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BSE-GC/MS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7种多氯联苯单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棒吸收萃取(SBSE)-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7种多氯联苯单体,优化了萃取和解吸条件。方法在5 ng/L~1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79),7种多氯联苯单体的检出限为0.8 ng/L~3.4 ng/L(100 mL水样SBSE萃取2 h),加标10 ng/L时实际水样回收率为93.0%~116%。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选择DB-5MS色谱柱,讨论了pH值对回收率的影响.方法在0.500 mg/L~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16μg/L~0.067 μ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为1.2% -13.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 相似文献
3.
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多种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源水样品经过直接进样或固相微萃取法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11种藻毒素。通过试验优化测定条件,使该方法在0.5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μg/L~0.05μg/L。对同一实际环境样品做3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回收试验,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2%~9.3%,回收率为76.1%~108%。将该方法用于测定环巢湖湖面12个监测断面水样,结果 3组样品中MC-YR、MC-LR和MC-RR值为0.3μg/L~0.8μg/L。 相似文献
5.
建立DPX快速吸附萃取、程序升温(PTV)大体积进样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SIM模式同时测定水中19种多溴联苯(PBBs)单体的方法。该方法在PBBs质量浓度1~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19种PBBs单体检出限为0.147~0.23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6.61%~10.5%,加标回收率为61.5%~82.6%。 相似文献
6.
7.
SPE-GC-MS/MS法测定水源水中多种有机氯ED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 18柱固相萃取(SPE)-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8种含有机氯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方法在0.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4 ng/L^0.8 ng/L,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61.3%~108%,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3.8%~18.0%。将该方法用于饮用水源水监测,18种目标化合物的测定值为未检出~1.5 n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9%~109%,平行测定结果的RSD<15%。 相似文献
8.
对饮用水源水中丙烯醛的气相色谱标准测定方法作了改进,由直接进样改为吹扫捕集进样,由极性色谱柱改为中等极性色谱柱.方法在0.010 mg/L~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和检测下限分别为0.000 5 mg/L和0.002 mg/L,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2.8%~5.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0%~... 相似文献
9.
1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磺胺类抗生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饮用水源水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的相关参数;采用外标法定量,并对实际饮用水源水样品的基体效应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仪器检出限为0.03~0.54 μ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60% ~ 75%.该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外标法定量准确性较好,但实际样品存在一定的基体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SPE-GC-MS/MS)分析水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PCBs在0.1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7 ng/L~0.1 ng/L,回收率为72.1%~102%,RSD为5.8%~12.9%。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测定,结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PCBs检出率较高,而废旧电容器封存点周边地表水易受到PCBs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单体的热脱附残留比例低于7%。验证了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标准曲线5个点线性关系良好,33种PCB单体的相关系数r>0.998。方法精密度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20.2%(n=8),日内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43%~29.8%(n=10),日间重复性实验的RSD为3.20%~29.6%(n=20),方法检出限(LOD)为0.01~2.51 pg,回收率为98%±1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北京大气中PCBs的分析。检出8种PCB单体,质量为2.94~129 pg。在32 d的采样周期内PCB-52、PCB-123、PCB-155一直处于线性吸附阶段,而PCB-1和PCB-3经过了线性吸附阶段、曲线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研究结果表明,SBSE-TD-GC-MS可以用于大气中PCBs的样品采集和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Ames试验检测水源水和自来水中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系的Amaes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物水源水及管网自来水中的遗传毒性,以XAD2树脂为吸附剂,以丙酮-甲醇的混合液为洗脱液,浓率水样中的有机物,并对部分阳性水样进行有机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3个水样中有7个样品在淡需要代谢活化系统S9的情况下,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碱基移码型菌株的回复突变;不同水样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GC/MS方法分析,发现阳性水 相似文献
14.
于2015年对苏州市太湖东岸饮用水主要异味物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异味物质为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检出率分别50.0%,66.7%,70.8%和66.7%,其中2-甲基异莰醇年均值是其嗅觉阈值的2.31倍,其他异味物质年均值未超过其阈值,水体主要表现为土霉味。异味问题爆发时间为夏季(5—9月),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检出最高值分别为13.8,170,170和29.6 ng/L。分析了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初步推断太湖主要异味物质为水中蓝藻的某些种类所致。 相似文献
15.
搅拌棒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MIB和土臭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搅拌棒萃取-热脱附/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优化了搅拌棒萃取和热脱附进样的条件。试验表明:两种目标化合物在1.00 ng/L~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2-甲基异莰醇的相关系数为0.9993,土臭素的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31 ng/L和0.15 ng/L;空白和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6%,测定结果的RSD<10%。 相似文献
16.
GC/MS法测定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6):21-22
应用GC/MS联用仪对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实现了了吹扫-捕集装置与联用仪的连接,并由DPFC控制,使整个过程自动化。检测的自来水样中,主要有氯甲烷类,溴氯甲烷类和苯类等挥发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用 GC/MS仪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定性、定量的实验方法 ,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阐述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PPC)对巢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文中表明 :GC/MS方法可检测的有机物范围很宽 ,它适用于可被 C18小柱从水中有效吸附 ,对气相色谱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同时 ,由实验结果得到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巢湖水中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