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宁波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用模糊聚类分析、ISODATA算法,对大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得到最佳点位.通过检验,证明其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国内外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在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必须解决的几个新课题,并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监测方案》(讨论稿)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监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最基本的任务应阐明以下几个问题: 1. 城市大气环境要素,历年来环境质量有否明显区别,是相当、好转还是恶化。 2. 在监测网中,判断环境要素的最好点和最坏点。 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环境要素质量变化规律及变化范围。 本文引用数理统计方法,以保定市城市大气监测为依据,做环境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布设大气监测点位时,应综合考虑开发区的功能区划分、区内产业分布及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结合规划区内外现状及规划实施后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及排放高度,根据区域污染气象条件,采用Gauss模式预测最大浓度落地点,并以此作为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布设依据.对某区域开发规划案例进行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研究,通过实践,该布设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为区域大气环境预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为优化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对规划后的污染源最大浓度落地点的监测,可以为单个项目的环境预测提供背景值,起到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环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模糊评价的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聚类法为算法基础,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初步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可以方便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选用武汉市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应用该方法评价和分析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和监测,探讨了当前农村大气环境中的问题,分析污染物种类及来源;环境监测数据达到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保证监测数据达到"五性"要求,从而正确的反映现阶段临夏市南龙镇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尚未开展过区域性监测网的设计工作。国外,对空气监测网设计的密度及选点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大区域的监测数据,一般时空相关性较差,而呈现的随机性较明显,另外,目前还没有恰当的中远距离的大气扩散模式。 本文针对国内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对全国大气监测资料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了监测数据的随机性质,进而采用超标率估计与控制浓度均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国控测站数目。经优化确定的国控测站为68个,统计分析表明,可以满足全国大气环境质量信息的要求,达到90%的概率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 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别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属性识别法对武汉市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用属性识别法评价的结果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评价的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兰州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小时监测结果的分析,近年来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其中超过二级标准的天数明显减少,且超标天数主要集中在春季,与沙尘天气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写及技术复核要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从技术复核的总体要求及复核要点出发,结合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及其修订版中相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在环评报告中大气预测部分的编写应注意的11个要素,并对报告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运算样本,以大气污染物各级标准值作为样本输入信息,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的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用于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并与用模糊数学评价结果比较,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通用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河流域2009—2011年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在制定了水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原则的前提下,分别运用最优分割法、变异系数与水质类别相结合方法、连续3年未检出判断法进行了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的优化。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优化后的监测断面为18个,比优化前减少8个。在监测频次上,干旱少雨的月份中,1、5、10月应保持每个月2次的监测频次,2—4月、11—12月每月监测1次;湿润多雨的6—9月只监测1~2次即可,全年监测频次分布更合理。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为12~20项,选测项目为3~11项。  相似文献   

13.
丹麦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山丹麦国家环保局领导下的丹麦大气污染实验室承担.该实验室建于七十年代.多年来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积累了广泛的经验,集中了一批致力于大气污染理论研究及监测应用技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为该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大气POPs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查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中国大气环境介质的存在水平,该研究首次采用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境内大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环境大气中POPs的监测工作.利用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采集数百立方米的大气样品.分别利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固相)中的POPs,同时使用聚氨酯泡沫(PUF)吸附气态的POPs.该采样技术还便于样品的运输和保存.研究表明,大气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OPs的监测工作并填补了我国在POPs履约监测中专用仪器设备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西岗区环境保护局和大连电子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大气环境电视监视、监测系统”于1990年4月29日在西岗区环境保护局正式投入使用。 一、简介 该系统可对方圆10公里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视、监测,并能及时准确地记录大气污  相似文献   

16.
1.大气环境卫星遥感数值监测原理1.1大气环境对MSS数据的影响某卫片象片在某波段上的亮度DN值D_N=D_S+D_D+D_A(l)式中D_S=E_S·K.r(2)D_D=E_D·K.r(3)D_A=K·N_A(4)E_S、E_D分别为直射阳光和散射光照度分量,N_A为大气亮度其物理意义为大气总的反向散射(大气程辐射),D_S、D_D、D_A分别为这些分量产生的象元亮度值,K为MSS系统固有的比例系数,为该象元的地物反射率,τ为大气透过率.  相似文献   

17.
时2007年3月与2008年1月城市大气PM10重污染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江苏省冬、春季城市PM10小时值总体呈正态分布,严重污染的发生与大气物理条件密切相关.PM<,10>重污染预报准确性仍有待改进,以完善省级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气监测的质量控制,由于监测手段,方法及气体的特性,决定了它较水质监测的质控有较大的难度。新“规范”提出了大气监测中的质控要求和措施,主要都是针对实验室内的操作提出来的。根据以往经验和基层站反映,实验室外的采样等操作程序对监测结果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例如:在实验室内严格控制的操作条件下,平行样分析结果仍出现相对偏差大于30%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由于受污染源的源强分布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变化,使其浓度也相对于时间作不停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尤其是县及中、小城市现行的“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中,每季监测五天,每天进行四次监测。但对每天这四次的监测时间未能明确。同时也未给“确定监测时间”的方法。因此,本文对城市大气污染在时间分布特性进  相似文献   

20.
大气连续自动采样中的质量保证赵柳生(乌鲁木齐市环境科研监测中心站830000)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由于监测手段,方法及气体的特性,决定了它较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有较大的难度。《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简称规范)主要针对实验室内的操作提出了大气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