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大部分填埋场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使用年限,填埋场的再建设再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面临土地和资金两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对已封场的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的技术出路,并从技术、经济及开挖后稳定化垃圾出路几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在我国土地短缺、资金不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且迅速增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对已封场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是一条值得引起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界重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预测评估西藏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产生量及其回收利用价值,通过IPCC(2006)模型对其自2020年封场后的甲烷气体产生量进行了预算,并根据甲烷气体产生量评估其回收利用价值及其通过焚烧利用实现的CO_2减排量。结果表明:封场后,填埋气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近10年内,甲烷总排放量可达225.286万m~3/a,将甲烷焚烧后可实现CO_2减排量4844t;由于填埋场甲烷产生量相对较少,不适宜进行回收再利用,采用火炬焚烧的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矿化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对矿化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填埋场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将填埋场土地恢复使用,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及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均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分析城乡建筑垃圾处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法律法规、同步推进城乡建筑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健康发展、完善城乡建筑垃圾暂存场及填埋场建设等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某20世纪80年代末垃圾填埋场的外围环境和垃圾堆体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堆体沉降和水位、陈腐垃圾、渗沥液、土壤等。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填埋堆体沉降量满足场地高度利用要求,有机质满足场地低度利用要求,周边环境中土壤样品达标;堆体渗沥液和场底土壤样品所检测指标存在未达标,发现填埋场底部存在渗漏现象;说明该垃圾堆体尚未稳定,建议进行水文调查和加强堆体的渗沥液导排与水位监测。  相似文献   

6.
包装垃圾是由废弃的包装物产生的固体垃圾,约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1/3,虽然政府进行了必要回收,但仍有1/3以上的塑料、玻璃等包装物没能被有效回收利用,成了填埋场的主要填埋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地、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浪费。从回收利用和源头减量两方面提出包装垃圾的应对,一是对包装垃圾按来源、成分等进行详细分类,并建议回收处置方法;二是从制定行业政策方面来减少过度包装和扶持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有效处置包装垃圾等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填埋场已填埋陈垃圾具有丰富的资源,我国填埋量已达几千万吨.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6年填埋龄和10年填埋龄陈垃圾基本特性的测试研究,揭示出填埋6年以上的陈垃圾已具有相当稳定的性状,原始垃圾特征已完全消失,开挖后没有异味,在组成上除部分大颗粒无机物和大块难降解有机物外,其余部分已腐化为类土壤物质,可以开采再利用.陈垃圾中类土壤部分在物理化学性质、水力学和微生物学性质上均表现出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形成的、极为优良的基质特征,可用作污染物生物处理基质或作物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8.
以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填埋年限15年以上的矿化垃圾进行治理,开展矿化垃圾筛分治理技术的应用,其成分腐殖质可与营养土混合用作绿化使用,其可燃物、金属等回收利用,剩余渣土运至卫生填埋场处置,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消除污染来源,释放填埋场地。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的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以及污泥处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针对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方向是:目前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为主,以土地利用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利用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改扩建飞灰固化物填埋场,从勘查设计和建设角度,通过与常规生活垃圾填埋的安全和环保各相关因素对比,分析扩建前后填埋场稳定性、防渗及导排系统等勘察设计要点,研讨扩建工程新老填埋堆体基础层、防渗及导排系统等安全环保关键技术及扩建的适宜性,为扩建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较为系统的技术论证思路。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数学预测模型,以丹阳北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为例,预测和分析了北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和再利用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科研、法律、教育以及政策等方面加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城市生活垃圾属废弃物的再利用范畴,不仅可作为再生物质的原料,而且还可作为能源.利用垃圾焚烧方式回收其能量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近20年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大量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这些发达国家还利用无机垃圾制RDF(垃圾衍生燃料),利用废塑料制汽油,利用有机垃圾制取甲烷,这些制取能源的方法被认为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圳市1988年投产了从日本引进的两台三菱马丁式垃圾焚烧炉,日处理垃圾150吨/台,发电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开我国焚烧工艺处理垃圾并利用余热发电的先河.预计到2010年,各地将建有各类垃圾能源工厂150~200座.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措施正在我国各大城市全面实施。通过对瑞典生活垃圾层级管理和4种处理方式的介绍,对瑞典垃圾回收再利用效果进行分析,为我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描述德国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开挖的审批流程、工艺、开挖出来的垃圾组分、开挖后的环境影响及开挖费用,试图解析其对中国填埋场开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发达国家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餐厨垃圾的管理和技术,提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餐厨垃圾的再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日本新技术促进机构邀请,对日本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考察.简要介绍日本新技术促进机构以及日本企业对于城市垃圾、废塑料和电子废弃物的处置和再利用技术,为中日再生资源行业深入合作,推动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市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为对象,从西安市现有的再生资源系统和环卫系统出发,系统调研西安市流动回收人员、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回收主体。对两个系统的回收主体、回收对象、回收流程和回收动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西安市垃圾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如二手交易市场缺失,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缺失,回收前端混乱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找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再生资源系统的市场性和环卫系统的公益性互不衔接,导致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均不能有效发挥。根据西安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现状,提出市场和政府引导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创新回收交易模式,探究西安市垃圾资源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都市垃圾自动分类全资源回收处理系统是2000年世界最新的环保专利技术,此系统发明者香港籍谢明明先生经过多年努力,在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复杂性的基础上,摸索生活垃圾存在的规律,成功研制了此套系统,不但可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还可将垃圾资源全部回收。本系统的优势是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成本低,并可设置在城市周边或填埋场,而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此系统发明将会是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一次质的飞跃。设备投资比进口焚化炉低80%,日处理500吨设备约5000万人民币,包括焚烧设备、有机肥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用地范围只占焚化炉的10%,不但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并可防止填埋场的污水浸透,污染地下水源。 (张强)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台湾地区废弃物管理的发展历程,如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再利用及资源循环"零废弃"等阶段进行了系统介绍,然后对台湾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政策,如垃圾不落地、强制垃圾分类、垃圾费随垃圾袋征收及限塑等进行了阐述。借鉴台湾地区的废弃物管理及其相关政策制定经验,对提高大陆全民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最大化,建立统一完备的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