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环保局于九月上旬在山东海阳召开了全国环境监测战略研讨会.环保局开发监督司、环境监测总站和部分省市环保局、监测站的同志四十多人参加了研讨.会议围绕在加快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这一主题及其有关的宏观战略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会议认为,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必须按照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原则,依靠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和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管理服务;必须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的社会公益性质和在环境保护中的执法监督职能,提高环境监测的社会地位,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监督作用;必须加强政府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开辟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对监测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23  
介绍了中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发展面临的压力,提出了中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战略和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环境监测是为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环境战略提供决策依据的必要手段。 环境监测工作的程序如图1所示。 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产品”,它要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和可比性。要获得“五性”数据,必须一丝不苟地进行监测计划的制订工作。监测方案的设计工作,是获得高质量环境监测数据的必要保证。本文就可可托海地区环境大气中氟化氢监测方案的设计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以地面水环境监测数据为例,对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的可行性以及审核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是完全可行的,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不仅能减轻数据审核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环境监测系统在狠抓了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工作上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省计量局于9月22日~25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首批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学习班,为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工作的开展做好知识和技术准备.由8名专家组成的湖北省计量认证环保评审组在省计量局领导下已开始工作.评审组将对各申请  相似文献   

6.
(2 0 0 1年 6月 1 4日 )1 从新世纪环保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 ,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关系到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环保部门在政府中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形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环境监测工作先后有过多次的重要指示 ,并在不同场合强调过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江总书记在 1 993年接见中国环境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外委员时就曾经讲过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把连续监测、定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浅谈环境监测仪器的量值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环境监测仪器量值溯源的基本知识,阐述了检定与校准的区别,归纳总结了环境监测仪器量值溯源的途径与方法.旨在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及监测人员对仪器检定和校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更准确、更规范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简述目前环境监测发展的基本形势,回顾了江苏省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分析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提出了江苏环境监测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对江苏环境监测发展采取的战略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以来,我局对县环境监测站实行了环境监测目标责任制,提高了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促进了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对监测工作的领导.本文结合初步实践,对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势在必行的改革措施实行环境监测目标责任制,是对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我县的具体情况而言,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柴文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00012)[编者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柴文琦同志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三日在全国环境监测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本刊整理成文,并征得本人同意现予发表,供读者参阅。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在过去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11.
1提高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包括监测样品的时空代表性(即优化的监测点位和科学的采样频次),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性(即有标准规范的分析方法、优良先进的仪器设备、自动便捷的监测手段和现代可靠的高新技术)和监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即监测人员须持证上岗、仪器设备须计量认证、分析结果须经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要通过你们共同的努力,扎实的工作在监测机构内部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抓紧抓实.2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十多年来,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环境监测管理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发布的“两项制度”是对19...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其科学性也在不断增强.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射阳县环境监测站的实践,对如何搞好县级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有关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监督职能问题,通过十多年来广大环境监测科技人员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日益被人们所确认.尤其是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确定了“环境监测面向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的环境监测基本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科学地阐明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有人比喻是环境保护的两只手:一是对环境质量的技术监测与监督;一是对环境质量的行政法制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二者共同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及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消神,强化监测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组建筹备工作,南京市环境监测网络正式成立.1990年6月9日,南京市环境监测网络成立大会在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召开,来自十五个区县及37家行业,企业环境监测站的负责同志共86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羊年伊始,本刊编辑部谨向奋斗在环境监测战线的全体职工及关心支持本刊的所有读者、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紧扣着环境管理需要而发展,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路线日趋成熟,环境监测管理逐步走上轨道.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分严峻,九十年代是为实现本世纪2000年战略目标的最后十年,如何通过管理措施的配套和相应技术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重点解决一些较大区域范围的突出性环境问题,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深化和突破,为环境保护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对环境监测工作新的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经十多年的艰难起步和发展,已迈入提高和深化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对现阶段环境监测管理的重点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 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各种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中的规律,并以监测质量、效益为核心,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是直接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环境监测工作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环境要素物质成分的浓度和总量,为环境保护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不断地提高监测分析质量,加强监测分析工作的质量管理.一、日常监测和分析测试工作的一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表水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环境监测业务系统功能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和污染应急监测需要的形势下建设国家级环境监测空间信息平台系统,旨在提升国家级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分析和表征能力.该平台系统建成了高频的数据采集体系、快速的数据传输体系、实用的业务系统和观的空间分析系统,为全面提高国家级环境监测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于5月20~22日在镇江举行的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江苏“七五”监测工作,讨论研究了“八五”监测工作计划及1991年工作要点.省环保局局长袁克昌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他要求争取江苏环境监测工作上新台阶要从四方面做起:①从管理角度重视和发挥监测工  相似文献   

20.
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入手,比较了中国的环境监测站与国外实验室在功能、管理方式和发展历程上的不同,剖析了信息化建设思路,并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框架,同时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