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安技科长:厂长,陈师傅伤好出院了,应该给他安排点轻活。 厂长:那……就到你们安技科吧! 安技科长:这个…… 厂长:你们不是要求加人吗? 安技科长:不,我,……我是说他腿脚不灵便。 厂长:那正好让他现身说法嘛!如此“妙论”@沙沙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11日,采矿工区三队一装岩工在移动行灯时被电击致死。于是某某“被36伏电压打死”的消息不胫而走,全矿职工忧心忡忡:“36伏的电压能保证作业安全吗?”我们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死者是被380伏电压击倒致死的。否定了“36伏电压打死人”的说法,从而消除了职工的疑虑。  相似文献   

3.
各车间的月评比考核会正在进行,安全科长说:“这个月一车间发生了15起事故,按评比条件应该扣他们车间20分。”大家都表示同意。 厂长站起来说:“一车间这20分是该扣,可他们生产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环境卫生都搞得很好嘛!应该加10分;形势教育抓得及时,也应该加 10分;还有………” 这时,安全科长打断他说:“这么加分,不符合评比条件,一车间出了那么多事故,还评了全厂最高分,咱们厂的安全生产还怎能搞好呢?” 厂长瞪了他一眼,不高兴地说:“考虑问题要全面嘛!”“全面考虑”@郑同水  相似文献   

4.
上午9点,天边阴云密布。 仓库主任向器材供应科长汇报:“电石库堆满了水泥,昨晚有100多桶电石卸在露天厂。今天预报午前有雨,弄不好要出事故呢!” 科长:“等我们几个科长先开会研究研究,再召开个班组长会议布置解决。” “那要等到啥时候呀?”仓库主任急得没办法。 10点,黑云压顶,风呼啸而来。班组长会议正在讨论如何执行科长会议的决定──动员职工突击劳动,把水泥搬到基建工棚,再把电石桶搬进电石库。会议紧张、热烈。 10点一刻,仓库主任跑来喊道:“下大雨了!别嚷嚷啦!大家快去搬电石桶!” 到现场一看,嗬!个个电石桶上都盖好了油布,遮得严…  相似文献   

5.
车间发生了未遂事故,安全员找到车间主任。 安全员:“主任,对今天的事故应该召开分析会。” 主任:“不是没有伤着人吗?” 安全员:“按照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要求,未遂事故应当按已遂事故对待。” 主任:“这符合‘实事求是’精神吗?”“实事求是”吗?@肖洪志  相似文献   

6.
“五同时”     
在某厂一次事故分析会上,厂长滔滔不绝地批评有些干部如何不重视安全生产。 在讲话快结束时,安技科长给厂长递了个条子,请他强调一下“五同时”。 厂长看完字条高声说:“最后再讲一点,我们各级领导今后都要坚持‘五同时’,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安技科长一听不对头,忙提醒说:“是安全和生产的‘五同时’。”厂长听了点点头,又补充说:“对,对!还有同学习,同商量嘛!”到会的同志们听了,都不禁哑然失笑。“五同时”$西安市劳动局  相似文献   

7.
一日 ,一个同行问我 :“怎样理解安全工作”。干这行几年了 ,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他。于是这个问题便埋在了我心里。“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闲谈时我问冯科长。“说通俗点儿 ,别太深奥 ,太深奥了我听不懂。”冯科长想了想 :“安全工作吗 ,好汉子不想干 ,赖汉子干不了。”“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聊天时我问孔科长。“说简单点儿 ,别讲太深理论 ,要不我理解不了。”孔科长想了想 :“不出事儿 ,就是好活儿。出了事儿 ,就要挨板子 ,平时干的活儿都白干。做好了 ,是应该的 ,但可别想着有什么好处。”“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喝酒时我问已从事…  相似文献   

8.
麻烦小议     
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这是起码的常识。然而,不这么做的也时有所见。 最近太原重型机器厂修建公司有些青工在炼钢车间10米高空施工不系安全带。安全检查人员问:“为什么不系安全带?”一个说:“系它不方便,碍事。”这是嫌麻烦。另一个说:“没事,多留神就是了。”这是侥幸麻痹。 嫌麻烦吗?这些同志是否想到,一旦坠落岂不更麻烦?人要活着,一日三餐无一人嫌麻烦,如果我们能把保障人身安全与吃饭看得同等重要,不是再好不过了吗!嫌麻烦者往往是“麻痹”思想在作怪,有“麻痹”思想必然导致违章作业,发生事故。麻痹者嫌麻烦,嫌麻烦反而惹来麻烦。希望…  相似文献   

9.
一不放过     
在某公司的一次安全会议上,当安技科长讲到处理工伤事故必须“三不放过”时,公司的一位副经理插话了:“为什么非要三不放过?这个提法不妥,还是改成一不放过好,出一次事故就不能放过嘛!”一不放过@沈本义  相似文献   

10.
好文章。看来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得不到位,不彻底,要想减少事故,不是一个安全部门加大力度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西边雨应该说,文章写得很透彻,很好!但是,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是安监部门的责任吗?或者说,是工商、公安等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吗?为什么很多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度一引进,就会出现“中国特色”呢?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奖励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促进大家搞好安全生产,这是好事。但是,我们单位有的同志对评奖态度不够端正,片面追求奖励,发生了事故隐瞒不报,带伤工作,甚至连骨折事故都不报告。我们督促他们报工伤,填事故登记表,有人却说:“不休息怎么算工伤?”“轻伤不下火线嘛!”“碰破点皮是家常便饭,何必大惊小怪!”这样做,就无法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安全工作,还会使伤者伤情加重,甚至致残。 一定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端正态度,防止和纠正这种偏向要正确对待安全评奖@张有义$上港七区技安科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夜总会"开得少了. 每当本公司的车辆出事故,当天夜里,我们科都要开个事故分析、总结会.因为是下班后的会,我们戏称"夜总会".  相似文献   

13.
一天,某车间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 新来的安全员问车间主任:“这起事故怎么处理?”主任说:“事故虽然出了,但损失不大,责任者态度还是好的,下次注意点就是了,我看不用上报了。” 安全员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我们车间是“月月无事故,年年无事故”哩!原来是“领导有方”“领导有方”@赵纯  相似文献   

14.
签名     
转眼,年终消防大检查开始了。一天,张局长把消防科王科长叫到办公室:“小王,来局里五年了吧。怎么样,给你压压担子,有困难吗?这些年,咱们局的消防工作一直抓得不错嘛……” 张局长的言外之意,王科长当然听得懂,自己怕是要“高升”了。“哪里哪里,这一切全是张局长的教诲,我今后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局长的栽培。”  相似文献   

15.
厂里矽肺病的名单公布了,工人老石去领矽肺职业病津贴。生产科长见了满脸堆笑地说:“恭喜恭喜!发财发财!每月十元票一张,这回你可该请客啦!” 晚上,宴请毕,老石家饭桌上杯盘狼籍。临走时,生产科长说:“你今后要多加强营养啊!”老石望着桌上的残羹,苦笑一声,说:“感谢科长的照顾”。感谢科长的照顾@张文学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常能听到这么问:“你有资格吗?你配摆资格吗?”这句话所牵涉的问题不仅在于个人在行业中的造诣,更在于有了资格后又是如何的为人处事的问题,于是,“摆资格”一说便油然而生。余永是驾校的教官,部队出身的他,有着一手好车技,更有好人缘。亲临驾校问及谁能谈资论辈,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余永。而他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期盼     
最近几天来,腾科长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由于安全总结材料写得好,今年被上级安全部门评为“百安赛”先进单位。这还是自己上任安全科长以来第一回碰到这等好事呢!明天上级领导还要带兄弟厂的安全科长在这里召开安全现场会呢,这下可出大名了,这样美美地想着,哪还能睡得着觉呵!哎,没睡就没睡吧,人生难得一回乐呀!  相似文献   

18.
安技科长:厂长,咱们厂从事铅作 业的工人多,我想请医务室的 大夫给大家讲讲铅毒对人体的 危害。厂长:那怎么行,工人要知道了危 害,不干活怎么办?安技科长:那讲点防护知识怎么样?厂长:我们现在那有钱搞什么防护,安技科长:那……厂长:这你不用担心,我早想过 了。那些毒害大的作业,多雇 几个临时工不就行啦!如此“防毒”@晓征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铁路局房修段张志远同志来信说:我们是建筑维修单位,个别女同志穿高跟鞋上岗操作,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登高爬下,容易出事故,不利于安全生产。但也有人说:“既然商店里卖高跟鞋,为什么不能穿着上班?”请问建筑工人上岗操作穿高跟鞋合适吗? 编者认为:干建筑维修活不宜穿高跟鞋。这里介绍的一篇知识小品《织布工莫穿高跟鞋》,也可作为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工人干活能穿高跟鞋吗?  相似文献   

20.
四车间接连出了两次工伤事故:一个人的脚砸成骨折;另一个人被剪床压伤手。小组安全员填写了事故分析报告单,准备上报。 这时,车间主任把安全员叫来了。问:“这样上报,小组奖金还要不要?咱们先进车间还能保吗?” 安全员说:“那该怎么办呢?” “难道你就不能让工伤的人出勤。手伤的还能走来,脚伤的派人用自行车带来,都能‘上班’。这样不会影响我们评先进车间,对你们小组也有‘好处’嘛!”车间主任这样启发说。 经过主任的“启发教育”,安全员恍然大悟:“还是领导想得周到。” 到了年底,全厂评比先进车间时,许多同志提到了四车间的工伤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