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是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主要职责.目前.由于县级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的人员编制、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因而对广大农村的环境管理与监测,仅仅局限于城镇工业的污染防治、排污收费、事故仲裁以及城镇环境质量的管理和监测,无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环境保护法》赋予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城镇环境、农村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因此,县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地依法管理农业环境.而农业部门也应依照环保法第7条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站在做好城镇工业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的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如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项目、方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等.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监测站必须认识到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的重要性;同时,要在人员编制、仪器装备上加以充实和完善,结合当地的建设积极探索环境的管理和监测.海安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积累了多年经验.县环保局和监测站在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刊载本文的目的一是希望大家重视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二是不断探索、交流生态农业监测的技术和经验;三是希望县级站能在生态农业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2.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活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环境监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监测管理的建议,旨在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开创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主要任务、预案管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环境应急监测管理“一案三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环境监测业务的分类,提出应对监测工作流程、监测标准、业务分包工作、监测收费、监测报告格式、监测数据、监测质量、业务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指出,对各类环境监测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将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防治水污染成为日本政府在20—21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水污染治理取得长足进展。目前日本水环境监测已经形成由水和土壤等方面组成的水循环监测体系,包括地表水、近海、湖泊、地下水和土壤等。在日本的重要环保法律法规中均有涉及水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的明确法律条文,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和公立的科研单位在具体实施水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不同,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环境省为主,地方政府根据环境省制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技术方法及规范,制定所辖地域的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公立的环境科研机构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概述了日本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法律依据和监测管理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系统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日益健全,各有关部门也都逐步建立了各自的环保管理、监测、科研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每年还将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数据.但是,目前环境信息的管理、加工处理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与环境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环境监测信息是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亟待提高,为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本文仅就环境监测信息管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建设项目是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但由于项目投资建设的特点,建设单位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比较低,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强对项目审批、施工、试生产、环保三同时验收等环节的管理,环境监测作为实施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各个过程和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监督监测黄玉凯(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350003)[编者按]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评价,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重要举措。但是仅仅抓住这两项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实施验证性评价和竣工验收监测,作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4):226-229
结合章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在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过程中对监测站位的选取、监测项目的选择、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可以弥补水质监测的不足,同时为实施总量控制及环境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 实现环境监测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京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监测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大力发展生态监测、自动监测、信息化建设为主导,以改革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铺垫,围绕环境管理总体目标开展环境标准指标体系研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南京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管理发展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下,厘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和管理发展的梳理得出,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损害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发现,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河口区域、生态恢复力、风险源、灾害、海域使用影响、湿地损害、生物入侵、环境风险源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是环境监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阐述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的重要性,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美国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指出其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石、关键和枢纽。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以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力度,修订更适合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完善省级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分析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存在污染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和规范,包括加强污染场地管理,分类制定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建立场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深化土壤调查和修复,推进土壤标准研究,创新土壤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由于跨界和跨部门等原因导致的流域水环境数据信息标准不一,无法有效共享、综合利用等问题,是目前水环境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充分调研水环境监测管理、政府规划与决策、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公众使用等对水环境监测信息的需求,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与水环境相关各种数据资源,研究流域水环境信息的数据体系及数据库体系,设计并建立流域水环境数据中心,初步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为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综合管理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它应重点说清环境胁迫的生物效应。简述了总量管理、流域管理、风险管理、生态管理等环境管理对水环境生物监测有迫切需求,应引入"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完整性"、"环境胁迫"、"全排水毒性"等现代环境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建立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生物完整性、综合毒性等监测与评价核心技术;革新现行监测方法体系,建立包括QA/QC、快速方法等支持系统在内的现代水环境生物监测业务化方法体系;创新评价技术体系,建立水环境生态健康评价及综合毒性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及分级管理标准,确立水环境质量管理的生物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结合和田地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就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探讨了环境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环境监测点位编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唯一性、稳定性、简明性、规范性、可扩展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组合校验码"模型来适应不同环境要素类型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同时,设计了一套覆盖各层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种环境要素类型,适应市场化监测服务,满足不同点位管控类别的编码管理系统来支撑"组合校验码"模型的使用,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环境监测数据集成程度低、共享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环境保护新特征的系统诊断,指出面对环境保护呈现的新特征,环境监测管理及建设存在环境监测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措施滞后于社会经济基本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制机制滞后于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服务能力滞后于公共服务的需求,质量管理滞后于严格的环境管理需求等问题。提出,应从传统的环境监测向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转变,从条块管理向垂直管理的体制转变,从监测信息相对封闭向监测信息主动公开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监测向依靠各部门和全社会监测转变,从污染物总量监测为主向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监测并重转变,从实验室质控为主向全过程质控转变,从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环境监测向以人为本的环境监测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环境监测网络建立三十多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等监测网络,较好地承担了各环境要素例行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环境科研等监测任务,为各级环保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然而,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疆环境监测网络所呈现的一些新老问题已成为不适应环境管理需求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新疆环境监测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