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下期问题     
《民防苑》2014,(11)
正最近,不少媒体都报道了一项来自法国的最新研究,其结果显示频繁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胶质瘤及听神经瘤)的发病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手机安全性的购忧物虑签。"单手小机票导含有致双脑酚肿A瘤吗"?的对人说的法健流康传有已危久害,吗在?这方面目前的研究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渐昌明,手机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如雨夜春笋破土而出成遍野新绿的时候,有关手机辐射是否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对人体有多大害处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据有关专家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在进行一项有13个国家参与的手机电磁辐射与人脑组织关系的国际研究,研究结果有望在2004年公布。 无论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要的是人们不要被各种争论搞湖涂了,要保持清醒头脑。因此,为了我们有健康的大脑和防患于未然,在权威的结论公布之前,对手机辐射,还是预防点好。这种健康预防既有对手机用户自身的保护,也包括对他  相似文献   

3.
科技前沿     
正"导航鞋"能为主人规划行走路线对于路痴来说,站在街边不知该往哪儿走会让他们泪流满面,明明身边有地图却还是看不懂会让他们痛彻心扉。现在,印度两位发明家联袂推出了一款"手机导航鞋",通过"听从"手机地图指挥发出轻微震动,以提醒主人转变前行的方向。这个名为Lechal的高科技产品可以  相似文献   

4.
时尚科技     
芬兰研究称手机辐射抑制大脑葡萄糖代谢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和芬兰辐射与核安全中心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手机辐射会减弱靠近手机天线的大脑区域的葡萄糖新陈代谢。大脑葡萄糖代谢下降表明大脑局部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是脑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芬兰研究人员先让13名年轻的健康男性受试者暴露在脉冲调制在902.4兆赫的手机通信信号中,时间长达33分钟。随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脑部  相似文献   

5.
正据报道,单细胞藻类经过基因组"手术",可去除非必要的部分。这可以形成一个最高效的细胞工厂,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生产可持续的生物燃料。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QIBEBT)的研究人员从一种产油微藻中剥离出了大量的基因组,敲除了它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创造出了一把"基因组手术刀",可以快速、创造性地修剪微藻基因组。  相似文献   

6.
正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曾经看到这句话,我总是不能理解,直到经历了"918"全民防空演练和暑假里的学生救灾自护学习后,我才明白民防的意义所在。防于外9月18日那天中午,上海全城拉响了防空警报,警报一共为三遍,第一遍为预先警报,第二遍为空袭警报,第三遍为解除警报。之前,手机中也收到了相关的短信,为此还特别  相似文献   

7.
微观点     
《民防苑》2014,(5)
正@广州公安:【手机丢了,记得到110.qq.com解绑微信!】随着"打车软件"、手机理财普及,越来越多微信绑定银行卡,万一手机丢了怎么办?已出现微信被盗,骗子在朋友圈到处"借钱"的案件!请牢记这个链接:110.qq.com,这里可立即解除微信绑定!@上海环境:【我国大气治理要实现四个战略性转变】1.控制目标由总量控制变为质量改善。2.控制对象由燃煤污染物转向多种污染物。3.控制手段由工业点源治理转向多污染物综合控制。4.管理模式由属地管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显微镜手机,或称CellScope,将荧光显微技术与移动电话技术完美结合起来。这种手机不仅能够拍出彩色的疟疾寄生虫照片,还可以拍摄贴上荧光标记的肺结核病菌。更重要的是,它可将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1,(5):86-86
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和芬兰辐射与核安全中心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手机辐射会减弱靠近手机天线的大脑区域的葡萄糖新陈代谢。大脑葡萄糖代谢下降表明大脑局部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是脑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一个人一走出家门,他可能就身处致癌物的包围之中。"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外宣布,确定室外空气污染为新的致癌物,致癌级别与吸烟、吃发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呼吸甲醛等归为一类,属于一级致癌物。定级污染空气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无论乘坐火车还是地铁,人们在站台上候车的时候,都习惯于站在一条"安全线"之外,它离站台的边缘有1米的距离(离钢轨外侧3米)。这条用醒目颜色标出的线非同一般,它告诫乘客:在列车通过车站或进出车站尚未停稳时,千万别越过这条"线",否则极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2.
前后脚两条新闻,一条说:9月1日,浙江大学毕业生、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经过多年抗争,终于拿到全国第一张食品行业"健康证",这似乎表明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坚冰"得以消融。时隔九天,另一条消息,28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小廖(化名)被告知,他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办理食品行业从业健康证的申请遭到驳回。这让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激动的泪还没擦完,就转为失望和愤怒,着实被折腾了一把。当然,他们面临的主要折腾是来自于上学、就业中的歧视,这种歧视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纯属瞎折腾。折腾了这么多年,也该有个说法了……  相似文献   

13.
啤酒等很多饮料容易变质,其中一个"罪魁祸首"是饮料中所含的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_2)。日前,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核黄素四乙酸酯模板分子,成功合成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它可以去除饮料中87%的核黄素,延长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5年的自然灾害数据,通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的灾害类型,然后从时间维度分析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最后从空间维度分析灾害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洪水、风暴和地震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2)以1970年为节点,1970年以后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发生频次逐渐增加、经济损失激增,但伤亡人数明显减少;(3)东南亚片区和南亚片区的灾害发生频次最高,死亡人数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沿海及沿地震带的区域;(4)灾害的影响程度与承灾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灾害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蒙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摸清"一带一路"自然灾害状况、共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4,(3):88-88
手机被盗,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别担心,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外展示了一种根据需要溶化然后变得没用的电路。他们表示,这项技术可用于手机和信用卡的防盗装置。  相似文献   

16.
地质工程是人类重要的工程实践活动之一,直接指向自然界.它涉及到人类的需要(价值)、工程指向的客体(地质)和建造的工程体(物质)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工程活动承载的价值、地质、物质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价值、地质、物质之间的平衡(简称"三质(值)"平衡)事关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提出了"三质(值)"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灾害的研究,正在变为一门热门的学科.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举例来回答"什么是自然灾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则干脆对此避而不谈.显然,如果对"自然灾害"这一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如果人们只热衷于提出各种概念模型,热衷于案例分析,则"自然灾害学"就很难上升为一门科学内核清楚的学科.从分析定义的本质人手,梳理出下定义的4条规则,指出了现有5个自然灾害定义的不足之处,建议了一个自然灾害的基本定义,并用它分别对<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的13种自然灾害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媒体报道,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新型柔韧有机电池,可以取代医用植入设备(如起搏器)的刚性电池,是一大突破。参与此项研究的博士称,该电池不易燃,且没有泄漏问题。她说该"柔韧的超级电容器"可用于为身体传感器(如起搏器)提供动力。博士还称:"在诸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医疗设备中,有两种植入物,一种安装在心脏中,另一种则植入金属基刚性电池,这种植入物被植入于皮肤下。皮肤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普通填充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黏弹性阻尼器的原理和构造,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本文介绍减震填充墙(板)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给出适合构筑减震层的材料及其滞回性能;对减震填充墙(板)单元、带减震填充墙(板)平面框架进行性能试验,揭示减震填充墙(板)通过相邻砌体(墙板)单元间的相对运动迫使减震层发生剪切滞回变形、耗散地震输入能量的减震机理,建立减震填充墙(板)平面内"双斜撑"力学模型;通过带减震填充墙(板)三维框架的动力时程分析,验证地震下减震填充墙(板)可通过削减墙体自身对主体结构的刚度效应,显著降低对主体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保护墙体不破坏的有效性;对减震填充墙(板)的平面外性能进行试验及分析,揭示减震填充墙(板)"拱承载机制"的平面外工作机理及"四铰拱"的破坏模式;介绍减震填充墙(板)在楼梯间、(震损)加固建筑等应用场景中的原理及构造;给出减震填充墙(板)今后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汶川8.0级地震及芦山7.0级地震后,针对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在强震区实施了大量防治工程.通过对地震重灾区92条泥石流沟治理工程实地调查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事前(P)、事中(N)、事后(F)阶段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治理工程效果"良好-优"的占到总数的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