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国外学开车     
美国:省力又省钱 李先生8年前在克里夫兰 在美国学车太简单,也太便宜了。在美国,没有汽车,几乎寸步难行。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公共交通就很不发达,公交线路少,班次长,坐公交无异于浪费时间。相反,那里的城市建设,处处为开车的人着想。买麦当劳的汉堡包不用下车,售货窗紧贴车窗;药房门前有专设的“汽车配药窗”;连邮筒入口的高度也与司机的坐高吻合,一停车,一伸手,就能把信扔进去。  相似文献   

2.
盛夏汽车远程行驶 ,车内温度高 ,常使人憋闷难受。近年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了一种小型吸热汽车顶窗。窗上镶有光致变色玻璃 ,并有透光的吸热涂层 ,不仅可以遮光 ,还反射 85%的太阳热量 ,可以自动调节车厢内的光照与热量 ,维持人体适宜的光度和温度。吸热汽车顶窗  相似文献   

3.
我从小喜欢汽车,特别是名车。小时候,认为皇冠、蓝鸟就是高档车。我第一次感受到轿车的美妙是1991年坐过的富康,当时就感觉乘坐舒适性好的不得了,再后来,坐的车子也多起来了。1997年的,父亲买了一台桑塔纳2000,我的第一辆轿车也就是桑塔那2000。当时能在宽阔的没有人的平路上平稳起步不熄火就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走在世界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前沿,可以从一个城市的停车场略窥一豹。日本是个汽车生产的大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家用汽车,平均不到每三人就有一辆私人小轿车。这就给日本各地政府提出一个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汽车在非行驶之时要摆放在哪里?因为日本不但国土极其有限而且城市居住人口也极其密集。所以停车场的设计与建设,成为日本人城市交通生活与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东 《劳动保护》2009,(11):100-100
老林头白当上安全检查员之日起,便没沾过一滴酒。临近退休的一天晚上,月高夜深,老林头撬开一瓶“汾河大曲”,凭窗而坐,自斟自饮,喝了许多,也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除了纽约这样几个少数的“老城市”之外,人行道上是很难见到行人的,这就是所谓的汽车文化的最终级结果:人人开车,城市不是人走的,是给车走的。美国人爱车到了抓狂的地步,一个2.6亿人口的国家,有2亿部汽车,洛杉矶1100万人,而登记注册的  相似文献   

7.
一扇破窗被打破,就会导致更多窗被打破,因为失修的破窗造成无序的感觉,形成了一种暗示性的纵容。这种现象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的著名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加油站的现场管理。加油工作中的漏洞就像  相似文献   

8.
美国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汽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辆汽车。美国也是公路网建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治理交通方面颇有经验。虽然公路间相互衔接紧密,但在同一条公路上,辅路到主路的进口和出口之间却保持了足够的距离,通常不会低于1公里,这样可以避免进出主路的两条车流交汇造成拥堵。在国内,很多大型城市在繁华的商业区,公交车站通常设置在离十字路口很近的地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家庭自动化没有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客户可以使用的信息。他们认为那是百万富翁用的,或者他们坚持这样的看法:这些人太懒惰,连起来开灯或调整一下温度都不愿意。可是在这些人当中,有80%在他们的汽车里有自动化:动力车窗、车锁、座椅、天气控制、安全等。他们甚至不考虑这些方面,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购买汽车的组成部分。人们真正看到集成住宅后对它的美好感到震惊,而当他们发现这只占新住宅成本的2%到4%后就开始认真考虑了。  相似文献   

10.
一扇破窗被打破,就会导致更多窗被打破,因为失修的破窗造成无序的感觉,形成了一种暗示性的纵容。这种现象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的著名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加油站的现场管理。 加油工作中的漏洞就像是一扇“破窗”,如果不及时修补,  相似文献   

11.
汽车尾气是当今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商们都在不断加紧研制环保型汽车,以缓解汽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汽车工业巨头奔驰公司在美国推出最新研发的环保汽车,它就是可以自动消化尾气的梅塞德斯仿生车。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校车不能随便超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黄色厢式客车,行驶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公路上。只要车门一开,就会自动伸出一个写着"stop(停)"的红色牌子,同时从右前方"变"出一条1米多长的栏杆。这就是在美国最具特权的校车。只要它稍一"变形",后面的车必须停下。如果贸然超车,不仅要被罚款,严重时还会丢了驾照。可以说,校车的"待遇"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据统计,在美国,坐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坐私家车和公交车上学的40倍。联邦政府和各州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法规,总共竟有500项之多。同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05,(10):26-26
汽车尾气是当今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世界各主要汽车制造商们都在不断加紧研制环保型汽车,以缓解汽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汽车工业巨头奔驰公司在美国推出最新研发的环保汽车,它就是可以自动消化尾气的梅塞德斯仿生车。  相似文献   

14.
干什么都慢悠悠的葡萄牙人以安静守法闻名,但只要一沾汽车的方向盘,立马成了"霹雳火"。朋友戏称一生最怕在里斯本坐出租车。我坐的出租车刚驶入大道,司机便开始猛踩油门,时速120公里!车猛一下  相似文献   

15.
兵车行     
夏蒙 《安全与健康》2009,(11):31-33
1984年,一千多名新兵加上接兵的干部和老兵,差不多近两干人从安顺下火车,要全体换乘我们汽车营的卡车到位于黔西南州的师部。一辆车上坐二十多个新兵,汽车营就得出动一百多辆车。一百多辆军车行进中首尾相接,绵延五六公里,引擎声地动山摇,那阵势真叫壮观。  相似文献   

16.
据说,日本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买日本车,他们心中首选的车辆是德国造的轿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在德国走了一趟,见证了德国车辆的魅力,对德国交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从事汽车销售,对德国汽车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据他说,每7个德国人里,就有1个是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德国是一个汽车王国,每年汽车销售400万辆左右,仅次于美国和日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只是在画册上见过汽车的模样。后来,随父亲常驻青岛,偶尔坐坐那种老式的吉普车,回到家乡后便被伙伴们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目光盯住不放,似乎只有这样就可以当作自己也坐过那样的只有县长对能坐到的“东西”。 八五年,当我第一次见到价值21万的桑塔纳时,就梦想有朝一日能有一辆这样的车。在这之前,乘坐吉普车和小轿车己经是非常荣耀了,都引来很多羡慕的眼光。见到桑塔纳  相似文献   

18.
挤车之乐     
一生坐过许多车:马车、驴车、自行车、汽车、火车、电动车。不一定每一次坐车都有感慨,但每一次坐车都会留下记忆。马车驮着一段历史,驴车载着亲戚家的温情,自行车上有属于一个时代的新鲜感觉;当年我和一群儿童跟着乡间小路上奔跑的汽车后面闻汽油味,到后来驱车在北京城内如甲壳虫般爬行。当过近三十年的铁路员工,拿着一张通行票,横行霸道的感觉有些像独裁者——这是一种奢侈的旅行,一纸之认就能提高一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汽车是美国人的“腿”,没有它你就寸步难行,虽说自己也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来了之后逛了几圈,才知道什么是叫做“见了世面”。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无论大事、小事开车极为方便,走路、骑车,只能当作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美国富人的住宅,多是远离繁华,远离喧嚣,出门即开车。即使是普通平民,上超市、上学校、上班也都必须开车才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高速公路像蜘蛛网一样密集,但却很少有收费的路段。所以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利用率极高,远远看去像是城市中欢快流动的血液。美国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世界强国,其重要的一点,发达的经济得益于发达的交通。从罗斯福时代起,美国用了半个世纪,耗资高达6000亿元,建成了庞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汽车专业网站埃得蒙(Edmunds.com)预测,在未来10年,手动档汽车可能完全从市场上销声匿迹。“档把”就像老式录音机一样,将成为历史。带来这一变化的是正在悄然登场的两种全新变速器。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汽车展示厅内的这两种新变速装置是“连续变速变速器(C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