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是综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伤事故,并采用系统辨识理论,辨识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和后果,定量评价潜在危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工程逻辑、故障树、事件树、管理失误和风险树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电炉炼钢生产的原料、冶炼、铸锭、天车、电气、机械等子系统进行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预分析和安全状况评价。据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和管理现状,制定了控制事故的综合技术对策,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实际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2.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安全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加气站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辩识与分析CNG加气站的常见危险有害因素;统计与分析近几年加气站事故;采用事故树法对加气站的火灾爆炸危险进行分析;提出事故预防措施;研究并提出CNG加气站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方案。CNG加气站安全监控系统在对加气站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估基础上,确定需要进行监测的安全相关信息;通过对加气站运行过程中安全状态信息的智能分析,实现事故预警及联锁控制等功能,控制和消除事故风险,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系统可以直接纳入应急指挥平台,为应急救援提供详实而准确的现场信息,服务于事故应急救援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案例数据库,对我国2001~2013年间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等级的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事故的发展趋势、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月份和时间段、发生区域等方面,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进行了分析,探索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从提高工艺本质安全、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事故应急处置以及健全事故报告和统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 安全检查表──发现潜在危险的有效手段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和隐患,考察和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或消除危险,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安全检查表是最基础的一种,它既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一种工具,又是发现潜在危险因素的一个有效手段。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如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和预先危险分析等,都可用安全检查表做依据,针对查明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把上述几种方法分析的结果列入检查表中实施检查,以作防止事故的控制措…  相似文献   

5.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安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事故树分析以及事件树分析对环氧乙烷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故障率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程度很大,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危险性等级,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电炉炼钢厂应用危险预知训练(KYT)管理模式,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各类事故发生、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等方面取得成效。危险预知训练的内容1.训练内容是针对岗位和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基于GIS、GPS、GPRS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监控系统结构及该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功能设计,介绍了系统在大连某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利用GPS和GPRS技术对运输车辆进行跟踪和监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及运输车辆信息的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动态管理等功能,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抑制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伤损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全过程实施安全监控和监管是有效减少和预防危化品事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全过程安全监控与监管体系结构,论述了系统建设中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分析的要求,详细讨论了动态安全监控与管理所涉及的采集监测、过程监控、安全分析、预警报警、应急联动、安全管理等主要技术内容及系统功能的设计.所提的技术方法和系统已在石化等企业进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范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开发了以化工生产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结果和典型事故原因分析结果为知识库的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变量,通过判定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潜在危险的辨识、预警并给予实时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最后,以丙烯聚合工艺为例,在多功能过程试验控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探讨了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事故后果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国内外进行安全评价和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基础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危险化学品种类和危险装置类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和相应事故后果计算模型的选择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后果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本文提出的事故后果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安全评价或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述的事故是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的。从事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到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去控制,必将导致事故。因此,本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防范事故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危险化学品因其易燃、易爆,具有毒害性、扩散性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通常较为严重。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意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生产装置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给危化品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具体措施,为我国危险化学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某聚氯乙烯厂聚合车间生产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对聚合车间聚合、沉析过滤及尾气回收等主要危险工艺单元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预防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事前预测分析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对危险进行辩识、分析和控制,以达到在发生事故及损失之前,及时地控制危险。对危险的预测和控制重点应放在系统实际生产和操作运行之前的设计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5.
1安全管理的风险意识风险,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形成和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是有规律的、可以认识的。作为一门科学要探索它的规律、认识它的本质,控制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损失,这与安全科学完全一致,仅是所述对象扩大到自然灾害和社会污染。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外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对事故进行分析,建立各种模式来分析事故发生机理(例: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风险率等),找到危险因素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链,控制危险因素向事故方向发展或控制危险因素“会合点”的形成来防止事故发生。从而使安全管理由传统的被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某聚氯乙烯厂聚合车间生产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对聚合车间聚合、沉析过滤及尾气回收等主要危险工艺单元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预防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析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安全与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之后,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具体地揭示了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了它们的本质。对安全和事故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必将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科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关于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的探讨也是对安全科学进行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重大工业危险源(罐区)监控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系统建立了管理软件和硬件监控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控预警系统,在安全管理的基 础上,把罐区诸多的危险参数给予实时监测、报警和控制。本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与安全监控 相结合,安全监测报警与事故预案相结合,既满足了生产控制又实现了动态的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 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基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别、事故发生区域、事故发生时间、企业经济类型、危险化学品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毒与窒息事故和爆炸事故占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类型,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爆炸品和腐蚀性物质是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物质类型,生产环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与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突变理论探讨事故致因模型,揭示事故致因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对构成的要素进行抽象化,将对众多复杂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人-机-环境-管理"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在突变理论的蝴蝶型与该系统结合性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安全决策和安全对策模型,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危险程度分为理想的安全区域、危险区域、相对的安全区域。提出了危险程度和安全状况改进的数学模型,蝴蝶型突变理论能够揭示企业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