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慕群 《现代职业安全》2011,(10):117-119
当盲人无法用眼睛看世界时,听觉就变得异常灵敏。那么让我们试想,当静坐冥想时,收回五官对周遭的触角,心的感悟力将会变得多么强大。 高科技的发达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使人陷入更多苦恼中。尽管我们拥有太多先进的通讯设备,电话、手机、网络,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人们的连接太多依赖外在的设备,而弱化了我们固有的心灵沟通力和感悟力,从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中断了。  相似文献   

2.
1 噪声引起的危害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据报道,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是那些人们不愿意听的、惹人烦恼的、对人有害的声音。入耳是靠听觉系统感觉声音的,而听觉神经神经受到损伤后不能再生和恢复。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后天的影响,如药物、外伤和接触噪声都会影响听力。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除高强度外,  相似文献   

3.
兄弟媒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3)行人左侧通行可减少人车危险冲突听觉是人接受外部刺激的重要信息通道,实验表明,行人依靠听觉察觉身后危险的能力很弱,在混合交通条件下容易出现行人未及时发现身后驶来的车辆而引发交通事故。由于我国实行车辆靠右通行制度,因此,在目前机动车行驶噪  相似文献   

4.
在工作场所,特别是环境噪声高的工作场所,设立适当的声信号,例如险情听觉信号,用来提示人们防止人身及设备发生事故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诸多声信号中,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场所,使用什么样的声信号最实用、最科学?这就需要制订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的安全要求和设计规范来解决。本标准是在等效采用ISO7731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订的。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和煤炭科学院共同负责编制工作。对本标准的编制,有以下三点说明。 (1)人耳的听阈反映了人耳听觉特性,40多年来,许多国家测定的结果表明,听阈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范围每年约有60多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中,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交通安全工程师对人车安全系统的研究,发现驾驶人的生理素质对事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想安全驾驶一生,就必须了解驾驶员生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克服驾驶员生理对安全不利因素的方法。影响驾驶安全的生理因素主要有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听觉特性、人体感觉特性、驾驶疲劳特性以及酒后驾车等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噪声对人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噪声对人可致特异性噪声病(即听觉器官的损害)和非特异性噪声病(即非听觉器官的损害)。我国规定新建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得超过85dB(A),老企业不得超过90dB(A)。目前,噪声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损害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噪声组为40名接触噪声强度超过85dB(A)、工龄为10—30年、年龄为30—50岁的工人。对照组为40名接触噪声强度低于50dB(A)、工龄为10~30年、年龄为30~50岁的工人。两组劳动强度、体质、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年出勤天数和体重指…  相似文献   

7.
结合行为主义反应性制约取向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刺激-反应S-O-R单元链,以安全帽使用教育为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分析得到视觉听觉双重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更容易引起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且行为保持性最佳;单纯视觉、听觉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对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作用基本一致,但采用听觉刺激安全教育产生的安全行为保持性较差,在第7个工作日后逐渐恢复到空白实验阶段。同时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实验过程中人员心理变化与工作年限等因素对人员安全意识的影响,得到工作年限为1~2年的人员安全意识较低,过强的刺激将导致人员的过度恐惧反而使安全意识降低。最后,对企业现行安全教育方式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包括:正视安全教育刺激的重要性、保持性以及针对性;充分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对安全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石油钻探现场,钻井设备辐射出很强的噪声,常高达95~110分贝。石油钻井工人长年工作在这样的噪声环境中,不仅听觉受到损害,还会诱发多种疾病。我局对工龄2个月至22年的155名工人调查,发现因接触噪声造成商频听力损失人数达26人,噪声性耳聋人数9人。为了防止这种职业危害,我局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出一种新型防噪声耳罩—HE-3型安全帽耳罩,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鉴于石油钻井队钻工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我们确定将耳罩与安全帽联为一体。我们选用了湖南防护帽设备厂生产的一种带有流水帽沿的安全帽,在帽子两边的帽沿上方,斜凿出两个圆形通气孔,…  相似文献   

9.
听觉是人接受外部刺激的重要信息通道,然而实验表明,行人依靠听觉察觉身后危险的能力很弱,在道路混合交通条件下容易出现行人未及时发现身后驶来的车辆而引发交通事故。由于我国实行车辆靠右侧通行制度,因此,在目前机动车行驶噪声日益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让行人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靠道路的左侧通行,可以使其始终与距离自己最近的车辆保持相互面向,从而充分利用行人视觉对道路危险的良好感知能力,增强行人躲避危险的主动性,减少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危险冲突及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我们也常常把那些业务技术水平高、工作中不出事的人认为是安全上的“放心人”。但是,在我们的安全生产中,也常听到一些“放心人”因“胆大”而发生事故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中,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欠缺和不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对下述几种人,是我们安全教育是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2.
安全是一种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生命最庄严的承诺。 人身安全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占有首要地位,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即要着眼于安全知识的灌输,又要着眼于安全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好比人的左右手,而安全意识则是人的大脑。  相似文献   

13.
噪声污染同水和空气污染一样,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国际性污染。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长期工作或生活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中,不单是对人的听觉系统产生影响,损伤听力,造成耳聋,还会对人体的多种功能产生危害,使人疲劳,降低生产效率,还会诱发如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噪声还会在工农业生产中,带来不安全因素,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也正因为有了这五颜六色,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色彩,通过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地应用色彩的心理效应,不仅能使人产生舒适感和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减少或避免工作中的失误,确保工作安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听力防护用品是指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伤,预防噪声对人身引起不良影响的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的结构原理,类似人们遇到强烈音响振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双手掩耳,以减少强声波对人听觉器官损伤的情况。听力防护用品就是根据这种原理,通过一定的造型,使之能封闭外耳道,达到衰减声波强度与能量的目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适于佩戴的结构,形成一种以防噪声为目的的防护用具。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谐悦耳的声音使我们心情愉悦,而刺耳嘈杂的声音却让我们感到心情烦躁,甚至会危害到人的健康,那些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我们称为噪声。  相似文献   

18.
噪声亦称“噪音”,指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一般以90dB(A)作为工作点的听力保护极大值。如果噪声超过这个极大值,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听觉,甚至引起耳聋,诱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力,同时,也能损害人的视力。了解这一点,对现场安全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有资料表明,噪声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当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达到90dB(A)时,有2/5的人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当噪声达到115dB(A)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都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的功率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高,带来的噪声也越来越强。 噪声不仅对机器设备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人的听觉器官有损害,甚至对整个机体的健康都有影响。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人会睡不好,吃不香,头昏脑胀,耳鸣目眩,血压增高,血管痉挛,心脏跳动节奏改变,消化机能减弱。这往往导致心脏病、胃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等。 噪声虽对人体有严重危害,但它却是完全可以控制的,还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它的危害。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现就噪声及其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声音和噪声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媒体报道的各类沉重惨痛、令人发指的群体性安全事故中,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亲眼目睹的单个安全生产事故里,我们不难发现,70%~80%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发生的。著名的海因里奇理论“88:10:2”也告诉我们,100起安全生产事故中88起纯属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