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河流域水环境危机和适度恢复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大量超采,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水环境已经恶化到十分危险的境地。回顾、总结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改善和恢复水环境,必须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根据流域水资源条件确定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的命脉所在,它哺育了生命,更创造了文明没有水,世界也将不复存在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们不得不担忧:生命之源是否会枯竭?水污染现状:触目惊心水资源稀缺: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立方米,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  相似文献   

3.
淮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云侠 《灾害学》2006,21(1):52-54
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其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商品粮棉、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初步实现阶段性治理目标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现象,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工业、城市生活、农业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污染及反弹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多样且严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用水效率低与过度利用并存;河湖萎缩;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严重;水污染日益突出等.较深入地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因而最终导致了人地关系的失调,其驱动力是人口迅速增长造成对脆弱的水资源系统的压力剧增,从而形成人类驱动下,水-经济-生态的时空耦合及恶性循环机制,导致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水,也越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近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世界性的难题。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跨界水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 第五讲 城市不稳定性问题的认识0 引言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事。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更成了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城市不稳定性则是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它也是投资环境的一个主要构成要素,研究这一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个系列讲座及文献同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室重点资助项目——“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先导性论文。本文为小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建立水资源管理体系、水资源管理法规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存在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体制和政策上存在弊端以及忽视节水方针的实施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倡导新的生态经济管理思想、建立国家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和采用先进技术等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李相然  张绍河 《灾害学》1998,13(4):62-66
滨海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与城市建设均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开发力度加大,由此起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研究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成灾特点。  相似文献   

9.
严晖 《防灾博览》2012,(4):67-69
目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愈来愈严峻,突发性的环境事件频发。在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频率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安全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明  孙长林 《灾害学》2008,23(2):101-106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出了“从展望到行动”的主题,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水安全概念演进的分析,给出了水安全概念新见解:认为水安全是一个“旧的平衡解体、新的平衡建立”交替作用的动态过程。其内容包括:水资源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水质安全、水量安全和水灾害安全等。在分析中国水安全存在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以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9条水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35年来干旱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部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气候对社会——经济、环境冲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近35年(1951—1985)来干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大量事实为依据,阐述了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部门,如粮食产量、水资源和能源、林牧渔业等部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再生污水绿地灌溉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及环境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大量的绿地仍然在采用井水或自来水进行灌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也加重了城市的用水危机。开辟城市第二水资源——再生水来灌溉绿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新途径。但由于再生污水水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作为一种宝贵肥源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效应。为此,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1)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再生(污)水绿地灌溉可行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筛选出特定区域适合于一定水质标准之下的灌溉的植物种;(3)深入研究不同地区气候、土壤、植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适合于该区域的合理的灌溉技术体系和灌溉方式,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况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占礼 《灾害学》2000,15(3):18-25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命和物质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与破坏。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植被破坏的急剧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之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我国水土流失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4.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崔树军  宋志敏 《灾害学》2000,15(3):67-71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占用土地,“三废”污染、地面变形与沉降、矿井突水等地质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致使地质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着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用环境地质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环境灾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6月1日至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今年10月14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对保证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确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把自然灾害管理纳入发展规划,或者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灾害管理,这不仅是灾害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计划部门关心的问题。为此,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特办刊物《Stop Disasters》第7期登载了美洲国家组织秘书处S.O.Bender的文章,现摘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国水体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中国七大流域中,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我国的水污染态势极其严峻,治理水污染已经迫在眉睫。有专家曾推算,我国每年水污染对工业、农业、市政工业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400亿元。解决水污染的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少一些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少一些瓶颈,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少一些阻碍。2015年4月16日,"水十条"正式出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草原雪灾的致灾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北方草原雪灾是天灾 ,更是一种人祸。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的异常气候固然是致灾的客观原因 ,但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 ,如超载放牧、耕地过垦、滥挖草药、滥用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压力 ,超过了草原生态阈限 ,使脆弱的草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粗放经营 ,草原基础设施落后 ,也使草原生态系统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草原公有、牲畜私有之间的所有制相位差是激发牧民掠夺式利用草原资源的最根本原因。为了追求私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放牧者往往置公共草原的承载能力于不顾 ,严重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也许正是“公共物品悲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高风险社会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1):18-22
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处于“风险社会”乃至“高风险社会”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在对现代社会风险的特点进行归纳后,对其量化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影响风险大小的各因素入手,拟定了若干风险管理对策,对如何面对“风险社会”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可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城市供水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保障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供水发展水平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城市家庭走向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供水面临很多问题,内涝积水和净水工艺尚未完善等问题,制约着城市供水的发展,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正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两大问题,而减轻灾害正是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环境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震多发,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凋查,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倒塌造成的。而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与建筑场地的选择,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紧密相关。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更人道、更经济。”工程抗震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