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卫生填埋是处理城市垃圾和各种危险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在接纳了大量垃圾的同时容易引起填埋气体爆炸、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泄漏和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等环境安全问题。完善的填埋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的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是保证卫生填埋环境安全的核心。德国垃圾填埋处理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和管理都比较成熟。介绍了德国垃圾填埋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填埋场日常运行系统,为我国垃圾的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城市中,由于垃圾填埋场启用时间早,有相当数量的填埋场在最初的选址、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不可能按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执行.垃圾产生的渗漏液和填埋气体(主要是甲烷气体)给周边企业、社区带来了污染和气体火灾爆炸危险隐患.论述了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及封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中二次污染的危害,指出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填埋操作中为防止填埋释放物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所应采取的防渗、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措施,探讨了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和填埋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着重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了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中常出现的4个安全问题,即沼气爆炸和火灾事故、边坡和大坝不稳定性造成滑坡、填埋区作业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填埋场周边环境污染等。笔者以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成功的运行经验为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常见安全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即科学的填埋场设计、完善的安全运行制度、规范的营运管理和营运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填埋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仍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然而,卫生填埋虽然采取了防渗、压实、覆盖和收集等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但其填埋高差大,产气量多等一些特性,还是对填埋场的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在国外,如土耳其、菲律宾等都出现过垃圾堆体大滑坡而引起沼气大爆炸,掩埋掉整个村庄的惨剧。在国内,2002年重庆凉风垭垃圾填埋场发生了垃圾堆体滑坡,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抓好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渗滤液处置困难、恶臭气体过度无组织外溢两大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安市鄠邑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治理实践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实施积存渗滤液处理、垃圾堆体平整,雨污分流建设、填埋气收集与处置等措施后可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促进填埋气收集与处置,是有效解决填埋场周边环境问题、降低填埋场环境突发事件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卫生填埋工程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现代卫生填埋工程是一种安全、有效、有控制地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其涉及众多学科,属于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工业安全、卫生安全共同关注的问题。城市及工业废料的卫生填埋工程目的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形成一个安全、有效、严格控制、环境生态保护,经济化、无害化、资源化科学发展的循环体系。笔者介绍国内外现代卫生填埋工程的研究概况,详细论述现有填埋场的研究内容,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填埋场垃圾体的安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卫生填埋场是一种安全经济、行之有效的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方案。笔者总结分析了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边坡不稳定问题以及其稳定破坏的类型和破坏机理,影响填埋场垃圾体稳定性的因素等,研究表明固体废弃物的强度指标、填埋体中淋滤液的饱和度、边坡角度和浸润线的埋深,以及填埋年代等因素都会影响填埋场垃圾体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填埋场垃圾体稳定问题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浴,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来的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化学特性与填埋场废物成分、填埋方式、填埋龄以及填埋场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评价渗滤液的指标包括:COD Cr、BOD5、SS、总氮、氨氮、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性有机物、氨氮,无机盐类物质含量较高,一般都极难处理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渗入到地下影响地下水,对周围的居民和植物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渗出的渗滤液味道十分难闻也会产生沼气,影响大气环境。因此渗滤液的处理是城市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次课题通过实验对渗滤液进行不同技术路线处理,探索渗滤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MATLAB环境对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体运移的非线性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值可视化研究,对填埋气体在填埋场中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填埋气体的压力随垃圾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气体压力变化加快,气体压力消散程度增大.对垃圾填埋气体运移进行数值模拟不仅可为垃圾气体释放所造成的环境灾害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为填埋场气体安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调查及其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阐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特点,并提出了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强垃圾填埋场管理、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组成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综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将仍以填埋为主;堆肥也会占有一定比例;焚烧法由于其对垃圾减容减量效果好,无害化程度高,并能回收部分能量,加之我国城市垃圾中有机组分逐渐增高,热值相应增加,同时能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少,将成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工艺进行阐述,详细描述垃圾填埋场建设内容,并对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简易垃圾场存在垃圾堆体不稳、二次污染的问题,探讨了控制污染源、防止二次污染及堆体倒塌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TMBR+NF/RO组合工艺对湖北省宜昌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介绍了组合工艺的流程、特点、设备规格、技术参数。TMBR系统对可生化降解COD处理后,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22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对NH_3-N平均去除率为94.9%;经过NF/RO出水的COD平均值为45 mg/L,NH_3-N均小于25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29.5元/m3。  相似文献   

16.
以常州城市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为例,分析了全寿命期管理理念在垃圾填埋场管理中的应用,进而提出了全寿命期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控制填埋场项目的质量、费用、时间等目标,并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A carefully designed survey of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was undertaken in Dhaka, the capital city of Bangladesh. A range of sampling strategies and data gather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he data gathering techniques included observation, formal 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informal dialogue. Sampling strategies included formal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for fixed populations and adaptive sampling for roaming populations was develope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care establishments (HCEs) and other waste disposal operatives.Operatives dealing with waste were frequently found to be untrained, and without even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hazards involv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as inadequate in most cases which led to frequent accidental injuries. No HCE was found to have adequate storage facilities for hazardous waste. Thus scavengers were able to gain access to items such as syringes and expired medicines, which they repackaged and resold. The lack of correctly controlled internal storage may be linked to the observation that employees at many HCEs offered contaminated items for sale to scavengers and recycling operatives. In many cases there was no attempt at segregation, but in some cases there was segregation at the point of use, but subsequent remixing with general waste, indicating a lack of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rather than a lack of will. In either case, hazardous waste was dumped in city corporation bins, and disposed of on general landfill sites. As well as exposing the waste to scavengers, this could potentially contaminate ground water, especially as the dumps were located in areas subject to frequent floo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