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科学合理规划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解决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统一规划与协调缺乏、合作建设少等问题的关键。文章对环境信息资源及其共享方式进行分析,旨在利用顶层设计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4.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4):71-71
江苏省政府近日推出了《关于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决定加快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努力形成高标准、全覆盖、最先进的水环境监测网。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环境信息数据仓库建设及其相关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环境信息数据仓库建设的需求和体系框架,介绍了环境信息数据仓库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列举了环境信息数据仓库在2000年2001年间对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大范围生态环境调查课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环境监测自动监测系统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各地监测系统存在的环境监测信息综合处理困难及信息交换障碍等问题,结合国家不同层次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需求及侧重点,分析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信息共享元数据内容,介绍了科技部项目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法及思路。最后对环境监测信息共享技术发展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对无锡太湖治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指出目前太湖“藻型生境条件”尚未根本改变,湖体中蓝藻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且随时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太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针对太湖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制约科学治太工作推进的问题,提出必须加强“太湖总氮来源及控制措施”“太湖蓝藻水华成因及控制措施”“太湖纳污能力”“太湖水生态修复方法”等7项重点基础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84—2015年太湖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收集整理了1984—2015年太湖区域342幅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FLAASH模块计算获取了区域大气能见度均值,通过太湖周边苏州、无锡、常州3市地面自动站能见度监测值加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1984—2015年该地区大气能见度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能见度水平相对较好,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下滑,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遥感反演能见度均值为14.80 km,与1984年的21.46 km相比下降了31.05%,下降速率约为0.21 km/a。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张宁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3):1-5
针对太湖流域水质污染、湖体富营养化、饮用水质受影响和水生植被减少等生态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布设四类监测点位、引入科学的监测技术与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流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