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大跨度刚构桥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响应特征,基于功率谱模型合成了满足给定相关函数的多维多点人工地震波。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别在线性与非线性领域对某大跨度刚构桥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刚构桥在多维多点地震下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多点激励下刚构桥主梁的横向弯矩往往较一致激励下的大;考虑非线性特性后,刚构桥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不等于单向地震响应的简单叠加,且刚构桥的墩顶比墩底部位更易形成塑性铰,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重视刚构桥墩顶部位的延性设计。  相似文献   

2.
连续刚构桥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以双肢薄壁墩系梁间距为主要参数,分析桥梁振型频率、墩顶位移、墩顶内力以及墩底内力在地震响应下评价桥梁的抗震性能和纵桥向系梁对刚构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响应下,对于纵桥向系梁间距为21.7 m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以某大跨连续高墩刚构桥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双肢薄壁墩参数在地震响应下对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桥墩高度为主要参数,以模型阵型频率、桥墩墩顶、墩底位移及内力变化三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其中一个桥墩高度的增加,桥梁频率不断减小,矮墩墩底及矮墩主梁根部出现内力最大值。随墩高的增加,矮墩内力越来越大,高墩内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提速后的小唐河大桥,运用动力检测方法,对其梁跨中的动挠度、横向振幅、横向及竖向加速度、振动频率,梁端横向振幅,墩顶横向振幅、加速度、振动频率,桥墩基础顶(承台顶)横向振幅等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提速条件下各跨梁体的最大横向振幅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墩顶、桥墩横向振幅值较大,承台顶的横向振幅也偏大,梁墩体系横向自振频率低,而各墩墩顶和梁体跨中的横向加速度值、梁体跨中竖向振动加速度值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梁跨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小唐河大桥的加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腹板开圆孔的钢框架抗震节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梁腹板开圆孔的钢框架梁柱节点 ,笔者探讨的基本思路是希望通过对梁截面的削弱确保结构在强震作用时的塑性铰远离节点域而出现在梁上 ;同时 ,该节点形式应用于住宅体系时 ,使水暖管线穿梁和降低结构空间占用成为可能。因此 ,笔者对该节点形式的基本受力性能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构造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并利用ANSYS对其塑性区分布和剪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梁腹板开圆孔的钢框架节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用上的可行性 ,可达到塑性铰外移和增加使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混凝土梁式桥的整体抗震性能,研发一种具有耗能、限位双重作用的新型防落梁装置。首先,结合连梁装置的设计思想,将E形钢板与连接钢板相组合,通过设置合理的不工作长度和最大工作长度设计该装置,并试验研究其耗能能力;然后,将装置用于一座混凝土连续梁桥,对比分析设置装置前后墩(台)梁相对位移、墩底剪力等参数,并分析装置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及耗能。结果表明:新型耗能防落梁装置滞回曲线形状饱满,有很好的耗能能力;设置该装置能有效降低桥梁的地震响应,其中墩(台)梁相对位移减小60%左右,非过渡墩墩底剪力减小40%左右。  相似文献   

7.
基于3DMINE-MIDAS-FLAC~(3D)耦合的残矿回采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矿开采条件极为复杂,回采安全性差。为了保障残采安全,利用3DMINE,MIDAS/GTS,FLAC3D软件的耦合,对残采方案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残矿开挖后所形成空区的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状态判定回采危险区。选取某矿山浅部中段残采工程为例,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山-47 m中段部分间柱采空区的帮壁和顶板因岩移过大、拉应力过大、拉伸塑性破坏或剪切塑性破坏,出现了11处危险区;顶柱采空区顶板因拉伸塑性破坏,出现了6处危险区。通过此3种软件的耦合可精细建立复杂的数值模型,提高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危险区的判定有助于指导矿山残采过程中安全监测与支护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定量比较方法,改变小半径人行桥的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大小的同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分析出曲线半径和支座间距对抗倾覆系数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半径人行桥中,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的增大使得桥梁的倾覆系数有所改善;在使用小半径曲线桥梁时,若抗倾覆不通过,采用墩梁固结的方法改善桥梁的倾覆问题,且发现边跨的内力有所改善,中跨的内力有所增加,对于墩顶由于刚度的整体提升,墩顶负弯矩在整体上表现为增大,设计人员应着重考虑边中跨及墩顶的配筋优化。研究结果为小半径人行景观桥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耀庄  唐义军 《火灾科学》2005,14(4):234-238
比较分析了五根混凝土连续梁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极限荷载、变形、裂缝、延性系数等指标.在实际加固工程中无法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项进行加固,因此在试验中采用CFRP来加固梁的跨中,增强其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并利用梁支座处出现塑性铰,引起弯矩重分布的特性,来达到加固的目的.为使试验更加接近加固工程实际情况,试验中加固是在持载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使用碳纤维布提高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连续梁的方法,能有效地抵抗二次火灾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推导出高温作用后碳纤维布加固的实用设计方法,与试验数据可以较好地吻合.在不能找出加固后梁所有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利用分阶段平截面弹塑性分析法求出加固后连续梁的极限挠度,求出了梁的功能(挠度)可靠度.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初,江苏通州市人民法院对通州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被告人张慎忠、王飞违章送电造成1死1伤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作出判决:判处张慎忠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判处王飞免予刑事处分;并判处两被告人赔偿被害人医疗费、殡葬费等共计人民币2万余元。张慎忠系金沙镇墩塘村电工,去年5月26日因大风雨的吹到,将墩塘村一处架设在同一电杆上的广播线及220V的照明输电线绞在一起,导致输电线漏电,使该村配电室的漏电保护器跳闸,自动断电。当晚,该村会计王某家因新房落成清酒,需用电。王某叫其子王飞请村电工张棋忠送电。张因家…  相似文献   

11.
板梁桥“单板受力”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 ,在小跨径的公路桥涵中普遍出现了“单板受力”问题 ,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主要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板梁桥的“单板受力”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 ,采用梁单元建立板梁桥的仿真模型 ,分析了不同跨径板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 ;然后 ,根据板梁桥的受力特性和造成“单板受力”的原因 ,提出了缓解和避免“单板受力”的 5种加固方案 ,并采用实体单元建立板梁桥的空间模型 ,比较并分析了各加固方案位移、应力等力学性能 ;随后 ,详细分析了铰缝处混凝土的横向应力分布规律 ,并建议应采用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作为标准校核铰缝的横向应力 ;最终 ,根据各加固方案的优缺点 ,提出了解决“单板受力”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极限水平位移 ,根据塑性铰区变形特性 ,合理的确定塑性铰区长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基于有限元分析从理论 ,给出了桥墩根部纵筋屈曲时的长度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纵筋屈曲分析结果 ,考虑到材料非线性屈曲程度 ,进一步提出了桥墩纵筋屈曲长度的简化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08,(6):18-18
答:顶煤气搬眼作业是指在煤气管道上用搬眼机进行的一项打眼工作。煤气管道需要临时搬眼的地方很多,如抽堵盲板前后管道搬眼通蒸汽用,管道低处搬眼放水等。搬眼时使用搬眼机,搬眼机带丝扣和各种规格钻头:2—3米长的铁链子抓钩(钩住链子固定搬眼机主体);机垫(垫在管道和搬眼机主体之前);搬把;橡胶垫和对丝(搬管道底眼时,固定搬眼机用)。  相似文献   

14.
沿空留巷顶板岩层垮落到底板时,会影响底板的受力和变形,进而导致底臌,底臌的产生将直接影响采煤工作开展。为了对巷道底板的变形机理进行研究,根据空留巷底板受力特点,将巷道底板视为弹性地基梁,建立顶板岩层垮落在巷道底板上的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通过对高阶微分方程求解,分析巷道底板任一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及剪力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内力分布规律对底板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防止底板变形的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K型(即 HHH型)锅炉是我国工业锅炉中比较多的一种炉型。 这种锅炉,发生问题最多的是铸铁空心梁变形。锅炉常常因变形而引起炉墙裂缝、顶拱塌陷,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其主要原因是,铺在炉膛上部水冷壁排管的一层异型耐火砖隔墙没有和前炉墙的内衬相互连接在一起(见图一),炉膛里的高温烟气不断窜进顶拱与水冷壁排管隔墙之间的死角处,使铸铁空心梁变形。 为了防止空心梁变形,延长炉墙的使用寿命,建议在安装新的K型锅炉和检修炉墙时,当前炉墙的内衬墙砌到快要接近水冷壁排管隔墙的高度时,将其砌成如图2所示的搭头,延伸水冷壁排管隔墙与搭头搭…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下向进路采场高效安全回采,采用ABAQUS的损伤塑性模型对下向进路钢筋混凝土假顶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假顶的应力与位移分布规律,分别从假顶的应力分布、变形量对不同进路尺寸及假顶厚度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进路假顶产生的最大拉应力(089MPa)小于混凝土层的抗拉强度(127MPa);最大压应力(416 MPa)小于混凝土层的抗压强度(119MPa);假顶底部最易被拉裂位置为偏离假顶中央(05~1)m处;钢筋承载了大部分拉应力,受拉性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进路尺寸为3m×3m或者4m×3m时假顶厚度取06m,进路尺寸为4m×4m时假顶厚度取08m,假顶最大拉应力值均未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此时假顶较为稳定,便于进路维护与提高回采强度。研究结果对下向进路采场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花岗岩风化形成的风化球孤石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利用摄影测量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大量的孤石进行拍照及处理,建立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孤石模型,从所建立的孤石模型中选取具有不同形状参数的孤石,将其导入ABAQUS软件,建立含有孤石的边坡模型,进行有限元强度折减分析。结果表明:孤石的位置和大小会对边坡的安全系数产生规律性影响,而孤石的形状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表现出不确定性;孤石对边坡破坏特征产生影响,塑性应变区发展过程及位移场分布在孤石处与均质边坡相比均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坚硬顶板岩梁的破裂及演化规律,基于能量法分析坚硬顶板岩梁初次垮落时的能量种类及其转化。应用弹-脆性双支梁模型分析基本顶岩梁破裂过程中能量的种类,并计算储存积聚的能量和释放的能量。储存积聚的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辐射能和热能,这部分能量等价于岩石破裂克服抗拉强度所耗散的能量,另一部分弹性势能将转化为破裂岩块所释放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给出基本顶单一裂纹破裂的能量判据,并计算能量释放率。通过分析可知,基本顶岩梁储存积聚的弹性势能随上覆岩层重量及开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基本顶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能量释放率与岩梁的抗拉强度、岩梁的厚度成正比,与裂纹扩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阻燃性,以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对空心微珠进行化学改性,获得新型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采用锥形量热仪和烟密度测试仪测定分析新型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探究化学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阻燃与抑烟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组分含量的改性空微珠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进行化学改性的空心微珠能够明显改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阻燃性能;添加以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进行化学改性的空心微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抑烟效果,其抑烟性能虽不如添加单一空心微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但优于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相比于添加单一空心微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添加化学改性空心微珠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抑烟效果下降幅度低于阻燃效果的增强幅度,改性后的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总体效果强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改性空心微珠含量越高,总体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温度对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1座两联3×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对象,考虑极端温度对桥墩本构关系和橡胶支座力学特性的影响,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桥梁地震响应进行研究。通过对地震作用时不同温度工况下桥墩墩底弯矩、墩顶位移和支座位移的地震响应分析,得到极端温度对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常温工况相比,极端温度引起支座刚度、桥墩混凝土材料参数的改变,使地震作用下极端低温工况桥墩内力和位移响应最大增大35.65%和24.78%,极端高温状态支座位移最大增大15.31%;温度变化对橡胶支座力学参数的影响会导致桥墩和上部结构连接刚度发生改变,导致桥墩和支座地震响应变化显著,使桥墩内力和位移响应均与温度呈负相关,支座位移与温度呈正相关;根据现行规范计算的极端低温时桥墩墩底弯矩偏小,极端高温时桥墩弯矩偏大,设计中应予重视;极端低温导致支座和桥墩刚度增大,会使交接墩地震响应较其他桥墩更显著,在设计中应着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