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笔者统计了我国公路水路运输行业近10年的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并以道路运输领域安全事故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公路水路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事故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及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事故发生,为规范我国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呈多发态势,在国家安监总局的每周事故统计分析中,“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多发”的表述屡见不鲜。笔者通过对苏南某市去年以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统计,也发现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事故集中、建筑坠落事故频频发生。研究工程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罗时 《劳动保护》2012,(10):74-75
近2个月来,一系列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连连发生,在这些不断重复发生的事故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存在一系列漏洞。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引发各主要媒体的热议。近2个月来,一系列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在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建设、加工生产等领域连连发生。"8·5"浙江省温州市铝锁抛光加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时空特征,对2012—2017年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快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事故发生的时相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于每年的7、8月份,1、2月份较少;每天事故高发于10—12点和16—17点;事故高发区域有北五环外京藏高速周边区域、西二环附近区域和东二环至东四环区域。外来人口的流动迁徙、季节气候的变化、区域人口和生产经营单位与事故的发生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压减生产安全事故,遏制北京市制造业事故多发的势头,把工作重心下沉到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北京市安监局执法检查队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制造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96条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基于时间、空间和事故类型3个维度,对安全事故分布规律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2012-2015年逐年下降,2015-2018年逐年上升,2015年为谷底;每年的2月为事故谷值,8月为峰值,6月明显降低。这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相关管理文件连续颁布、全国建筑总产值逐年大幅度增长、工程露天施工、中国传统节日及安全检查月等都密切相关。在空间维度上,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华东地区是安全风险的高危区域,且江苏省连续6年为高频发事故地区,排在中国的首位,浙江省连续3年为高频发事故地区。这与以上两省庞大的建筑业总产值有直接关系,但由于浙江省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远大于江苏省,其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远低于江苏省。在事故类型维度上,高处坠落是发生最多的事故类型,通过对三因素耦合性风险和两因素耦合性风险分析均发现,"人"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目前生产安全事故防控与应急处置过程的科学化、可视化,从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场景的构成以及事故演化过程分析入手,基于目前主流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分析与对比,讨论相关典型场景构建的业务需求、技术路线与关键实现方法,并以某危化品运输槽罐车运输途中火灾爆炸事故场景的构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安全领域其他典型事故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实现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对以2016年新版《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为核心、以12个相关行业领域的规章和报表制度为补充的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体系进行系统梳理,阐明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主要特点;从事故统计的协同性、事故范围、填报主体、报表的指导作用、统计结果的发布内容和模式5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从风险治理角度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生产安全事故致死率和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比4项指标,采用秩和比法构造相对安全风险指数(SRI),并以江苏和宁夏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RI可更好地量化和反映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水平;近年我国系统性风险非持续下降,呈波动变化;事故少发地区的系统性风险不一定小于事故多发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安全生产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发生。从政府到企业,从专家学者到安全管理人员,都在探索研究,寻找好的方法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一花独放不是春",来自新疆塔里木油田的安全生产独立研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地区化工事故时空变化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汇总了2006—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发生的化工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时间趋势、空间分布、事故原因、死亡人数以及类型等特点。结果表明:事故发生频次稳定,增长趋势不明显。71%的事故发生于园区内,29%的事故发生在分散企业。连云港事故主要发生于沿海化工区密集带,盐城事故主要分布于沿海化工区域,少数发生在内陆地区,南通事故发生地点较为分散。总体来看,江苏沿海地区化工事故具有数量多,影响广,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近年来山西省煤矿事故的发生特点,基于2015年—2018年山西省煤矿事故数据并结合全国煤矿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对事故等级、类型、地点、企业性质、煤矿辖区5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煤矿安全形势有正负影响;近年来山西省煤矿安全总体形势好于全国,但机电、运输事故频发,水害事故时有发生,需要对该类事故加强防范措施;回采工作面为事故多发地点,这与全国煤矿事故特点不尽相同;国有重点煤矿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高于地方煤矿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国有重点煤矿数量多、产量大的原因。应同时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坚决落实安全责任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掌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规律,预防事故与灾害发生,笔者收集、整理了2000年9月至2007年3月间的609起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详细分解和统计分析,获得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的时间分布、地域分布、路段分布、事故形态分布、事故原因分布等统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具有如下规律:早晨和上午(4时至12时)是事故多发时段;事故形态以单车事故为主,特别是车辆倾斜或侧翻事故为数最多;驾驶员处置不当和违法驾驶行为以及运输车辆机件失效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的两类原因。针对案例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保障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机械安全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危险性,防止机械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运用事故统计方法,对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各类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伤害形式的角度出发,将机械伤害事故类型从绞伤、碾压伤害、夹挤伤害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以锻工、车工、铣工、钳工等11种常见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得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事故发生规律和各加工工艺危险性的大小。与以往机械伤害事故类型统计不同,本文将机械伤害从不同工种和不同伤害形式进行分类统计,更能体现机械加工事故伤害特点,对加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云南山区公路严峻的交通形势,及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云南山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对策措施。分析表明,在云南山区,路况、人员安全素质、车辆性能、安全管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重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系统功能最强,应使系统各要素相互匹配,以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information about past accident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ccident prevention, the information about industrial accidents is not commonly available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Spray dryer plants for dairy products are not an excep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 cre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database for industrial spray drying accident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ir major caus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8 chapter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deal with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spray drying of dairy products. The third chapter provides the outputs from the authors' database containing records of 25 accidents in milk drying facilities in Europe. These accidents took place between 1999 and 2019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ccident databas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accidents were identified. Processes that can cause a fire, an explosion, or damage to environment are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fifth and sixth chapter. The seventh chapter deals with process, tech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these were discussed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results of the accident database.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with a focus on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rocess safety through newly developed protective tool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省1981—2003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给出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预测模型。通过与发达国家类似的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给出以时间和机动车拥有量为自变量、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因变量的简单预测模型,该模型对2004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预测是准确的;同时采用该模型预测了云南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峰值及其年份。结论指出:基于目前的人、车、路和管理水平及发展趋势,云南省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13—2018年之间将达到高峰,高峰时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5528~7369人之间。  相似文献   

19.
《Safety Science》2006,44(4):297-312
RationaleThe phenomenon of repeat work-related accidents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studied.ObjectivesTo evaluate the role of work-related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repeat accidents in Italy, using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size of the enterprise as proxies and basing the analysis on available administrative data.Methods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Italian Workers’ Compensation Authority (INAIL), refer to accidents in the industry and artisan sectors and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between 1994 and 1999. We selected the data on accidents among 633,735 persons 25–55 years of age with a first accident in 1996–1997, and we determined the occurrence of further accidents within two years in the same economic activity, taking into account job mobili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nderreporting (geographic area, age, and size of the enterprise). The gender-specific relative risk was computed for each economic activity, given by the ratio between the risk of repeat accidents in a given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risk in all of the other activities.ResultsIndividuals with a single accident differed from those with a repeat accident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by gender, age-class, and severity of injury.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with the highest relative risk were generally those known to represent a risk of accidents in general: metal ore and coal mining, shipbuilding, the manufacturing of railroad equipm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road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the primary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oundry work, logging/wood manufacturing, slaughtering, and agriculture. However, certain activities not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hazardous showed a high risk of repeat accidents (e.g., public hygiene, and the manufacturing of bricks, pottery, and glass).ConclusionsThe epidemiological pattern of repeat accidents by economic activity reflects that of accidents in general, though with exceptions. Results suggest tha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technical aspect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safet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accidents and repeat accidents by gender, age class, and severity of injury suggest that studying repeat accidents separately from first accidents is quite usef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