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近几年,我国在火电厂内采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用于降低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改善排放烟气的污染状况。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火电厂烟气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排放烟气造成的污染。因此,文章以火电厂为研究背景,分析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现役机组排放限值于2014年7月1日正式执行,与旧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相比排放限值大幅趋严,且增加了燃煤电厂汞排放限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厂锅炉进行手工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燃煤机组需有高效除尘器和脱硝设施才可稳定达标;燃油机组无法达到标准限值要求,未来应逐步淘汰或改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机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达到该标准要求。建议对燃煤电厂锅炉低负荷下脱硝设施的运行、低浓度下烟尘测定的准确性以及汞排放监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述汞污染和控制问题成为环境问题的新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介绍中国燃煤电厂烟气汞监测试点的基本情况。分析江苏省7家燃煤电厂煤中汞及烟气中汞排放水平,提出利用现有的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汞的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市8家国控污染源13台(套)燃煤锅炉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汞主要以气相部分汞形态存在,其排放值均达标,为0.16~15.9μg/m3,均远低于标准限值;煤质中汞含量与电厂烟气中汞浓度变化曲线的趋势是大致相似,相关系数为0.91;燃煤电厂机组容量、发电负荷越大,汞平均排放因子呈变小趋势;静电除尘器、湿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净化配置对汞的脱除效率最高,达到95.4%。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湿法脱硫烟气中颗粒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北京市典型燃煤锅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在总颗粒物中占有较高比例,供热燃煤锅炉总颗粒物排放水平明显高于电厂燃煤锅炉;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含量较高,供热燃煤锅炉硫酸根比例尤其显著;烟气总颗粒物中存在大量不稳定的易被氧化的组分;同为燃煤源,不同的烟气净化工艺排放的PM2.5组分特征差异明显;现有标准和技术规范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全面、准确监测污染源排放总颗粒物的实际需要。建议建立总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的监测技术规范,全面测算燃煤锅炉硫、氮化合物排放情况,科学评估脱硫及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6.
燃煤锅炉烟气中CPM与水溶性离子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燃煤锅炉烟气可凝聚颗粒物(CPM)与水溶性离子监测采样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典型烟气净化工艺燃煤锅炉排放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燃煤锅炉烟气中总颗粒物(TPM)基准排放质量浓度最高达82.4 mg/m3,最低14.0 mg/m3,其中CPM占TPM的43.5%~92.2%,水溶性离子对TPM的贡献水平为31.4%~62.2%。烟温对水溶性离子的分布形态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TPM中可过滤颗粒物(FPM)和CPM的分配比例。颗粒物和水溶性离子的排放与烟气含湿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与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净化工艺和脱硫产物的溶解度及其脱除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概述烟气汞分析方法,综述烟气汞在线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将电厂排放废气中汞的手工检测和在线监测结果比对,对国内外汞在线仪器进行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测定铜(Ⅱ)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曙红Y与H_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曙红Y褪色,据此建立的测定铜(Ⅱ)的新方法的检出限为3×10~(-10)g/ml,该法用于人发、指甲样品中铜(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6%,加标回收率为88%~114%.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烟气脱氮技术的分析,分别归纳出电厂锅炉、中小型供热锅炉和综合行业锅炉适用的脱氮方法,同时以天津市"十一五"氮氧化物排放现状为例,从工程削减、标准控制及加强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氮氧化物排放削减对策,为总量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烟气流速测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流速测量技术及相关标准,分析了测量仪器、矩形烟道采样位置及采样点位置和数目等方面的异同,结合我国电厂现场烟气流速测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相关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使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自动监测仪器测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按照最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首次对其氮氧化物自动监测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得出不确定度报告。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SNCR脱硝废气中氮氧化物监测过程中遇到的对测定结果存在干扰的因素,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定电位电解法同时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来消除干扰。结果表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定电位电解法都能测定水泥厂脱硝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正确,废气中的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6家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对湿法脱硫(WFGD)和湿式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TPM、PM_(10)、PM_(2.5)、PM_1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及电除尘器后净化设备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浓度分别为0.75~2.36、0.71~2.12、0.65~1.96、0.51~1.57 mg/m~3。分析烟气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可知,除尘器后,PM10占TPM质量比低于40%,且比例随烟气经过WFGD和WESP而逐渐降低。WFGD对PM2.5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而WESP对PM1脱除效果显著。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6家电厂除尘器后脱除设备综合除尘效率大多在85%以上。计算得到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因子,与超低排放改造之前同等级燃煤电厂相比,6家电厂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显著降低,也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氧化硫(SO3)发生装置以及模拟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研究了烟气再热温度、恒温水浴温度、采样速率、冷凝管类型规格及吸收瓶个数等不同采样参数对SO3酸雾采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气再热温度低于烟气酸露点时会导致SO3酸雾收集率下降,采用控制冷凝法采样时应使用大流量(10L/min)采样,冷凝管应选择外套长度为400 mm的蛇形螺旋冷凝管,并将冷凝管置于温度为65℃左右的恒温水浴中;用碱液吸收法采样时应串联3个吸收瓶后,使用小流量(1L/min)采样。烟气温湿度、二氧化硫(SO2)浓度以及烟气中共存组分等对碱性吸收法的采集影响较大,而对控制冷凝法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确立了针对湿法脱硫后高湿烟气环境下SO3酸雾的监测方法为控制冷凝法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超低排放技术,并列举了一些已经实现烟气脱硫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燃煤机组工程实例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石膏的特性和国内外脱硫石膏的利用现状.结合上海实际,对烟气脱硫石膏在建筑建材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烟气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并能产生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出了烟气脱硫石膏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中小型燃煤锅炉为对象,建立适合于这一类锅炉烟道气中苯并(a)芘(B(a)P)的采样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烟气B(a)P浓度的因素,得出了 炉型及燃烧条件与烟气B(a)P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说明,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中小锅炉排放的B(a)P对大气的污染是严重的,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对《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中各项指标的排放限值作比较,并探讨了二噁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烟尘、碳氧化物等烟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结合2010—2014年浙江省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厂"三同时"验收废气监测数据,对排放指标的达标情况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T+E"焚烧工艺+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除尘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同时满足脱氮、脱酸、除尘,以及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离子色谱法测定岩石土壤中的痕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溴氧化比色法是借溴氧化碘离子成为IO_3~-,以甲酸钠破坏过剩的溴后,再加入KI与IO_3~-作用,游离出来的碘与淀粉生成兰色,用比色法定量,此法操作手续冗长,测定条件苛刻,且只能应用于含碘较高的磷矿样或水样。基于碘离子催化Ce~(4+)—As~(3+)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比色法灵敏度虽高,但选择性差,只能应用在纯体系(如水样),若待测溶液中存在还原或氧化性物质则容易引起误差。  相似文献   

20.
选取2家燃煤电厂3台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现场监测,在不同负荷条件下,采集并分析燃煤、烟气、飞灰、炉渣等样品的Pb含量,通过物料平衡核算,对循环流化床机组各环节Pb的迁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负荷变化对烟气、飞灰、炉渣的Pb含量影响不大,烟气Pb排放质量浓度均在2μg/m~3以下。电袋复合除尘处理后,烟气中颗粒态Pb的浓度总体低于气(溶胶)态Pb的浓度。Pb在炉渣和飞灰中均有富集,平均富集因子分别为2.16和3.02。飞灰较炉渣对Pb具有更强的富集能力,布袋灰中Pb含量略高于电除尘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后Pb分布在飞灰、炉渣和外排烟气中的比例分别为62.49%、37.49%和0.02%,Pb释放率低于煤粉炉,在Pb污染控制方面更具优势。除尘过程对烟气中Pb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飞灰对Pb的吸附和除尘器对飞灰的分离脱除,尤以后者为主。由于烟气中气(溶胶)态Pb所占的比例很低,Pb基本吸附在飞灰上,除尘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Pb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