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各类废水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石墨烯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产生自由基的机制以及对污染物去除的应用效果,并针对石墨烯材料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Fe~0、Fe~(2+)和Fe~(3+)活化过硫酸盐氧化石油烃的机理,介绍了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因素以及总结了铁活化过硫酸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技术的不足。指出应以铁活化过硫酸盐原位修复作为土壤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前处置方法,再结合微生物或植物修复等技术,以减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另外,检测仪器的发展有利于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生物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本文介绍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反应体系pH、载体种类、活性金属种类和负载量、臭氧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对比了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影响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臭氧产生效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耀文  张晖 《化工环保》2016,36(4):357-363
对高级氧化技术再生吸附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技术、Fenton氧化技术、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和臭氧氧化技术4种方法再生吸附剂的应用,分析了4种氧化技术用于吸附剂再生的机理,指出了各种再生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铁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产生非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介绍了零价铁、铁氧化物、铁碳复合材料和铁单原子催化剂通过非自由基途径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铁基催化剂在过硫酸盐非自由基高级氧化方面的发展方向,为该技术在实际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毅  惠尉添 《化工环保》2012,40(3):225-231
针对燃煤烟气中SO2、NOx和重金属Hg等污染物,可将多个单一污染物控制系统串联进行脱除,但存在系统庞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十分必要。液相催化氧化法能够在液相中对多污染物进行联合脱除。根据使用氧化剂的不同,对不同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H2O2氧化法、次氯酸盐及亚氯酸盐氧化法、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岐  刘德蓉  何芳  任勇  袁涛  熊伟 《化工环保》2018,38(3):317-322
采用电絮凝-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工艺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通过电解过程产生的Fe2+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Fe2+被氧化成Fe3+进而水解起到絮凝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25 min、电流密度41.7 m A/cm~2、电极间距4 cm、搅拌转速100 r/min、废水pH 7.0、过硫酸盐添加量0.006 mol/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4.5%,出水BOD_5/COD从0.13增至0.56,电导率从104 mS/m降至71 mS/m,矿化度从16 704 mg/L降至4 065 mg/L,不可滤残渣含量从554 mg/L降至59 mg/L。电絮凝-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电絮凝和硫酸亚铁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工艺,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其原因是硫酸根自由基的产生,同时溶液的导电性增强,强化了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秸秆生物炭-过硫酸盐去除水中p-硝基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制备了多种生物炭,运用BET和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过硫酸盐体系对水中p-硝基酚的去除效果。与热解温度和时间相比,供氧量对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足氧条件下的活化性能显著降低;500℃缺氧条件下热解1 h制备的生物炭(RS500-1)对过硫酸盐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可以实现p-硝基酚的高效去除,生物炭与过硫酸盐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初始溶液pH和反应温度对p-硝基酚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在RS500-1投加量1.0 g/L、过硫酸盐投加量5 mmol/L、反应温度25℃、不调节初始溶液pH的优化条件下,240 min时p-硝基酚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9.
赵毅  韩育宏  张玄  王涵 《化工环保》2017,37(4):383-388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且研究广泛的高级氧化技术。本文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POMs)非均相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该类非均相光催化剂主要包括负载型POMs(载体主要有半导体氧化物、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POMs复合膜材料、不溶性盐和多元复合物。讨论了其制备方法、降解效果、反应机理和重复使用性。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7,27(3)
用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循环净化染料废水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循环净化染料废水的方法。其处理工艺为:(1)将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加入吸光度为0.20~3.00的染料工业废水中,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的用量按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质量∶染料工业废水体积=0.5~20g∶100mL加入,搅拌吸附、催化反应5~60min;(2)将上述饱和吸附后的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离心过滤脱水、烘干,于200~700℃下再活化焙烧0.5~4.0h,得再生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将再生后的活化无机复合催化材料用于步骤(1),重复步骤(2),对染料工业废水进行循环催化处理、脱…  相似文献   

11.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硝效率。概述了低温SCR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介绍了低温SCR技术在工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案例。SC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以低温下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为主要目的,还要考虑到催化剂的抗失活性能(如抗硫性和抗水稳定性)和操作温度范围,使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况中,以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2.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现有工业VOCs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类及概述,总结了各类技术中主要方法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等回收技术,热氧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低温等离子法、光催化法等非回收消除技术,以及工业上典型的VOCs集成组合治理技术。指出,集成组合治理技术的研发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静  陈丹  沈华瑶 《化工环保》2012,40(2):118-124
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去除VOCs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Ag、Au和Cu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去除VOCs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制备方法、粒子分散度、形貌、负载量、载体结构和表面修饰等方面讨论了催化氧化VOCs性能和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双金属催化剂制备调控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活性粒子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进而增强双金属间协同作用,最终提高VOCs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4.
范飞  田小军  梁琪  王伟  赵磊 《化工环保》2021,41(2):168-172
以聚甲醛废水经传统生化工艺处理后的一级好氧出水、二级好氧出水和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混凝后采用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与铁碳微电解—均相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和传统Fenton氧化工艺对比,考察了3种工艺的COD去除效果、铁泥产量和运行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具有更优的COD去除能力和脱色效果,出水COD为30.1 mg/L,色度为8倍,满足综合回用处理要求(COD<120 mg/L);该工艺几乎不产铁泥,污泥干重仅为0~0.04 kg/m3;同时,混凝—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具有更低的运行成本,处理二沉池出水的药剂成本为4.56元/t。  相似文献   

15.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CON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USEPA Superfu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Evaluation (SITE) program to evaluate a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y (sodium persulfate) developed at UCONN. A protocol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oxidation technologies has been used. This protocol, which consists of obtaining data from a treatability study, tested two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ies that can be used on soil and groundwater at a site in Vernon, Connecticut. Based on the treatability report results and additional field data collected at the site, the design for the fiel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emical oxidation remediation was comple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sodium persulfate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ere able to effectively degrade the target VOCs (i.e., PCE, TCE and cis-DCE) in groundwater and soil-groundwater matrices. In the sodium persulfate tests (120 hrs), the extent of destruction of target VOCs was 74% for PCE, 86% for TCE and 84% for cis-DCE by Na2S2O8 alone and 68% for PCE, 76% for TCE, and 69% for cis-DCE by Fe(II)-catalyzed Na2S2O8.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odium persulfate's ability to degrade PCE, TCE and cis-DCE. It is expected that given sufficient dose and treatment time, a higher destruction rate of the dissolved phase contamination can be achieved. The data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the iron chelate on persulfate chemistry was much less pronounced in the soil-groundwater matrix. This indicate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ron chelate solution and the soil, which may have resulted in a lower availability of the chelated iron for catalysi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mediation of the VOCs-contaminated soil and groundwater by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sodium persulfate is feasible at the Roosevelt Mills site. As a result, the USEPA SITE program will evaluate this technology at this site.  相似文献   

17.
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是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技术的核心。从活性组分(单一氧化物型、复合氧化物型)和载体(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分子筛)两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温NH_3-SCR催化剂,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其抗水、抗硫性能及失活原因。指出在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同时提高其抗水、抗硫性能,是低温NH_3-SCR催化剂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