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何为AR?提到AR,不得不同时解释一下更为家喻户晓的VR,以及更为陌生的MR。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技术营造了一个具有部分现实感觉的虚拟世界,是一个完全脱离真实环境的由数据形成的一种以假乱真的现实幻境,让人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技术借助特定的VR设备,集合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营造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模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让人有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作为人类社会影响深远的伟大发明之一,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当今世界都离不开计算机提供的各项服务.计算机的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知识文化传播路径,使得社会民众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都可能对计算机应用安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世界上每年因为计算机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很大,计算机系统安全是计算机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保障,因此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也是当代计算机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问题被推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犯罪活动也在上升,Internet技术的发展孕育了一批黑客,他们利用掌握的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窃取、篡改、毁坏重要的信息数据,给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陈鲲 《安防科技》2003,(6):58-58
入侵检测技术(IDS)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它犹如一个监视器,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的现象,从而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这里所说的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即为入侵行为。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以往全球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统被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在火灾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汪箭  陈贤富  杨锐  范维澄 《火灾科学》2001,10(3):144-14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火灾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系统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当前火灾安全技术层面的一些重要的应用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是公安部直属科研单位,始建于1978年,是以研究开发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警用装备技术、防伪制证技术、特种通讯技术、图像处理及传输技术、激光与特种光源技术和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现有职工359人,其中科技人员240余人,  相似文献   

7.
方才 《安防科技》2003,(4):41-43
1引言 1.1背景 远程视频控制系统是综合计算机IP视频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及解压处理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IP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的一种监控主机系统.是近年来网络IP视频应用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它涉及了计算机领域多种前沿技术.远程视频控制系统能将监控信息从监控中心释放出来,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其能够到达桌面的计算机上,从而与信息管理系统融合在一起,更好的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社会家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在使用过程中能否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是每个用户都很关心的问题。而计算机系统安全接地问题与计算机使用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接地方法是否合理 ,接地质量的好坏 ,都会影响计算机的稳定可靠运行以及在事故情况下的人身和设备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大小、种类不同 ,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大、中、小型计算机比微型计算机要求高。但是用在过程控制的微机系统也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因为它涉及到被控对象、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 ,还会有严重的现场干扰…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应急系统技术设施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危机管理需要大量日用品、医药品等物质,现代物资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缓解了社会物资及时供给压力,加大信息处理压力,决定了技术设施体系中信息联动系统的核心地位。信息联动系统建立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上,由信息输出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数据支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应急协调系统以物资人员运输和信息传递为特征,充分发挥各参与者的信息优势、运力优势、物资优势和智力优势,构建具有层次分明、分工协作的组织技术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机依赖性的增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使用者身份的准确辨识和确定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特征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成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以及大型公众项目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司法鉴证等大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人运动的视觉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主题之一,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跟踪、识别人并对其行为进行理解与描述,属于图像分析和理解的范畴。动态场景中运动的快速分割、人体的非刚性运动、人体自遮挡和目标之间互遮挡的处理等为人的运动分析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什么是AR实景说到增强现实技术,有些人听到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到AR技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无论是百度AR地图,还是AR购物导购,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不少应用。AR实景的全称是Augmented Reality,直译过来就是扩增现实或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内容和真实存在的内容进行实时融合,形成虚拟、现实之间互动的技术。AR实景是虚拟现实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增加  相似文献   

13.
谢贤平  冯长根 《安全》1999,20(5):1-6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建虚拟知识创新环境是实现安全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安全科学的虚拟创新环境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思下,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及设备构建和体验安全虚拟环境的系统,它是对安全系统现实世界的仿真。  相似文献   

14.
廉旭 《安防科技》2003,(11):59-60
第三章 电脑收费系统 一、系统结构与组成 本系统主要由车道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视频抓拍系统组成。 车道计算机系统包括: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器、字符叠加器、金额显示牌;  相似文献   

15.
港口装卸生产是一项多工种协作运转的操作过程,在装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逐年增多。本文研究了 VR技术在港口起重机械安全教育中的应用,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运动平台技术共同构建了一个逼真的港口起重机操作环境,操作者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及VR穿戴设备等跟虚拟世界中的实体进行信息交换,产生仿真结果,让操作者体验虚拟误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信息技术经过计算机互联网时代,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应用及移动互联体感交互技术突破的阶段,它鲜明地展示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开放、融合、产品软化和服务等基本特征和趋势,产生了人的智慧参与可持续创新和面向服务的顶层设计等新理念。有目共睹,本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经过了短短的十几年,安防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过程体现了安防技术属信息技术这样一个本质,它促进了安防与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方方面面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近年来,视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平安城市“的政策,为视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得视频技术成为各行各业的“千里眼、顺风耳“.……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一家都市大银行的系统开发部工作的A先生(3 3岁 )参与了银行里一个信息技术开发项目 ,为期两个月。在项目结束后 ,A先生就明显感觉到身心不适。A先生毕业于一所私立大学理工科 ,是行里公认的计算机专家。几年前 ,日本开始出现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他便被选拨进入行里的系统开发小组。信息技术开发工作任务极其繁重。两个月来 ,他每天都要面对计算机 ,晚上还要加班到 10点左右 ,平均一天要有 10个小时与与计算机相伴而过。从事信息技术开发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哪怕是一点点小错误就会使计算机死机。人总会感觉无休止地置身于…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预警及辅助决策技术在高危场合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需要依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可靠、高效、便捷的系统化方法。本文对目前应用在高危场合的基于GIS的辅助决策技术和基于网络技术的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高风险管理、灾害预警和应急决策指挥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 矿山安全技术研技所开发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在中国安科院研发的第二代超级RFID技术平台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相关厂家研制的,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18微米芯片技术的井下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