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防范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危害:其一,对被害人因丧失抢救时间而未能避免死亡的后果和情节对人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对案件的侦破等也造成极大的侵害。为此,1997年的刑法典在第133条特别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和成功侦破案例的经验,认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必须做到快侦细勘,重视制动痕迹、现场散落物、人体衣着损伤情况等痕迹物证的勘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投入高、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逻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科学相关原理,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警情综合信息、驾驶人行为与逃逸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准确掌握车辆或驾驶人局部特征,从而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的查缉信息,使警务行动实现精确用警、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目标。笔者给出了利用动态分析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流程和步骤;指出提高办案水平,迫切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研发专门系统,强化信息研判。  相似文献   

4.
正值冬茶上市飘香的季节,笔者走进了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茶都交易大厅二楼,七拐八弯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后,茶都交警中队的牌子才在走廊尽头扑入眼帘。茶都交警中队警力少,却要管辖城厢、参内、魁斗、蓬莱等四个乡镇,总里程755公里的交通秩序,以及一般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闲聊中,笔者对该中队一年间接出警3000余起,特别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5起产生兴趣。一年间能侦破25起案件,侦破率达85%,这是一串了不起的数字,透过这串数字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果不其然,在几位经办民警的娓娓叙述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肇事逃逸者在这群忠于职责、大智大勇的交警面前,逃也枉然。  相似文献   

5.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中,经常会遇到目击证人不愿作证的现象。《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之所以会出现证人不愿作证的状况,主要原因有:一是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往往在农  相似文献   

6.
提起龙海交警林志杰,在当地小有名气。这些年来,他获得市优秀人民警察、十佳青年交警等多项荣誉,2004年,而立之年的他在交管股股长的岗位上大显身手。 林志杰在侦逃中彰显出个人组织能力强、技术精湛、思维敏捷的特长,及时地破获了10起逃逸案件,破案率高达91%,其中4起致人死亡、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全部侦破,有力地打击了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起距事发时间足有24小时的交通事故,一位讲不清肇事者外表特征的受害者家属,一把无法显示号码且欠费的“小灵通”手机及一部无牌二轮摩托车,这些不确定因素,无疑给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设下了层层难解的密码……然而,这一切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蹊跷离奇的案件之谜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修改后的《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都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者的处罚力度。笔者拟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1.
笔者多年来在侦办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亲临一线,对每起重大案件的成功破获都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提出了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从现场勘察、摸排锁定、攻坚预审、应对环境、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技术要素以及心理层面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25日晚上11时许,一架从江西南昌飞往厦门国际机场的客机徐徐降落。在民警的押解下,肇事逃逸长达一年半之久的犯罪嫌疑人翁某泉,低着脑袋走出机舱。至此,去年 发生在国道324线角美路段的“2·2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宣告侦破。 案件的原委,还得从2002年春节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和“持证一族”的大量增加,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上升趋势,肇事逃逸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使许多受害者由于耽误了抢救时间而不能生还,使本来可以治愈的伤者留下了终身残疾,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1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和"持证一族"的大量增加,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上升趋势。肇事逃逸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使许多受害者由于耽误了抢救时间而不能生还,使本来可以治愈的伤者留下了终身残疾,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 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发的原因:一是一些驾驶人在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和经济赔偿,置法律、良心和受伤人生命于不顾,企图一逃了之;二是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以及对发生逃逸案的常识比较缺乏,发现情况后不能及时向交警举报和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消息树     
《安全与健康》2007,(5):24-25
我省“五一”黄金周道路交通事故全面下降;明溪:三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00%侦破;漳浦交通宣讲队“送法进农家”;莆田:民警及时协调 学生免费坐车;龙海交警着力解决校车超载问题;延平交警开展“交通安全服务超市进企业”活动;为吃狗肉车撞狗 狗跑车坏人受伤;为逃避交通违法处罚 兄妹俩扮夫妻演双簧;“克隆”行驶证应付检查 真假难辨栽了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但有少数机动车驾驶人无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积极抢救现场,给受害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生理及经济负担,笔者综合分析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对肇事逃逸犯罪的心理及预防对策作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驾驶人遗弃车辆逃离能否以交通肇事逃逸定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简单的给驾驶人遗弃车辆逃离确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不可取的,重点要在个案的定性中把握关键、重在事实、掌握原则。遗弃车辆逃离的方式和原因。从已侦破的弃车逃离事故分析,驾驶人逃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是不管现场上是否有人员受伤或死亡,不报警就逃离;二是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而逃离;三是将伤者送往医院后逃离。遗弃车辆逃离的原因也具有多重性,一是当事人存在掩盖与事故因果关系的事实和证据,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意愿,如:饮酒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