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单项生物指数评价水质的片面性不确定性,提出了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各种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能对某一水体水质作出明确的评价结论,且与用理化监测结果评价水质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标分极标准的概念,进而利用等标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水质样本各组分等标污染指数作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一组待评价水质样本对于各级等标分极标准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最大将待评价的水质样本归入相应的水质级别中,用该方法对新疆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对比发现: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水质,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齐齐哈尔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介绍了BP网络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根据各评价因子对环境和人类影响程度不同,给水质监测指标分组,从实用角度对水质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该评价模型在某评价因子数值极大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反映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并且通过GIS技术利用评价结果得到地下水水质分布图,从空间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改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分析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国家对全国水环境质量系统管理需要为目的 ,提出了对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要求 ,并针对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缺陷 ,提出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可能性,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实例研究表明,B-P网络模型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简便实用,具有客观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的用指数函数模式评价河流水质的方法,是将水质指标的浓度、污染强度和污染历时出现的频率,系列均值及超标频率等作为评价表征值,对水质进行全面评价的概率统计方法。以资水评价为例,给出了水质指标浓度与频率的关系式,对实测浓度与计算值两系列的分配及误差进行了检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内江市乌龙河为研究对象,利用断面水质类别评价法和河流水质定性评价法两种方法对乌龙河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乌龙河水质污染的特征和主要原因,提出了乌龙河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物指数在评价水磨河水体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评价水质,监测水体污染是生物学评价水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应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水体污染,评价水质中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于1985年9月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河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一次定量调查。对生物指数在评价水磨河水质污染中的作用作了一定的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河道概况及采样站设置  相似文献   

9.
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留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数据维度,从而将影响地下水质的多因子简化为几个综合因子,但对地下水的综合水质状况无法直接表达;模糊综合评价法能直接给出水体综合水质情况结论,但评价因子多为人为选取,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以辽宁思山岭矿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影响各断面水质的关键因子,将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水质耦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分析因子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品种繁多,各种技术指标和性能尚无统一评价标准,导致仪器性能良莠不齐,监测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检测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也难以选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综合评价指标,制定了综合评价标准,选择相关仪器及相关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在便携性、操作简易性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的各项因素,能够为全方位评价、选择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对水质档案在掌握最新信息、评价水质状况和了解水质变化动态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明确了水质档案在水质管理方面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结果难于量化的问题,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针对给水管网监测水质的模糊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法对某市部分给水管网的监测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模糊数学评价法具有评价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浑江六个断面采集到底栖动物(4门、6纲、12目、34科、57属)84种,列出了相关名录。通过运用描述对比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对浑江采样水体的水质进行了底栖动物学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监测和评价浑江水质的底栖动物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河流水体污染生态学中的底栖动物与水质状况的相关性和对水质状况的指示性及利用该体系监测评价浑江水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污染因子选择方案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时 ,由于污染因子选择不尽一致 ,造成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为了使地表水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必须选择相对固定的评价因子。笔者对我国七大流域 1 990~ 2 0 0 1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提出了能够反映我国河流污染现状的污染因子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满足我国水质评价与管理的需要,针对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污染指数法。采用该方法对湘江干流2009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在水质类别评价、水质定量评价、主要污染指标识别、劣Ⅴ类水体水质比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掌握,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将三角模糊数和超标风险度引入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WQI),建立了能够反映超标风险的改进型CCMEWQI。改进后的CCME-WQI通过计算水质指标的超标隶属度与超标风险,可实现对水质不确定性与超标风险的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评价了重庆市某水库2016—2019年水质状况。结果显示:改进后的CCME-WQI的评价结果较仅反映最差指标类别的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客观。基于超标风险改进的CCME-WQI考虑了即将超标但尚未超标的水质因子存在的风险,在结果显示上比改进前的CCME-WQI更为全面、严格,更适用于评价一段时间内的水体污染程度和超标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法和相对标准偏差法组合评价因子权重,综合最大隶属度原则与加权平均原则,建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该方法评价某煤矿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并与其他评价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在研究区33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中,属于Ⅰ类、Ⅱ类、Ⅲ类水的监测点分别有4个、16个、13个,Ⅱ类水最多,占比48.5%,无Ⅳ类、Ⅴ类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对比发现,工业园水质相对较差,煤矿区及工业广场次之,农田和居民区水质相对较好;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了评价因子间的内在联系,既减小了主观因素对评价过程的影响,也规避了单一评判原则对水质等级判定带来的局限性,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宁波市11个湖库水质进行了调研,包括浮游藻类和理化指标。从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优势种以及藻类群落组成等指标评价了水质;还用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水质。结果表明,部分湖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用浮游藻类评价与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这些湖库,结果不完全一致,对此做了原因分析。同时提出防止湖库受污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总体属轻度污染,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浦江进行了全面的生物监测及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的Shnnon-Weaver指数和Coodnight指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值均>0.9,能较敏感地反映水质变化的生态效应,构成了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