(cit3-)的浓度、酸性黄(AY)的浓度以及Cr(Ⅵ)的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光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r(Ⅵ)的光还原和酸性黄的氧化互相促进,具有协同效应;Cr(Ⅵ)光还原的初始速率和酸性黄氧化的初始速率随着Fe(Ⅲ)的浓度、柠檬酸盐的浓度、酸性黄的浓度以及Cr(Ⅵ)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r(Ⅵ)的光还原和酸性黄光氧化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CCr(Ⅵ)/dt=0.1123[Cr(Ⅵ)]0.16[Fe(Ⅲ)]0.4[cit3-]0.11[AY]0.37,-dCAY/dt=0.0916[Cr(Ⅵ)]0.72[Fe(Ⅲ)]0.74[cit3-]0.42[AY]0.3.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尾砂处理酸性含砷废水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湿法冶金法冶炼贵金属,会产生酸性废水,内含大量铜和微量贵金属.现在,法国Prosenpol工程公司发明了一种处理这种酸性废水的方法,其铜的回收率可达99%.处理后废水达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也可灌溉农作物.  相似文献   

16.
以斑马鱼胚胎和幼鱼为实验对象,探讨三氯化铝(Al Cl3)在酸性环境中对斑马鱼幼鱼运动能力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受精后6 h(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分成2个大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三氯化铝组,以观察三氯化铝的毒性作用。每一大组又分为中性(pH7.4)、微酸(pH6.4)和酸性(pH5.4)组,以观察酸性环境分别及与三氯化铝的共同毒性作用。分别采用72 hpf斑马鱼幼鱼机械逃避反射实验、144 hpf斑马鱼幼鱼自发运动、168 hpf单一多次光刺激斑马鱼幼鱼实验等探讨在中性、微酸和酸性环境下暴露铝离子对斑马鱼幼鱼运动能力以及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中性环境下的三氯化铝组相比,微酸和酸性环境下的三氯化铝组可以使斑马鱼幼鱼机械逃避次数减少(P0.05),平均速度和移动距离下降(P0.001),斑马鱼幼鱼运动轨迹杂乱无章,自发触壁活动减少;单一多次光刺激实验结果发现,微酸和酸性环境下的三氯化铝组使斑马鱼幼鱼到达平台速度的光照次数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上结果说明,三氯化铝在微酸和酸性环境下,能导致斑马鱼幼鱼运动能力及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且酸度值越小,对斑马鱼幼鱼运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更显著。酸度值与三氯化铝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酸性环境可以使三氯化铝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新型絮凝剂凝集水中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蓝KN-R,直接深棕M,酸性墨水蓝G,酸生媒介藏青AGLO,直接耐晒蓝B2RL,弱酸性黄HG等代表性染料的凝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墨水蓝的脱色随pH值增加而增加,其他染料的最佳脱色区从酸性到中性。在染料起始浓度为100mg/L ̄500mg/L范围内,酸性媒介藏青的K值(色度降至80时絮凝剂投药量对染料的比值)为2左右,其他染料的k值在1.0以下。直  相似文献   

18.
纳米TiO2催化声化学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过高温活化处理的锐钛型纳米TiO2为催化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酸性红B溶液超声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型纳米TiO2对酸性红B溶液超声降解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超声波降解。超声频率40 kHz,输出功率50 W,催化剂用量0.5 g/L,pH=3.0,酸性红B溶液的初始浓度20 mg/L的条件下,60 min降解率即可达80%左右,120 min基本降解完全。因此,纳米锐钛型TiO2催化超声降解偶氮染料的方法切实可行,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化合物的丁醚/水分配系数与环已烷/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差作为酸性的量度,以氯仿/水分配系数与四氯化碳/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差作为碱性的量度,测定芳香烃化合物的酸碱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40种各类芳烃化合物的五种溶剂/水分配系数与摩尔折射率、酸性和碱性参数的关系,得到了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鼎湖山几种赤红壤土壤放线菌的分布与酸度的关系。不同酸度培养基计数结果表明,土壤放线菌数量主要决定于适应在中性环境中生长的类型,适于酸性、强酸性环境生长的类型的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