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薪酬体系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制度体系之一.由于事关企业人工成本和员工切身利益,往往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关注的焦点。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有机载体,是促进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员工满意度和积极性的重要工具,是塑造正面企业文化的有力手段。然而,现实中企业在薪酬理念上却存在种种误区,影响薪酬激励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安全环保检查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HSE体系审核是通过定期审核来推动HSE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企业HSE体系运行、专业管理和持续改进发挥重要作用。HSE体系审核和安全环保检查的核心作用都是确保企业安全平稳运行,但两者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差异。因此,若能对HSE体系审核和安全环保检查进行整合,统一检查路径,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安全环保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企业HSE管理减负增值。  相似文献   

3.
石油管道企业已经建立了HSE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石油管道建设市场的竞争 ,在近几年内 ,石油管道企业计划建立ISO140 0 0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便于 3个体系的运行和操作 ,笔者提出了企业在建立体系中将EMS、HSEMS、OSHMS整合的思路 ,并对整合的可能性作了探讨 ,提出了体系整合后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一体化体系审核,已经开始被审核机构和企业所关注。目前,关于体系一体化的讨论和研究较多偏重于如何建立一体化体系管理程序,笔者根据从事审核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在企业内部实施这种一体化体系审核模式(主要是一体化体系内审)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阶段审核主要是审核体系策划部分。在审核中发现,许多企业有重文件而轻体系整体策划的情况,一般在经过短暂的体系培训和草草的“体系策划”之后就开始编写文件。这样,虽然表面上节省了体系建立的时间,但是很可能造成后遗症,如出现体系运行“两张皮”的情况。现就体系策划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看法。首先,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体系的推进人员应该认识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带来的是管理方法和手段,而这些方法体现在标准的17个要素中,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其次,要改变一些传统观念。比如“方针”和…  相似文献   

6.
很多时候,我们对安全价值观的理解就是企业要遵循哪些安全原则,其实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安全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小体系,它包括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安全禁令,笔者把这些内容统称为安全价值观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安全价值观体系,否则安全文化建设无法开展,也不能起到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绩效改进的作用。那企业怎样去构建安全价值观体系呢?  相似文献   

7.
张昱  曹扬  陈彬 《安全》2018,39(8):27-30
文章基于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其他标准体系工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对安全管理水平与安全现状的影响,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其他标准体系矛盾的关联因素。结果表明,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确实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且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其他标准体系同时推行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文件系统、流程操作、审核管理、要素沟通、体系协调。结合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推行实践经验,提出从简化文件系统、优化操作流程、完善审核机制、便捷信息沟通、健全体系协调结构几个方面推行多标准体系工作的模式,这对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其他标准体系具有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在安全管理法律强制与企业自律并存的格局下,积极探索更新管理模式,建立标准化活动“中卫体系”、互助体系、区域联防体系和安全事务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广和扩大的局面。通过这四个体系的建立、完善与运作,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促使各类企业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本栏将芜湖的实践及作者在这方面的思考所形成的文字刊出,供读者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体系监督作为HSE体系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HSE体系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哈尔滨石化公司始终重视、并不断加强体系监督工作,特别是自2015年创新提出了"七推行"体系监督工作方法,有效提高了企业风险作业管控能力,为HSE体系的运行和企业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正在实行的各种薪酬体系归纳起来可分为六种:基于身份的薪酬体系、基于岗位的薪酬体系、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基于市场的薪酬体系、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和宽带薪酬体系。每一种薪酬体系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也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可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状况以及员工素质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上述六种薪酬体系自身的局限性与企业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和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论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企业建立事故应急体系和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宜  崔佳慧 《安全》2021,42(5):71-75
为了解双重预防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本文从双重预防体系的来源和背景出发,深入阐述和分析双重预防体系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必要性,调研探索山东省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落实过程中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3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表明:双重预防体系是基于现场经验和管理实践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故预防体系,只要有效解决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问题,就可以切实提升企业乃至社会的总体风险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与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改版加强了其与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协调性和兼容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整合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深入研究GB/T24001-2004版标准在结构框架、术语、要素名称及内容等方面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的策划、资源,特别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合规性评价的完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及一体化内部审核的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以供企业借鉴。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以适应体系标准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现代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赵泽民 《安全》2018,39(7):65-68
为了提升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出了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千分制评估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构建了以人、车(及停车场)和管理安全体系为评估对象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评估体系框架。通过实践应用,该评估体系较好的反映了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对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企业建立综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企业建立综合管理体系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双体系"建设指的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笔者曾经接触过许多在企业里推行"双体系"的安全朋友,通过同他们的交流与去企业现场走访,发现有些企业在推行"双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一是只关注静态的风险,忽视了动态的作业风险。在做危险源辨识时,许多企业辨识的都是设备或岗位的静态危险,对动态的作业活动、尤其是非常规作业风险关注得较少,甚至没有去做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组织优化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整个组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的一项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的优化调整。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整个组织体系的优化调整,使人力资源达到并保持在合理配置状态,形成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员工队伍,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水平,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22日,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动员大会,将其集团系统内选择3家企业启动“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工作。这3家体系试点企业分别来自该集团来宾电厂、来宾银海铝业公司、桥巩水电站。其中,在铝企业建设与应用以安健环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国内同行业属首创,同时来宾电厂、桥巩水电站引入这套体系建设在全区同行业是首家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及时、有序、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在各地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质量逐步提高,在事前安全防范、事发应急响应、事中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但目前部分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索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家具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运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要点及方法,并提出了双重预防体系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实践结果证明,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监督、考核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