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4年修订后的新《环保法》,增加了关于"政策环评"的法律规定。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发展,环保部门有必要对其加以准确理解,并推动其正确实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入法的历程回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源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主要适用于单个的建设项目。2003年实施的  相似文献   

2.
<正>为满足环境管理和环评工作的需要,环保部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两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于今年公布了修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这意味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又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下面笔者就带大家认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各国的环保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环评制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引发社会舆论的质疑,公众对环评制度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那么,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怎样才能"于法周全,于事简便"?环评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公众如何参与环评?近日,《环境与生活》了解到该领域专家对现行环评制度实施情况的介绍和相关思考,归纳整理出  相似文献   

4.
<正>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这为开展好环保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方式和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第七条也明确规定国家要"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层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历经探索,围绕环保管理的核心工作,以环境影响评价为着力点,推动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环保部评估中心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最早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自从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初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推出了大气、水环境等环评导则,特别是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十年间,环评、验收导则体系初步形成,在对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宏观  相似文献   

6.
<正>充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各项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对于预防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具有积极意义。环评审批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好环评审批权限、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的监督,在出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基础上,环保部相继下发了《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环保部公告第7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关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22日至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承办,《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社协办。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梁鹏主持会议并致辞。梁鹏在致辞中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不能满足公众需要的现状,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指出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深入、准确地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加快环评制度改革,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环评管理中的应用,吸取国外环评经验,探索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与环评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文,共同探讨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一、征文范围1、新《环保法》贯彻和执行与环评领域制度创新2、"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环境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因而了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概述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学术界出现战略环境评价(SEA)这一术语,《环境科学大辞典》中曾明确指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下开展的高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理解为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气候变化等背景下,我国土壤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在总结分析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基础上,从基础研究、评价和管理研究层面上阐述了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究并提出了深化基础研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与评价标准修订、健全土壤环境问题防治法制、拓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等可行对策,为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强化环评机构独立法律地位,促进环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11月25日发布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的通知》(环办〔2013〕10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推进事业单位环评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出台背景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2.
<正>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其中第二章第7条指出:"国务院、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包括对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及利用,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章节或者进行说明。"迄今为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亟待整改的地方,分析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建立更科学的指标体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对象、内容、程序、审批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在实行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改善了冶金企业的环境面貌。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环境工作。它的作用是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环境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合理选择厂址和环保措施;新增污染源能有效地控制在国家环境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促进老污染源的治理等方面有积极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导则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按照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制度体系与规划环评制度体系,设计了我国一段时期内环评相关技术导则体系的发展框架,提出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为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日前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73号》,下放部分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同时还配套印发了《建设项目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生态空间的重要法律依据。通过回顾生态红线的提出与内涵,提出了生态红线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生态红线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创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促进我国环评技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进步,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于6月25日在武汉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环保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各领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评预测模型应用与研究进展、污染防治理论及应用研究、环境风险预测与方法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今年大会首次采用小组专家点评与集体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环境影响评价》杂志作者群主要为一线著名环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杂志内容充分反映了相关专家学者在环评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环评领域专业群体的声音,对于环评从业人员以及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人员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1日,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正式实施.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正式实施.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2011年,以"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为标志、以老工伤人员全面纳入统筹为重点,工伤保险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成为制度建设的"突破年".2012年,则是在此基础上狠抓落实,成为制度实施的"落实年".那么,近两年来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工伤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提出对实现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规划环评过程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无法进一步发挥环评工作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规划环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