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述了环境监测档案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当前四级环境监测档案管理中人员培养、信息化建设、保密管理等存在问题,提出,应完善档案管理设备,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落实档案管理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档案密级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实验室认可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中环境监测实验室普遍存在问题,提出正确实施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期间核查、维护,编写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制定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完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质量控制对从事环境样品分析的实验室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建立监测实验室质控档案,则会对实验室的分析质量保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档案收集内容对实验室每位分析人员建立质控档案,档案收集以下内容:1.化验室分析人员基本情况;2.分析过程原始记录(包括数据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环保档案工作要管转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环保档案收集网络,改善环保档案管理设施提高环保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的改革意见,使环保档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浅谈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档案管理沈治蕊(南京市玄武区环境监测站南京210018)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应隶属于人事档案,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工作成果收集不够重视,有的资料分散在个人手中,没有进行集中、系统地整理,致使一些材料流失...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核查是实验室满足认证/认可准则的检查活动,是实验室体系满足要求的证明性过程。文章主要从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到样品保存和运输、实验室内部质量核查等方面简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核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许多实验室已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的认可。能力验证是实验室认可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受到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及世界各国实验室认可组织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是提供辖区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认可与环境监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工作体会,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认可的意义,着重探讨了实验室认可对提高监测站监测管理水平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2月 2 8日至 30日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评审委员依据CNACL2 0 1 99《实验室认可准则》及相关文件对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实验室认可评审的现场评审 ,获得通过。现场评审包括组织管理 ,质量体系 ,人员 ,设施和环境 ,设备和标准物质 ,量值溯源和校准 ,样品管理 ,记录 ,证书和报告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外部协作和供给以及抱怨等共 13个要素及申请认可范围的全部项目。评审确认认可检测能力 2 15项 ,水质检测领域的部分检测能力具同行业领先水平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现场评审@陈宝琳…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认可后环境监测站的内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认可在我国很多实验室都得到了大力推行,《全国环境监测工作"十五"计划纲要(讨论稿)》中也提出要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实行实验室认可,这也是适应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适应环境监测站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环境监测技术和质量水平的需要.实验室认可前后,环境监测站内部管理的重点、手段、程序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改变,通过认可后仍然要在工作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这也是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提出的要求[1].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业务技术档案属于科技档案,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梳理了环境监测业务技术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从归档建档、档案库硬软件系统的完善、档案的开发利用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自动监测在目前应用中虽然存在与手工监测技术上的差异、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的滞后以及实施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限制等诸多问题,但却在水质的趋势分析与预警监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建议今后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范围,提高自动监测仪器的灵敏度和自动监测的集成化水平,实现对地表水的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建立手工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新型监测模式,逐步将自动监测结果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环境自动监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我国环境自动监测的现状,指出环境自动监测的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国产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发展前景广阔,而仪器设备标准化和监测系统规范化问题比较突出,建议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发展速度适度控制,重视自动监测信息建设与数据共享问题,加强监控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支持系统建设框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江苏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提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支持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风险源动态档案 ,建立应急监测的组织保障系统和应急监测的技术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5.
苏州河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苏州河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例,通过与实验室数据之间的统计分析,分析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对比分析自动监测系统和实验室的温度、p H、DO、CODMn、NH3-N数据,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合格,在0.01水平上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的结果高度相关,苏州河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测定的数据真实可靠。在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中,要对系统关键部分进行不定期的清洗,特别是出现较可疑数据时,应及时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监测业务角度明确环境监测档案室藏鉴定的5个重要环节,阐述环境监测档案室藏鉴定工作的内涵和保障措施。强调对环境监测管理中形成的大量监测资料和数据的真伪和价值进行全过程的鉴定,以实现环境监测档案的室藏优化和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8.
以环境监测管理各项法规政策、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技术规定及管理要求为准绳,研究搭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总框架,制定体系化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框架体系及管理文件规程,从而规范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活动,提高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实施环境空气预报预警及规划空气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本文从方法选择、干扰排除、国家标准、比对、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Tree barks and attic dusts were examined as historical archives of smelter emissions, with the aim of elucidating the pathways of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a plume of Sn and Pb contamination in top soils, found close to the former Capper Pass smelter, Humberside, U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villages within the area of the contamination plum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bulk chem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particle type, numbe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SEM analysis of dusts and bark revealed that Sn and Pb particles were present in samples from all three villages along with copper, zinc and iron particles. These were almost entirely <10 microm in diameter and occurred mostly as oxides, frequently forming clusters of sub-micron crystals. Samples further from the smelter contained considerably fewer particles. We present images of smelter derived Sn particles. Chemical assays of the barks and attic dusts demonstrat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Sn, Pb, Cu, As, Sb and Cd diminished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source.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Sn and Pb, As, Sb and Cd in the attic dusts. Enrichment factors (EF) were calculated for these trace elements based on topsoil element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soil survey of the study area. Decreases in these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and EF values with distance away from the smelter are consistent with trends found in the soil survey for Sn and Pb and are typical of deposition patterns around smelter stack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ree bark and attic dusts can be effective archives of metal particulates deposited from large static emission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