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全文化建设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评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结合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特点,建立了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全面客观的安全文化评价指标,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利用EXCEL,SPSS和MATLAB等软件,结合具体实例,可以方便直观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督促供电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FAHP的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足、标准分值难把握等缺点,结合我国危化品生产储运及安全监管现状,为合理地评价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等级,参考现有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出了采用10个一级指标和44个二级指标来评价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有机结合,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各级指标权重值,创建了一套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最后以某涂料企业作为该评价体系的应用实例,并对比现场考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行、有效,指标权重可信度高,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不同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可为评价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等级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论的企业安全文化模糊层次(AHP-Fuzzy)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安全问题的特殊性,以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分析企业的安全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从整体上探讨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建立了三大视角,8个要素,28条指标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结合AHP方法和模糊(Fuzzy)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安全文化不仅体现在企业组织内部,还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应该从3个维度来测量。实证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运用于各类型企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安全文化水平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为了对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现阶段,完全定量化的评价体系还无法实现,较可取的方法是采用类似“分值量化的安全检查表”的半定量形式。这种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指标)集合、各因素(指标)的评价分值等级以及综合评价分值等级。评价时,根据对企业安全文化现状的调查分析,逐个因素确定评价分值,最终确定综合评价分值。该分值可以给出企业安全文化当前所处的状态或发展阶段,为制定今后的发展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36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含了从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到安全物质文化的多层安全文化构成的多项指标建设,真实全面地评价安全文化建设绩效,为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改进与发展方向. 借助于360°的绩效评价理论,从政府、上级、同行、客户、公众、企业自身6个评价组织,以不同的视角对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绩效大小进行评价,说明了评价过程与方法,并以四川某天然气企业为例,对360°的安全建设文化绩效评价模式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将组合评价方法(AHM方法和TOPSIS方法)应用于煤矿安全文化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根据煤矿安全文化的特点,构建了由10个指标(企业精神、安全目标、安全风气、企业形象、人文环境、安全管理体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工作条件)组成的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利用AHM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评价。同时,简要介绍了基于Web技术的评价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评价模块。最后以某煤矿公司作为该评价模型的实例,对其下辖的5家企业安全文化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评价方法较传统的定性评估更为科学、客观,为煤矿公司对下辖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价提供了可靠参考,也为煤矿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SEM的建筑施工企业KPI安全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和服务质量管理以及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探讨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建立基于人的因素、管理制度、施工设备和环境条件四维度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引入到评价体系中,构建安全绩效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总结评价的一般程序,并结合实例,从定量的角度对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PI评价体系和SEM评价模型评估得出建筑企业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程度是:人的因素>管理制度>环境条件>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8.
基于PDCA模式的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工事故屡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有的通过HSE管理体系降低安全事故率,有的通过危险性评价来控制危险源.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探讨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以期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根据安全文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化工生产的特点,引入PDCA管理模型,把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4个阶段,系统地讨论了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化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可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安全检查表,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企业安全文化等级.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使权重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企业安全文化现状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SMART原则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对安全文化的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并量化处理,以期对建立我国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有建设性作用。笔者运用SMART原则确定了从3个测量维度、5个方向、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及专家系统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权重,对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提高组织安全文化水平主要从提高安全行为在组织内的受重视程度和加强组织管理两个途径入手。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工作蓝本,在明确评价目标的指导下,尽可能从多方位评价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方面,最终落实到安全文化的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11.
一起有机过氧化物爆炸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一起重大爆炸伤亡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原因分析,介绍如何通过人证物证材料,用鱼刺图法找出可能引起事故的诸原因,逐项加以分析,将与人证或物证材料相矛盾的原因子以排除,最后剩下无法排除亦即能与人证物证相符的那个原因,就是事故的真正原因。笔者是这起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取证和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温石棉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在温石棉及其制品的危害及防控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对于其他主要国家在温石棉安全使用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简要介绍温石棉安全使用的理论基础,对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在温石棉安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法规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温石棉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发现,我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温石棉及其制品的安全使用法规、标准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最后,基于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温石棉产业职业病防治、环境保护以及温石棉制品等方面的法规标准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飞行员记忆与安全绩效的关系,提高优秀飞行员选拔的有效性和飞行排班的科学性,对飞行员记忆进行测试,结合其近6年的飞行品质(QAR)数据,系统分析了记忆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及各因素对飞行员记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飞行员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运动记忆、语义记忆与安全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情绪记忆与安全绩效呈“n”型关系;情景记忆主要受不良情绪波动的影响,语义记忆主要受对大脑缺乏开发应用情况以及压力的影响,情绪记忆主要受不良嗜好和年龄的影响,形象记忆主要受睡眠和疾病的影响,运动记忆主要受用脑过度和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CO在烟煤中的微观吸附和扩散机理,利用Wiser烟煤分子模型,通过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5种不同温度(293.15,303.15,313.15,323.15,333.15 K)下,压力为0.1~3.0 MPa时CO吸附量、吸附热的变化,采用能量分布分析CO在烟煤中的吸附行为,利用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研究CO在烟煤中的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O在烟煤分子中的模拟结果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Langmuir参数a和b减小,CO在烟煤分子中饱和吸附量和吸附能力降低。温度越高,烟煤分子的等量吸附热越低,烟煤分子吸附CO分子的平均等量吸附热为21.20~23.11 kJ/mol,小于42 kJ/mol,属于物理吸附;随着压力的升高,CO分子由能量较高的优势吸附位点逐渐向相对较弱的吸附位点移动;在模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CO在烟煤分子模型中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扩散活化能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研究结果为揭示CO在烟煤分子中微观吸附与扩散规律,准确预测采空区封闭火区煤自燃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尾矿坝边坡失稳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尾矿库失稳破坏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依据尾矿坝边坡破坏特征,将坝体边坡的破坏全过程分为连续的变形阶段和非连续的滑动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蠕变理论及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分析尾矿坝边坡变形、滑动过程的稳定性,提出尾矿坝边坡失稳的加速度判据,得出滑动过程位移解析解。运用FLAC3D对山西某尾矿坝边坡进行计算,得到安全系数为1.67,边坡稳定;通过坝体边坡表面某点位移监测曲线可以看出ü<0,采用加速度判据可得此边坡稳定,与数值模拟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16.
探讨按国务院总理朱基提出的质量效益意念 ,采用科技手段改善劳动与生活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anatomical arrangement of the lumbar spine in the mid-body sagittal plane of a human volunteer while in three postures: a driving posture; full flexion; and full extension. Radiographic images of the lumbar spine were made of a 33-year old 50th percentile male subject seated in a comfortable driving posture. Additional radiographs were made of the lumbar spine while the subject was postured in full voluntary flexion, and full voluntary extensio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mid-sagittal vertebral endplate positions were plotted on an x-y coordinate system for each postur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sk thicknesses,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 centers of each vertebra were numerically determined us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plots. Disk thicknesses were then graphed and comparisons made for each posture.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centers of vertebrae were graphed and compared for the three different posture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lumbar vertebrae tended toward that of full voluntary flexion while the subject was in a normal driving posture. Anterior disk thickness w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posture, while posterior disk thickness was not. While in a driving posture, the lower back approximated a straight-line that was nearly parallel to the seat back axis. The observations support those of an earlier study. Since soft tissue spinal elements can only be damaged by applying tensile forces in excess of their tolerance, the anterior elements of the lumbar spine would not be directly threatened in low velocity frontal collisions, since anterior elements would be in relative compression. Tension injury to the anterior structures as a result of a rear-end collision would first require reversing the preimpact conditions imposed by the normal driving posture. Tension injury to the posterior spinal elements resulting from low velocity rear-end collisions would be unlikely since 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 would also diminish tension stress in posterior soft tissue structures. Any compression injury to posterior elements resulting from rear-end collisions would first require reversing the pre-impact conditions imposed by the normal driving posture.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城市系统因缺乏前瞻性防范而造成严重损失,结合城市灾害事件严重度、承灾体脆弱性、适应力、抵御力和恢复力5个城市韧性影响因素,同时考虑相关指标完备性以及数据获取难易程度,构建城市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湖南省实际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基于城市韧性主要特点,可反映城市韧性分布情况,发现城市安全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相关城市管理者开展城市韧性建设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Safety 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情况,采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84篇引用Safety Ⅱ学术著作的论文,采用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的方法,分析Safety 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时间趋势、传播主体分布、传播领域与期刊以及传播的热点主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Safety Ⅱ学术思想在传播时间上呈线性增长趋势;核心传播区域为英格兰、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意大利;核心传播机构为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及罗马第一大学;核心传播者为Saurin Tarcisio Abreu、Hollnagel Erik以及Patriarca Riccardo;Safety Ⅱ传播的核心领域为工业工程、运筹管理科学、人机工程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健康护理科学与服务等领域;Safety Ⅱ传播的主题为“韧性与功能共振”、“病患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安全与风险管理”、“社会技术系统与人的因素”以及“安全风险的评估”6大方向。研究结果对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High-pressure gaseous methane release is a relevant safety-related problem mainly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s well documented, the reason for these safety concerns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vere consequences of the domino effect subsequent to the possible ignition. In risk assessment activities, estimation of the damage area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in order to draw up proper safety guidelines. To do this, loss prevention specialists use quick and well-established numerical tools (i.e., integral models) in their daily activities.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n obstacle in the flow field of the jet (e.g., the ground) is a more probable situation to deal with. It is known that integral models fail in this kind of scenario, leading to unreliable predictions. Hence,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s how an industrial ground surface influences the LFL cloud size of a horizontal high-pressure methane jet. An innovative quick procedure is proposed allowing to determine the height below which the ground begins to influence the LFL cloud size and the extent of such influence. Therefore, this procedure allows practitioners to establish when integral models can be used and when not to use them, and also provides a simple and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their use. Thes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are derived from an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performed with Ansys Fluent 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