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灰色系统理论在城市火灾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火灾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针对城市火灾事故发生的特点,根据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建立了城市火灾事故灰色理论预测模型,为了更为精确预测城市火灾事故的发生,将城市火灾事故分为了高峰期(春节)和非高峰期两个时段分别进行预测.最后以我国某南方城市火灾状况为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时段预测城市火灾发生时的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2.
碳四抽提装置火灾的事故树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碳四抽提装置的一起着火事故,编制了碳四抽提装置的火灾事故树.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对火灾事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倒空阀关闭不严导致火灾发生;应用最小径集分析得知,共有三种途径可以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应用结构重要度分析,得出杜绝电气设备打火、静电引起打火、雷击和人为携带火源,是预防碳四抽提装置发生火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整理1991 - 2010年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数据,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概况人手,归纳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发展趋势、伤亡情况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主要从直接原因、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为分类依据对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凌晨和午后时段及夏季和季节转换期,主要分布于生产场所和普通仓库;广东省重特大火灾是管理疏忽、意识淡薄、设备陈旧、可燃物管理不善、自救能力弱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火灾预防和控制对策,如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提高监控能力、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计划、强化初期火灾处理能力等,综合各方之力,保障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4.
石化企业的电缆大多铺设在地下的沟内,犹如人体的神经系统,维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一旦发生爆炸着火事故,将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一、发生电缆沟火灾的原因(一)气体在电缆沟内泄漏引起.石化企业的电缆沟上部一般都有水泥盖板,大多数处于封闭状态,其沟底均低于地平面.这样,电缆沟内一旦遇有可燃气体不易散发.当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到任何火源便不可避免地发生闪爆.(二)由外部渗漏电缆沟内引起.石化企业的电缆沟、污水沟往往纵横交错,一般是污水沟在上,电缆沟在下.那么,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5.
孙涛 《安防科技》2006,(6):52-53,15
当前,我国居民住宅火灾形势严峻,为预防和减少居民住宅火灾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从居民住宅火灾原因、促使火灾蔓延扩大因素、防火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凯  宋文华  田亮 《安全》2011,(8):15-18
电缆沟火灾具有隐蔽性强、起火迅速、伴有高温有毒烟雾及不易控制等特点,一旦发生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本文重点结合钢铁企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和作业环境,对企业电缆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从电缆维护、优化外界环境、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有效的电缆沟火灾预防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火灾事故频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火灾事故进行具体的调查。近年来,几场重大火灾事故让人们明确认识到了火灾的严重性,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风险问题之一。针对火灾工作的调查,应当充分根据当前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我国在火灾调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其效率。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火灾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火灾事故致因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河南省6年的火灾事故统计数据为例,通过计算和分析纵火、电气、违反操作规程等多因素与火灾事故间的灰色关联度及灰色关联序;确定出影响火灾事故的主要相关因素;得出火灾多因素与火灾事故间关系的定量化分析结果。该研究为确定火灾因素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分析事故主要原因、掌握火灾事故发生规律提供支撑,对提出有效对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有利于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樊均益 《安防科技》2007,(11):37-39
当前,我国电气火灾形势严峻,为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从电气火灾原因、电气检测技术、当前电气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要发生大量火灾,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查明火灾原因和火灾性质,对于研究火灾发生规律、获取火灾信息、提出科学的火灾预防措施以及有针对性教育火灾责任者等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综合管廊电缆火灾窒息灭火有效性,采用缩尺寸试验与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不同线缆数量、线缆布置间距、线缆分层情况对窒息灭火时间的影响,以及火灾过程中线缆热释放速率、烟气高度、环境温度、CO体积浓度、O2体积浓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判定最佳防火门关闭时间与电缆火灾窒息灭火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密闭情况下,线缆数量越多,综合管廊电缆火灾窒息时间越短;对于相同线缆数量,在线缆按一定间距布置情况下,窒息时间更短;对于双层线缆布置,线缆按一定间距布置情况下的窒息时间反而更长;防火门关闭时间t关为350 s时,可满足人员安全疏散需求;采用窒息灭火方式时,电缆火灾灭火时间t灭约为1 620 s。研究结果可为地下管廊电缆灭火提供试验方法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凹型建筑外立面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高层建筑凹槽内火灾烟气“三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结构因子α(进深与槽宽之比)的变化导致凹型建筑结构内呈现不同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当α为0~0.4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无烟囱效应;当α为0.6~1.2时,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呈现一定的烟囱效应,其火灾烟气温度场、CO浓度场、扩散速度场变化显著;当α>1.2的,建筑凹槽内的火灾烟气烟囱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允  孙一鸣  雷蕾 《安全》2020,(2):36-41
针对三种不同尺寸的电气管廊试验环境,开展实体火试验,研究引火源、电缆类型及通风风速等因素对电气管廊火灾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缆类型及引火源对火灾发展影响较大,通风风速对火灾温度特性产生规律性影响,不同尺寸的电气管廊内温度变化不存在比例关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灭电缆发热起火及外部火引燃的火灾,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较好的预测实体火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型燃烧量热计(MCC)、热重分析(TGA)、实时红外光谱(RTFTIR)以及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了PVC电缆料老化前后火灾危险性的变化。MCC结果表明,老化后的PVC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增加了56.3%,总热释放量从10.6kJ/g增加到16.8kJ/g,点燃温度也由302℃提前到282℃。TG-FTIR和RTFTIR的分析结果显示,PVC的主要降解产物有水、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VC达到最大降解速率的温度约为240℃,与MCC、TG的结果相符合。PVC的裂解气体中包含CO2和CO,还有剧毒气体HCl。这些实验数据说明PVC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加大,为老城区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取某城市L型综合管廊电缆舱为研究对象,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火源位置对L型管廊电缆火灾温度纵向衰减规律、烟气浓度分布规律及烟气危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型廊道构型影响了不同火源位置的管廊电缆火灾最高温度纵向衰减的连续性,基于热边界层理论提出了适用于L型管廊的二维平面最高温度纵向衰减模型。基于峰宽时间计算了L型管廊火灾的烟气总危害性参数,不同火源位置的烟气危害性总在靠近管廊节点位置处最低。这些结果可对综合管廊的消防设计与火灾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洋  陈杰  李陈莹  陈红  刘凯  谢启源 《火灾科学》2020,29(4):214-221
膨胀型防火涂料在电缆防火工程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确保电缆涂料的效果与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喷涂不同厚度膨胀型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的高压电力电缆开展了在典型强度外加辐射热流条件的着火引燃实验,分析了电力电缆点燃时间、受热期间涂层对电缆外护套的保护与涂层受热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电缆的着火行为与涂层厚度紧密相关。相比于未喷涂防火涂料的电缆,覆有膨胀型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的电缆在加热过程中明显膨胀,生成较软的泡沫状碳质层,且引燃时间较长,电缆起火后火势较弱。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该涂料对电缆的阻燃和保护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电缆表面喷涂1.0 mm厚度的防火涂料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电缆火灾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电缆火灾的危害,分析电缆火灾的原因及特点,提出电缆火灾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已逐渐下地进入电缆隧道,其中的火灾防控系统是保护整个电力输送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一环。搭建了高压电力电缆隧道火灾烟气模拟与测量实验平台,针对电缆受热着火燃烧的典型工况,研究了隧道两端不同开口状态下的顶棚各位置CO浓度、CO2浓度、烟颗粒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顶棚位置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可作为火灾早期预警的优选标志性参数,而CO2浓度和温度较不适合。设定CO浓度和烟颗粒浓度的预警阈值分别为10 ppm和0.05 dB/m,各顶棚位置均可实现报警,各工况下,不同顶棚位置报警时间呈以火源正上方探头为最早报警的V字形分布。此外,电缆隧道两端的开口状态对隧道内CO和烟颗粒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不同预警参数的响应灵敏度,即两端开口时,CO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而两端关闭时,烟颗粒浓度预警模式更早响应。研究结果对高压电缆隧道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也可为未来高压电缆隧道的相关预警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电缆隧道火灾数值仿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缆隧道灭火以及人员疏散的关键,在于对灾变条件下隧道火灾参数变化的正确预测,特别是火焰、烟气蔓延范围,烟气浓度变化以及有毒气体的扩散范围等参数的预测。为了获得电缆隧道火灾参数,应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FDS(Fire Dynam ics Simulator)软件,建立电缆隧道模型,对隧道火灾进行全尺寸模拟,通过对模拟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给出电缆隧道火灾时烟气浓度和氧气浓度,纵向温度的变化规律,火焰蔓延情况以及高温烟气在隧道中水平蔓延规律,为有效救援和紧急疏散以及消防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铁隧道电缆阴燃火灾相比明燃火灾,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和更大的危害性。根据地铁隧道电缆的阴燃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阴燃电缆热解产物在不同通风模式下的毒害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断面2 m/s的送风风速并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疏散人员的安全,而与列车驶入时刻满足三次多项式关系的最优送风风速,可以使列车内安全距离达到最大,且不会影响到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