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维尼纶厂废液中提取的乙醛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乙酸乙酯,乙醛转化率达91.5%,选择性达93.0%,并对乙醛的提取、催化剂合成及缩合反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酚醛树脂胶粘剂生产废水的物化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二步缩合-混凝法,对ρ(CODcr)=70224mg/L,ρ(挥发酚)=14200mg,/L,P(甲醛)=7480mg/L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生产废水进行了物化前处理试验研究。第一步采用酚醛缩合方法,第二步采用脲醛缩合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各步的缩合剂用量和工艺条件,经物化前处理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79%以上,挥发酚和甲醛去除率达到99%以上,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缩合处理每吨废水可回收树脂16.25kg,有效地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3.
对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产生臭氧以及臭氧氧化乙醛模拟废水(乙醛水)的过程特性进行了研究。纯氧的介质阻挡等离子放电产生含有一定臭氧浓度的氧气流,含臭氧的氧气流通入模拟乙醛废水中对乙醛进行臭氧氧化。研究发现,乙醛可以被臭氧深度氧化成CO和CO2,CO2的选择性为66%~80%。乙醛去除反应是臭氧浓度的一级反应和乙醛浓度的一级反应。臭氧氧化乙醛的能量效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还表明,如能循环使用未能和废水中的乙醛发生反应的臭氧有望降低臭氧处理废水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精醛是生产DDT的主要中间产品,也是一些合成药物、有机磷农药的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三氯乙醛(共含量大于93~95%)。在精醛中除了占极大多数的三氯乙醛外也存在有二氯乙醛、乙醛、二氯乙酸乙酯、三氯乙酸乙酯等付产物。所以寻找精醛中三氯乙醛的分析方法不仅对精醛的工艺过程合理控制DDT的质量,而且对DDT生产过程的废水中氯醛的排放量都有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高浓度废水的特点,采用新型共沸精馏技术进行资源化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共沸精馏几乎将废水中的原料、聚合中间体等有机物全部浓缩于釜液中,釜底浓缩液COD可高达120万mg/L左右,有机物回收率达93%~96%。将COD约120万nq-g/L的釜液以20%比例投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反应中,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树脂,且树脂的得率由常规生产的93.4%提高至99.77%。对与共沸剂分离后的COD约为1万mg/L的馏出液采用新型多技术协同催化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使废水B/C由0.021提高至0.3以上;再采用EGSB+MBBR生化处理和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出水可稳定达标排放,并能满足循环冷却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用粉煤灰合成沸石分子筛的过程中,粉煤灰在碱液中的溶解影响到合成反应的速率以及合成分子筛的性能。采用碱熔的方法处理粉煤灰,研究了粉煤灰在碱液中的溶解机理以及碱熔预处理对粉煤灰溶解规律的影响,并采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其溶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经过碱熔预处理的粉煤灰有36.11%的SiO2和16.33%的Al2O3转化为水溶性成分,剩余的非水溶性部分在碱液中的溶解速率也有大幅提高,硅铝离子达到平衡浓度的时间缩短,铝离子的平衡浓度有较大提升。Noyes-Whitney方程对粉煤灰在碱液中的溶解规律适用,相关系数都达到0.979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相反应、离子交换、粒子插入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一种层状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H2La2Ti3O10/TiO2。可见光照射下,对选定的染料模型——甲基橙溶液(20mg/L)、汽巴克隆黄(100mg/L)、依利尼尔红(100mg/L)溶液做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H2La2Ti3O10/TiO2均能对溶液中甲基橙、汽巴克隆黄、依利尼尔红有效降解,光照30min后,其对溶液中甲基橙、汽巴克隆黄、依利尼尔红的降解率分别可达60.4%、60.7%和72.0%,而标准TiO2(P-25)仅为6.2%、10.6%和12.3%。  相似文献   

8.
废弃锂离子电池中金属的回收及钴酸锂的湿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回收并合成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溶剂溶解粘结剂PVDF、不同酸浸条件对钴酸锂浸出效果的影响、碳酸钴和碳酸锂共沉淀物的焙烧条件,并对所获得的钴酸锂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解PVDF的溶剂效果最佳;当硫酸浓度6%、固液比1:30、30%的H2O:1.4mL/g、温度80℃、反应120min时为硫酸浸出最佳条件,此时钴的浸出率为92.3%,锂的浸出率为92.0%;合成LiCoO2时的焙烧温度在750℃较为合适。SEM分析表明,颗粒粒度小,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9.
PNN破乳剂的合成及其乳化液废水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氨,仲胺与伯胺及表卤代醇合成制备了合成制备了高效破乳剂PNN,并用以处理乳化油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在PH=6.0-7.5,投量为1.88‰3.0‰的条件下,用PNN处理CODcr为71840mg/L、img o 15534mg/L、油为15534mg/L的某乳化油废水,最佳CODcr去除率达92.7%,最佳油去除率达99.9%。,浊度去除率达到99.9%,该药剂破乳后固液分离性能较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加热合成蒽醌的清洁生产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辐射加热合成蒽醌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无污染,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清洁生产方法。观测了微波辐照条件下蒽醌产率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邻苯甲酰苯甲酸环化脱水缩合生成蒽醌的最佳反应条件及蒽醌产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改性沸石对污染土壤中Pb、Zn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Pb主要是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土壤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添加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Pb、zn的含量,提高土壤残渣态Pb、zn的含量。与CK处理相比,添加4种沸石导致土壤酸提取态Pb含量降低8.7%-40.3%,土壤酸提取态zn含量降低10.5%-49.8%(培养1个月)。硝酸钾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更能显著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Pb、zn的含量,而氢氧化钠改性沸石和硝酸钾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更能显著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的zn含量。培养1、2和3月后,不同沸石处理导致土壤残渣态zn比率分别比CK处理提高14.4%~23.5%、19.6%~23.7%和1.9%-11.1%。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经过一定方法改性后,是固定污染土壤Pb、zn的潜在改良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用于评价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小型环境模拟舱系统.系统以滤纸为净化材料载体,乙醛及丙酮为污染物,经过验证,空白实验及环境舱平行性良好,具有评价各类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潜在应用价值.本实验应用此环境舱评价了2种二氧化钛光催化剂、2种超支化聚酰胺PAMAM-NH2及1种市售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经过24 h净化后,二氧化钛光触媒在自然光条件下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2.2% ~ 34.5%;超支化聚酰胺对乙醛的净化效率为35.2% ~48.1%,对丙酮无净化作用;复合型空气净化剂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5.7% ~32.2%.  相似文献   

13.
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屠宰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屠宰场废水,介绍其作用机理,考察了废水pH值、铁屑用量、反应时间、曝气时间和操作方式等因素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4,铁屑用量为15%,常温反应4h,曝气时间2h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100%,CODCr去除率达92.68%。  相似文献   

14.
采用O3/UV工艺预处理磺酰脲类除草剂生产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臭氧投量、叔丁醇投加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该工艺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为13.59和臭氧投量为65.08mg/min的条件下,预处理80min后废水COD去除率达63.47%,BOD5/COD由0.03提高至0.56,EC50从11%提高至55%。随着叔丁醇浓度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该反应体系有·OH存在;体系中加入MnO2后废水COD去除率下降了16%,氧化效率明显下降,证明该反应体系内中间产物HO2O在O3/UV降解有机废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催化电解法去除渗滤液中COD、NH3-N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滤液的SBR出水中COD、NH3-N的去除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电解1000mL渗滤液的SBR出水,30min时,NH3-N几乎全部去除,2h时,COD的去除率达93.5%COD、NH3-N的去除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其速率常数随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极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各参数,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获得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DO浓度控制在0.5~2mg/L,COD浓度为600~800mg/L,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5000mg/L,pH值在8.0左右,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氨氮及COD的去除率都较高,分别达85%和95%,总氮去除率为68.5%。  相似文献   

17.
对乙醛生产废水进行碱解预处理,研究碱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醛生产废水经碱解预处理后,废水中有毒物质降解明显,且厌氧生物毒性和好氧活性污泥毒性显著下降。碱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乙醛生产废水碱解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反应时间为0.5 h,碱投加量为1.2 g/L,反应温度为30℃,好氧活性污泥毒性即可有大幅下降;产甲烷抑制率在反应时间为3 h以上,反应温度为60℃、碱投加量为2 g/L以上,有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对水中酸性媒介深黄GG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在PH1.5以下,投加量为0.3mg/L,温度为15℃条件下,饱和吸附量达1320mg/g,脱色率达96%以上,具有很高的吸附脱色能力。PH值是能力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温度,染料浓度和MnO2投加量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2种处理方法水解剩余污泥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木瓜蛋白酶、超声波和蛋白酶联合使用的2种处理方法水解剩余污泥蛋白,以水解液中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分析了2种水解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蛋白酶水解提取法的最佳条件是:反应体系木瓜蛋白酶的浓度为6%,固液比为1:4,水解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5.5h;蛋白质的提取率为51.71%。超声波和蛋白酶联合的最佳条件是:P=30W,T=45min,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6.60%。结果表明,超声波和蛋白酶联合使用的水解方法优于蛋白酶水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泥磷中温蒸馏提取黄磷前期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装置的传动齿轮位置移动改进来达到受力平衡和采用机械密封与软填料密封组合的方式对旋转密封接头重新设计,同时检测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并进行了泥磷中温蒸馏提取黄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密封性检测实验中,改进后的实验装置3h之后出现负压,比前期实验装置缩短0.5h,冷凝器温度略有下降,压差与前期相比增加约100mm水柱。黄磷提取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反应时间比前期缩短0.5h,黄磷蒸馏温度下降,压差增大。最终黄磷的回收率为97.1%,比前期实验增加0.2%;纯度为99.95%,比前期实验提高0.01%,砷含量为0.009561%,比前期实验减少0.0019%,黄磷等级达到优等,实验装置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