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子交换技术在电解锰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解锰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大,且不被生物降解,加上排放浓度越来越高、排放标准控制越来越严,从而使此类废水的处理成为难题。目前,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废水的达标排放处理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在工程中有了卓有成效的应用,因此讨论了影响该技术的各项参数,包括pH值、原水浓度、树脂用量、接触时间和运行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早在本世纪上叶,国外学者就曾研究过氨对鱼类的毒性影响。1956年,Chipman 曾认为其毒性作用主要由 pH 值决定,NH_4~ 低毒或无毒。这一研究结果后来为 WuhrmannWoker(1948)、Merkeas(1955)及 Wilber(1971)等所证实。为了深入了解氨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我们于1980年—1982年,选择几种淡水鱼作为试验生物,分别研究了急性毒性,鱼类回避反应以及对呼吸率、肝体指数及血液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围绕第二松花江污染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课题,我们对“二松江”水环境中受纳了各种污染物,其中有重金属、有机、无机物质的污染进行了调查,它们除以单一的化学物质形式存在外,往往是以多种化学物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出现。为了探索其毒性效应,我室在单项毒物毒性试验基础上又做了三对混  相似文献   

4.
许多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化学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一般使用鱼类、无脊椎动物及藻类等,所需时间较长。而微生物的毒性试验具有快速和容易操作的优点。本文介绍一种以刃天青(resazurin,C_(12)H_7NO_4)作指示剂的快速生化试验法。  相似文献   

5.
农药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对鱼类的毒性影响,可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影响包括立即回避,急性致死,活动减低,失去平衡及麻痹;长期影响包括慢性中毒,生长减缓,失去种群竞争能力及生理生殖机制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浅谈环境容量资源之配置[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环境容量的资源观1.1环境容量的概念自然资源可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在实物资源中,包括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而其中又可进一步细分,如生物资源可细分为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海洋鱼类等。在环境资源中包括:环境容量资源、景观资源、生态平衡自调节资源、气候资源等;环境容量资源属非实物态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一般而言,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污染物)具有某种能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自然界的这种净化能力是有一定限…  相似文献   

7.
农药污染与土壤微生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工业的发展,“三废”、农药、化肥、塑料制品对农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污染物进入土壤后既污染了环境,又使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其活动是衡量生态系统中各种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微生物在转化有机质的过程中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机毒物的分解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能减少污染物的毒性。但是,高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却能使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本文仅就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或解毒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Cr~(3 )和Cr~(6 )的化合物对人体、动植物和微生物均有毒性。污染水体后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并在鱼类体内累积,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有关Cr~(3 )和Cr~(6 )的毒性大小的比较,众说不一。但一般认为Cr~(6 )的毒性较Cr~(3 )为大。国内外虽有铬对鱼类的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报导,但关于Cr~(3 )和Cr~(6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的文献较少。为了探明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工污染物能抑制荧光素酶催化发光反应这一特性,对水质中6种化工化合物分别进行毒性测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质中化工污染物毒性的生物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苯二酚、4-氨基酚、苯胺、氯仿、盐酸邻联甲苯胺和硫柳汞的EC50值分别为:5.563、10.225、20.236、38.432、8.827和0.6 mg/L,6种污染物毒性大小依次为:硫柳汞>对苯二酚>盐酸邻联甲苯胺>4-氨基酚>苯胺>氯仿,相关系数>0.95。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荧光素酶反应体系检测水质中化工污染物综合毒性的生物传感器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污灌、大气污染和垃圾倾倒等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已是引起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因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毒性复杂,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我们用Ames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哺乳动物微粒体系统作  相似文献   

11.
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对摇蚊幼虫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摇蚊幼虫对于水环境的生物学过程或物理过程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十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逐渐重视研究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并推荐将其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补充进行生物监测。本文采用摇蚊幼虫为试验生物研究了三种污染物(丙烯腈、乙腈和硫氰酸钠)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摇蚊幼虫对污染物毒性的敏感性与常规的试验生物敏感性接近,污染物对摇蚊幼虫的毒性顺序与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顺序相同,可以将摇蚊幼虫作为常规试验生物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衡量化学物质生物毒性的标准方法很多,但关于环境中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对污泥活性影响的科学数据较少。以磺胺和四环素两类作用机理和作用谱带不同的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发光细菌法、脱氢酶活性法、生长抑制法及呼吸速率法进行了抗生素类污染物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的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标准方法中30min的作用时间太短,延长作用时间不仅导致各种抗生素的EC50值大幅度降低,同时毒性排列顺序也发生了改变;以活性污泥为对象的脱氢酶活性和呼吸速率抑制实验的EC50值与抗生素类物质对敏感致病菌的MICs相比异常高,不适宜于作为单独方法准确评估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生物毒性。生长抑制实验中,活性污泥混合菌种增殖生长对磺胺类抗生素敏感,而假单胞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不同方法测定抗生素毒性的灵敏度顺序是发光细菌(24 h)>生长抑制(7 h)>呼吸速率(24 h)>脱氢酶活性(24 h)。用标准方法评价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可能导致对抗生素排放到水环境中所带来的风险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3.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环境生物监测有很大发展.特别是作为水生生物中较高营养级鱼类的鱼体中污染物分析,已有很多报道.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为了了解长江鱼类受污染的程度,我们  相似文献   

14.
氯硝柳胺具有对人、畜毒性较低、对植物危害不大等优点,当前仍为WHO推荐的首选灭螺药物。但该药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较大,国内外学者分别用白鲢、草鱼、红鲤、arassius spp和尖头小条鱼等进行过急性毒性试验,然而对鱼类的安全浓度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氯代烃是石油化工中重要的、量大的产品之一。它包括氯代脂肪烃和氯代芳烃,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 所有的有机氯化烃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具有相当强的局部刺激作用,能使人产生兴奋,震颤等中枢神经异常症状,使肌肉麻痹,反应机能衰退,呼吸缓慢,最终致死。氯乙烯是一个重要污染物。1974年美国首先报道氯乙烯能致癌以来,各国对氯代烃的排放限制更严。多氯联苯(PCBs)不能生物降解,美国环保局已  相似文献   

16.
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致癌、致畸与致突变等特性的环境优先污染物。文中概括介绍了PAHs的来源、毒性及毒理,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AHs污染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治理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等。  相似文献   

17.
水体有机污染物因其生物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环保技术的发展,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已得到很好的去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微量有机污染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地研究微污染有机物及其去除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种类、性质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法、膜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吸附技术对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pH和负压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蒸发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渗沥液含有弱电解质类的挥发性污染物,pH和压强是影响其蒸发过程中气液相分布的主要因素,实验研究了蒸发操作压强及渗沥液初始pH对蒸发冷凝液中污染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强16~39kPa对冷凝液的组成基本没有影响;而pH的变化则改变了挥发性弱电解质类污染物在渗沥液中的存在形态,进而显著地改变了其在冷凝液中的分配情况.当渗沥液的初始pH为5时,冷凝液主要成份为挥发性有机酸和低碳醇类物质,不含氨氮;pH>10时,冷凝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减少,氨氮增加.渗沥液原液经一级蒸发可显著改善其可处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药工业废水中特征污染物一直未开展监测监控,导致相关数据匮乏。针对农药工业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高毒性和对作用对象的高敏感性,首先基于非敏感水生生物保护的目的推导农药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的水质基准,然后综合多种因素最终制定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该方法确立的45种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与美国、印度和世界银行组织制定的排放限值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具有目标可达性和管理可行性,可为其他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制订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去除电镀废水中产生的四氰基镍(Ⅱ)酸钾,使总氰和镍同时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总氰质量浓度小于等于0.2mg/L、镍质量浓度小于等于0.1mg/L的要求,采用O_3氧化法对50mg/L左右的四氰基镍(Ⅱ)酸钾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O_3浓度、FeCl_3以及有机物的存在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_3质量浓度为2.0mg/L时,反应进行至10.0min,总氰和镍均可达标。初始pH对废水中总氰和镍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初始pH增加,去除效果变好。O_3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很大,随着浓度的提高,去除速率明显加快。O_3浓度过低会导致镍无法达标。FeCl_3的存在对污染物的去除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总氰和镍在8.0min时同时达标。有机物的存在对镍的去除影响较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