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电厂水环境是较为复杂的体系,其组成不仅涉及废水中的各种反应,也关系到水和环境的其它部分(气、液、悬浮物、沉积物等)相互转化及迁移的过程。火电厂水体系与pE值(即体系平衡时的电子活度)有密切联系。深入研究火电厂周围水环境以及有关供水、废水处理、排放水质的pE值,对水污染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月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国家情报法、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更加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水环境质量责任。将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增加"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市部分变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为例,归纳公众对输变电工程在电磁环境方面的感受和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并从科普宣传、确保达标、建立风险沟通机制、加强科研、改善公众交流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等文件要求,做好2013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明确重点任务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紧建立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废旧商品回收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已经建立工作机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工作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完善政策保障和行业管理等各项制度,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公众参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阐述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公众参与的法律和制度基础,竣工环保验收中公众参与不仅能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为竣工环保验收“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推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了竣工环保验收中公众意见调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从输变电环评的法律、法规出发,阐述了输变电环评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中应执行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与清洁生产、规划相符性、环境功能区划、公众参与等“6+2”原则,并结合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目标、公众参与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为生态环境与资源再利用确定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当前生态补偿领域的补偿活动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欠佳,生态补偿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的情况时有出现。所以新型生态补偿体系建设要求要整合政府、市场、社会3个维度的力量协同作为,建构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三维"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移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次大规模的工程移民之一,不论是对移民本身还是对移民的迁入地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三峡工程移民外迁的实施工作中,存在一些公共政策方面的问题,如缺乏权威的移民职能管理机构.移民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产生偏差,移民法律、法规不健全,移民与当地社会难以融合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国家移民局,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提高补助标准与加大扶持力度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来解决移民外迁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是浙江电子废弃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通过公众调查发现,嘉兴市电子废弃物产生量比较大,而现有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主要是民间个体回收,公众对这种回收渠道的危害后果认知不足,从而造成正规回收渠道的回收困局。因此,应该借鉴浙江永康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经验,对个体户回收进行改造,并加强公众环保教育,建立合理责任承担机制,从而建设一套高效、环保和健康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瑶  辛志伟  付军  关睿 《化工环保》2017,37(1):110-115
从园区的规划布局、监督管理、废水处理及排放标准等方面对化工园区水污染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分别从四个方面针对化工园区水污染防治政策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管理顶层设计,促进协调监管;严格园区环境准入条件;实行企业废水分质分类管理,加强企业准入标准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推动第三方服务。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个体回收者+公司+园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体回收者+回收公司+园区管理"的回收处理体系,并阐述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河流域国家战路的实施,滨州工业园区作为沿黄重点工业园区,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水资源匮之,水生态环境治理困难突出;二是财政资金压力大,流域治理总体投人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三是生态治理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运营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滨州工业园区探索实施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促进园区绿色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提出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二手服装、综合利用等基本情况;归纳总结了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第三方组织保障、专项经费支持、二手服装利用为主和大众较强的环保观念;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未来要从加快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法制化进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与落实,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推行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分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持续宣传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理念,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传秀  宋晓铭 《化工环保》2003,23(5):296-299
环评中实行公众参与不仅是环评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民主制度的体现。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产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国内外公众参与的现状、国内环评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环评中实行公众参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循环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目标。总结并分析了株洲市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成就及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引导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奖惩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输变电工程电磁场引起公众风险感受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输变电工程运行产生电磁场引起公众风险感受的心理状态,以制定出合理的策略来缓解和降低这种恐慌情绪,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开展对公众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获取的信息、设计问卷,以实现对更大范围的公众进行风险感受相关信息的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公众对电磁场原理及相关信息的不了解,是使得这一风险事件具有群体性特征,进而导致其蔓延和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制定宣传策略的同时,加强对输变电工程相关信息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以营造和谐与信任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电磁环境管理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变电站电磁环境管理方面的现状,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当前的电磁环境监测方法,并探讨了变电站电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磁环境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细化公众参与和加强电磁环境的科普宣传以及探索新的电磁环境监测方法。最后,重点介绍了变电站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包装物回收是控制包装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我国包装环境问题法律调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包装物回收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科学的包装物回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分析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的形势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和人才支撑"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模式,使绿色包装产业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韩国垃圾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进行了详细梳理,从垃圾的投放规定、法定垃圾袋制度以及垃圾回收的监督管理体制等角度,对韩国的垃圾分类制度进行了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规范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改善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状况,应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完善垃圾回收的基础建设、改革卫生费相关制度、加大监督与处罚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以及加大公众教育投入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